电力安全管理现状及监督管理模式分析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10期   作者:孙晶
[导读] 电力企业在进行日常管理时,应该认识到电力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重要性,并且对其存在正确的认知
        摘要:电力企业在进行日常管理时,应该认识到电力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重要性,并且对其存在正确的认知。当前在开展相关工作时,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电力企业应该根据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制定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用。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电力安全管理现状及监督管理模式。
关键词:电力;安全管理;监督管理
引言
        人们高质量的生产生活是建立在电力生产安全的基础之上,若电力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影响企业自身形象,而且还会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相关单位要关注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不断完善监督管理模式,通过提高工作人员职业素养、提高其应对事故的风险意识及处理能力、定期更换相应的技术设备等方式,以此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推动我国电力系统持续健康发展。
1 电力安全管理现状
        1.1 安全管理意识较薄弱
        部分电力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理念薄弱,缺乏对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宣导和教育,导致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能力不强。安全管理意识和理念的形成是企业安全工作开展的前提,也是落实安全管理方案的有效指导。然而实践工作中,部分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理念尚未形成,未能对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做出合理指导,使得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缓慢。
        1.2 管理制度不到位
        管理制度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缺乏安全责任落实制度,工作人员对自身职责任务并不明确,出现问题之后经常发生推诿扯皮的现象,内部人员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②巡视检查制度不到位,电力系统涉及省市乡镇的各个角落,需要定期开展巡视检查与设备检查,掌握系统的运行效率及状态,排除任何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但由于检查制度不到位,很多偏远地区长时间得不到安全管理,在出现问题之后才亡羊补牢。在工作过程中不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严格执行,存在无票作业、违规作业等问题。
        1.3 设备管理存在问题
        首先,设备管理与电力生产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密切相关,一些电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购买质量不合格的劣质设备,在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缺乏日常检修与维护, 对于存在问题的设备也未及时更换,仍在超载超期使用,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仍然在使用质量不过关的小型器材。另外,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缺乏安全管理工具,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缺乏安全器具,安全器具管理也特别混乱,登高作业器具以及小型起重机设备的合格率不高, 又缺乏对安全工具的定期检查,有些安全工具即便存在问题,工作人员也抱有侥幸心理继续使用[1]。
2 监督管理模式分析
        2.1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为有效改善电力企业遇到的安全管理困境, 电力企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理念, 注重应用现代化的技术开展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 对电力生产与维护中遇到的安全事故案例进行讲解与剖析, 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同时,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以安全宣导的方式提高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 对其安全操作能力进行检测,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案,组织员工的培训活动,进而全面提升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具体工作中,为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意识,应强化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管理人员具有群抓群防的技术,对电力企业日常的管理工作进行安全技术指导, 进而提高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能力。实践中, 还应结合目标企业的发展现状,例如,电力企业安全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细节进行合理设计,以此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水平,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与保障[2]。


        2.2完善安全责任机制,强化安全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度
        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将安全责任机制落到实处,在电力法中明确指出:在电力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中需要将安全放在首位,并且做好相应的故障预防措施,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所以,电力企业应该针对安全生产责任机制进行不断完善,确保将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就电力安全管理工作来说,为了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需要依赖于可行的安全责任制度,对安全责任制度进行构建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第一,企业需要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制定可行的安全管理计划,安全生产责任主体需要全面履行自身的职责,并且签订相应的安全责任书,确保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人员。第二,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全面贯彻安全发展理念,将该理念体现在各个生产环节中,不仅要做好每日的工作安排,还需要做好相应的统筹工作,从而提升安全管理质量。
        2.3加大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力度,提升电力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在电力安全管理中,电力设备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对象,所以需要对电力设备给予高度关注,不断优化设备管理方法,根据现阶段存在的实际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确保电力设备能够高效运行,还要做好设备维护工作,针对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防范,从而保证电力设备的工作年限。在电力设备安全管理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第一,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针对各个部门的协同工作,制定相应的质量监督工作体系,还要进一步健全通报机制[3]。第二,对设备安全管理力度进行进一步提升,从设备的采购环节一直到设备的应用环节都需要满足相应的技术标准,在源头上提升设备质量,防止应用不达标产品,这样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第三,针对输配设备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对设备缺陷进行客观评价,充分识别设备存在的共性问题,在此基础上集中整治,并且要建立健全的缺陷整治方案,做好相应的数据记录,为后续设备管理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2.4完善现场管控,做好隐患排查
        实施施工现场隐患排查与管控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现场不安全状态物品展开调查,定期对机械设备、施工工具等展开安全性以及常规性检查,做好维护保养以及记录,保证存在隐患设备可以得到及时处理,进而保证设备整体状态;另一方面对作业现场危险点展开分析,做好风险识别以及危险源记录,设置相应处理方案,保证各项安全隐患可以得到及时排除。同时需要重点对高空作业、交叉作业以及关键点作业展开分析,做好危险源梳理与排查,逐条展开治理措施设置,以为工程作业施工提供扎实安全保护。
        2.5充分利用先进技术
        电力互联网、区块链技术等科技手段作为新的生产力,具有信息化、效率高、去中心化、可追溯等特性,能够显著地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通过引入信息化支持系统和监测监控智能系统,电力建设单位可以将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融入安全管理工作之中,通过量化手段,利用数据对各环节施工展开智能化管控,确保在数据出现异常状况时,系统可以自动报警,及时告知人员展开处理,从而在有效提高监控效率与问题处理及时性的同时,不断提升工程施工整体质量。此外,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可以借助远程监控系统,做好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详细记录工程建设所出现的安全问题与处理措施,以便为后续工程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更高效和更高质量地实现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4]。
结束语
        在现阶段来看,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较多不足,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电力企业应该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力度,强化所有职工的安全管理意识,全面排查相关的安全隐患,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从而保证电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能够为国家的生产与发展提供能源支持。
参考文献
[1]黄皓.探析影响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因素与解决对策[J].电力设备管理,2019(12):64-65.
[2]叶帆,王娜.浅谈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现状及管理措施[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42.
[3]张晓野.浅析电力安全管理现状及提升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19(21):34-35.
[4]张伟.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策略[J].通讯世界,2018(5):272-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