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俊 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月9期   作者:李红俊1 杭俊锋2 臧玉龙1 高奕钊1
[导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体制不断推进,我国的电力企业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体制不断推进,我国的电力企业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有效地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电力企业的供电营销工作正常展开,必须注重电力营销过程中的客户关系管理。只有对用电客户进行有效地管理才能进一步提升电力营销的服务质量,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关键词: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
        前言
        输电线路运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要求巡检工作面面俱到,以掌握线路实际运行状态,避免缺陷与故障的发生。但目前输电线路运维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造成线路故障多发,影响供电质量与可靠性。
        1 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智能化需求
        1.1 运行的安全性需求
        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的智能化发展在表现形式上,是输电线路安全运行以及有利维护的主要手段,也是电力企业在先进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发展的结构表现进行分析,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电网的核心力量,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的安全性能够保障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别是电网受复杂地形条件以及多变气候环境的影响,要准确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实现安全的运行与维护。而且,由于一些老化的设备、损坏的元器件等,都会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所以说,为了促进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与安全维护,利用传统的维护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实现智能化的运行维护才是重要的技术手段。在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中,实现智能化方向发展,不仅能促进输电线路的运行稳定,维护输电线路中的各个观念以及各个层次目标,促进整个输电线路的安全维护,还能准确地对一些故障、隐患问题进行判断、信号报警工作等,从而提高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工作较高的安全效果。
        1.2 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电力行业也在积极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在该发展背景下,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要能满足当代的发展潮流,实现智能化发展方向,就要增加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和利用,不仅在管理手段上增加信息化技术的建设,还要为技术提供有利的发展模式。所以,在当今信息时代下,在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中利用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电力行业发展的需求表现,还是信息化目标发展的有力表现。
        2 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
        2.1卫星网络通信技术
        将卫星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在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中,改变了传统的电力数据交换形式,也促进了电网数据收集系统的优化方式,尽管期间存在一些信号故障问题,也能对其进行及时解决,并实现快速传递的手段。卫星网络通信技术是利用远程系统来实现的,能够将数据进行远距离传递以及提供有效的维护技术。该方式尽管在较远的距离,都能利用远程监控对运行工作实施维护行为。随着我国卫星网络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输电线路的智能化系统的运行以及维护,为我国电网工作的维护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2.2 在线监测技术
        在线监测技术在输电线路中的利用是根据先进的监测技术以及相关的诊断技术,将一些运行状态信息进行读取,并分析出输电线路运行中存在的异常状况。所以说,对设备运行中发生的故障进行监测,是实现状态监测的重要手段。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将其分为5个主要部分。如:包括网络公司的监测中心、地方局的监测中心、线路分机监测、通信网络以及相关监测的信息。其中,对于线路的分机监测,它能够实现实时性地、定时性地将输电线路中的导线、绝缘体以及杆塔等信息进行输入,也能够对外部的一些环境因素进行采集,如:适度、温度以及风速等相关信息。根据这些信息的要求,利用卫星网络通信技术,能够将已经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相关地区的监测中心。

地方监测局根据已经接收到的信息,利用相关的理论模型以及试验分析等条件,对输电线路实际运行的状况进行分析,如果在监测期间发生一些故障和安全隐患,就要及时启动报警信息,并严格制止故障的最大化。
        2.3 故障精确定位、诊断技术
        在对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中,要及时确定出运行的故障点,并利用相关措施及时处理。这样不仅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还能保障良好的运行质量。为了能提升该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中,要利用故障的精确定位以及先进的诊断技术进行解决。该先进技术的实施和利用主要将输电线路布置多个现场监测终端,实现输电线路的各个监测区间。然后,利用一些监测终端将其存在的电流信息、110~220 kV的电压表现出来,并准确确定出故障的具体区间。最后,再利用行波测距相关的原理知识,确定出故障发生的具体位置。PSCAD软件在110 kV输电线路中的应用,能够对一些故障问题进行有利分析。该技术在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工作中,不仅能更快地找到线路故障点,降低了大量的巡线工作,还提高了输电线路实际运行与维护的效率和质量。
        2.4 无人机巡视技术
        将无人机巡视技术利用在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中,在较大程度上,不仅能提高线路的巡视质量和巡视效果,还能促进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的智能化以及自动化发展,从而为电力企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无人机巡视技术在实际利用期间,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种为无人机飞行模式,一种为无人机通信系统中的继模式。对于无人机的飞行模式,在无人情况下,为了避免因垂直飞行引起输电线路的损坏现象,实际飞行的航线与输电线路之间应保持在一定距离内,特别是斜上方的飞行方式是最佳的选择。而且,为了提高无人机的巡视效率,在具有良好的扫描视角上,还应根据输电线路的方向实现单项飞行,如果期间并没有实现最佳的巡视效果,就应在输电线路两侧返回,重复进行飞行作业。对于无人机通信系统的继模式,它主要优化了无人机飞行的缺点,与无人机飞行模式不同,它不仅巡视的线路比较长、覆盖面积大、体现灵活性的巡视效果,还能减少输电线路受电磁波的干扰,尽管在比较复杂的地形上,也能进行巡视工作。
        3 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实现的保障措施
        智能化运行维护的实现不仅要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制度和人员保障。因此,为了保证该系统能够实现正常运行,需要对相关制度进行调整,同时加强人员培训。
        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一项新技术的运用必须有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制度的调整,能够使得运行维护工作更加调理,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按照正确的工作流程操控系统,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其次,要对员工进行培训。系统智能化潜能的释放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对各种高新技术有深入了解,能够熟练操作系统并具有扎实的电网运行知识。因此,电力部门的管理者需要对新进员工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智能化输电线路的运行特点,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水平。同时,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约束他们的行为习惯,使他们认识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提高员工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传统的人工运行维护存在巡视检查不到位,发现问题不及时,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随着一些新科技、新技术的出现,使实现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智能化成为可能,从而有效地提升输电线路的维护水平以及维护效率,降低运维人员的工作强度,进一步的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朱天龙,蒋建敏.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探析[J].通讯世界.2015(18).
         [2]阳上波.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J].科技展望.2015(16).
         [3]胡毅,刘凯,吴田,刘艳,苏梓铭.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高电压技术.2014(11).
         [4]高庆松.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4(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