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农村电网输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月9期   作者:温发喜
[导读] 农村电网输配电电线存在跨度大、气候条件复杂、输电线路长的特点,受雷击率较高,常发生雷击跳闸情况。
        摘要:农村电网输配电电线存在跨度大、气候条件复杂、输电线路长的特点,受雷击率较高,常发生雷击跳闸情况。基于此,本文主要以雷击故障切入,从架设地线、安装可控防电避雷针、雷电重灾区防雷、线路绝缘配置这几方面出发,以期减少农村输配电线路雷击跳闸几率,保证电力系统实现安全运行。
      关键词:农村电网;输配电线路;雷击跳闸;防治
前言:
电力工业作为我国重要经济部门之一,可为现代农业、工业及其他产业提供动力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架空输电线通常处于开阔空地或野外,纵横交错,构成了网状配电网和输电网。并且,由于农村输电线路所处地形较为复杂,受到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影响,增加了输电线路雷击可能性,雷击跳闸占据较高比例。因此,需要改善防雷措施,为线路运行提供保障。
      一、雷击故障概述
雷电放电作为大自然一种常见物理放电现象,具有高电压、大电流、强电磁辐射等特征,实质是雷云之间、雷云对大地的长距离放电。地球上每天均会产生800万次雷击,危害众多。而输配电线路受到雷击产生跳闸情况,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内部因素,输电线路自身设计存在不合理性、线路绝缘子老化、杆塔接地电阻不合格、避雷线路保护角不标准等,二是外部因素,输电线路环境较差、穿行范围属于雷电高危区、接地土壤率不同。并且,产生雷击故障还与排列输电线路方式、防雷设施及杆塔高度等相关[1]。而雷击跳闸则是输电线路导线、杆塔及周围地面被击中,在过电压作用下输电线路产生众多雷击电流,如若壁垒效果或防雷措施不足,则会出现输电线路断线、击穿线路绝缘子的情况,进而造成线路跳闸保护。
而线路雷击存在复杂性、随机性与不确定性,主要是产生和移动雷电云过程存在随机性,难以预测故障产生地点与实践,雷击作用程度不确定性较强,且在传输雷击电流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波形畸变或衰减,情况愈发复杂。因此,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制定雷击解决方案,以减少雷击跳闸发生率。
      二、减少农村电网输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的措施
1.架设地线
在架空输电线路中架设地线作为最常用减少雷击跳闸对措施,能够最大程度避免雷击导线,有效将雷击塔顶过程中雷电流进行分流,以降低塔顶点位,减少空气间隙与塔头绝缘子串之间对天涯。雷击跳闸率和架设地线距离、数量和保护角联系密切。因此,在实际架设地线时,应当从这几方面加以考虑(1)架设数量。依据国内外运行经验及相关规范,各级电压输电线路需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如农村110kV输电线路可沿全线选择性架设地线,在雷电活动轻微和年平均雷暴日在15天以内的可不架设地线。输出电路无地线,则可在发电厂或变电所进线段架设地线1-2km。而220-330kV叔带你线路则需要沿全线架设地线,对于雷电活动轻微地区或年平均雷暴日在15以内可架设单地线,山区则需要架设双地线。550-750kV叔带你线路需全线架设双地线[2];(2)架设距离。

应当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杆塔地线距离不超过导线和地线垂直距离5倍;(3)保护角。结合运行经验,对于山区与多雷电区域输电线路,应当将导线与地线保护角减少,以降低雷击跳闸率。而高杆塔线路雷击跳闸多为绕击雷造成,小的保护角可防范绕击雷,所以,可应用零保护角、小保护角甚至负保护角,以减少雷击跳闸率。
2.安装可控防电避雷针
与传统避雷针相比,可控放电避雷针不等雷电加强到一定程度即可提前放电,扩大了保护半径,每次接闪时降低了雷电流脉冲强度,减少雷电感应所造成的二次效应,安全性更高。在雷云对地面物体放电时主要有下行雷闪与上行雷闪两种方式,通常而言,下行雷闪时自上而下发展,在地面或物体附近产生放电过程,有充分电荷供应,放电较为迅猛,导致雷击电流幅值较大;而上行雷闪则是自上而下放电,由于放电电流不断向上发展,即便有主放电由于雷云供应点和困难,降低了电流幅值[3]。上行雷闪电流幅值小且不绕击,在上空进行雷云电荷反应。通过上行先导对方式可屏蔽地面物体雷电作用,减少放点在物体上感应电压,此避雷针利用了上行雷闪特点,让其能够实现中和雷云电荷。结合传统输电线路防雷理论,可在杆塔顶部进行可控放电避雷针安装,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让线路产生弧垂,此种线路会让中间保护角相较于接近杆塔对保护角小,且杆塔垂直位置较高,杆塔附近易发生雷绕击,将避雷针安装于杆塔上,可释放掉杆塔附近对雷,一次减少发生绕击几率。
3.雷电重灾区防雷措施
在易发生雷电的重点区域,结合叔带你线路可能产生对雷击灾害,可应用针对性防雷措施。杆塔遭受雷击次数较多,则在辨识雷击类型后增加相应数量避雷针和避雷器,减少线路雷击次数,进而降低雷击跳闸几率。而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如若较为突出,在非雨季可检测避雷器、接地电阻及绝缘子,将损坏或难以满足绝缘要求绝缘子更换,以确保输出电路拥有较高防雷能力。
4.提高线路绝缘配置
根据输电线路外绝缘设计原则,选择绝缘子串应当保证满足雷电过电压、内部过电压及工作电压这三方面要求,通常不根据雷电过电压要求进行绝缘子串绝缘强度对选择,而是依据五岁条件下工作性能选择相应绝缘子,以此核对雷电过电压与操作过电压。除了个别大跨越与高塔外,将雷电过电压作为线路耐雷情况较少。但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地处空旷,可适当增加绝缘子串长度和片数,将放电电压提高,进而提高杆塔顶部耐雷水平。
总结:综上所述,农村输配电线路作为电网组成重要部分,受雷击率较高,如若遭受雷击,不仅会对电网运行造成严重影响,还会产生一定经济损失。因此,应当强化输电线路防雷保护,减少雷击所造成的跳闸率,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满足农民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1]肖安南,张蔚翔,焦玉平,崔泽宁,郑轶超,朱能富,王欢.基于ATP-EMTP仿真软件的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多因素对比分析研究[J].电瓷避雷器,2019(04):146-150.
[2]陆国俊,罗健斌,刘瀚波,王泽众,耿屹楠,余占清,曾嵘.广州地区线路雷击跳闸特性统计与仿真[J].高电压技术,2018,44(05):1542-1548.
[3]卢昱磊,李阳斌,余磊,段稳朝,袁彬彬,杨凌霄.输配电线路接地电阻对防雷技术影响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0(05):170-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