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早已得到建筑行业内广泛的运用,也是许多建筑工程中必需的一种技术,但不可否认,建筑行业的施工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因此在使用该技术时同样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在施工过程中,经过严格的施工前准备和施工技术实施,对待问题要有预见性并且及时处理不可规避的问题,才能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成孔质量的成桩质量,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确保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顺利进行,让企业在此过程中得到最大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环境
1 钻孔灌注桩施工前的准备
1.1 施工环境审查及方案审核
在正式启动钻孔灌注桩施工前,需对所处环境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有施工地质报告是否真实、施工图纸设计是否因地制宜、施工技术是否符合标准规范等。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是进行方案设计的第一步,也是后期项目施工顺利进行的奠基。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审查则是对整个施工过程最初步的了解,建筑工程通常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就是构成整个宏伟建筑蓝图的重要分支之一。
(1)对方案中的定制依据、工艺、技术、流程、安全防护措施等内容进行审查,将以上所有要点的标准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对于不达标的项目,则需要进行修正和重组,直到所有指标过线为止。
(2)对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进行初步测量,一般来说,测量数据的校对标准以相似工程或公路的标准复核。最后还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判,为了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要对方案进行补充,如果真的遇到突发事件,还需要在方案中加入应急预案解决方案,以便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能及时阻止和解决问题,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在正式施工前,还需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查,所需检查的内容分别是混凝土的实际灌注高度和泥浆的比重标准。一般来说,要综合考虑混凝土灌注时的压重效果和渗透程度,确定灌注高度时往往要高出设计时的高度。混凝土的泥浆指标要根据参数条件和地质条件的不同进行调整,而不论是混凝土的灌注高度还是泥浆指标,都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遵循施工规范,综合各项数
据指标,配合完成方案。
1.2 施工前根据所确定的施工方案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
在对施工大环境进行考察和确定施工方案后,下一步就要对施工现场的各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了。在此过程中,需检查的基本内容有:沉淀池、泥浆池、导管、钻头、混凝土料斗、剪孔器、钻机、钻杆和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原材料。沉淀池的主要在泥浆清孔过程中起到沉淀渣滓的作用,以免影响清孔的质量;泥浆池需要具备完整、符合标准的泥浆循环系统;导管要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出厂合格书,在正式施工前,还要对导管的水密性进行试验,保证其质量安全;钻头和混凝土料斗的要符合设计标准,确保没有任何损坏;要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首先要具备比较全面的测量工具如泥浆比重计、含砂率测量计、剪孔器等;在检查了护筒的埋设高度和位置后,就可以安排钻机就位了,保证钻机的处于水平状态以及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用铅垂线检查钻杆是否与其保持一致,钻机和钻杆就位后,检查成孔状态,如果成孔没有达到标准,则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2 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有许多的原因都会造成其出现质量问题,其中主要外因有:外部的环境和机械设备的状态,内因主要是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水平,施工过程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拖延施工的进度,消耗施工成本,影响施工质量。根据实际情况统计,通常出现的事故有:钢丝绳或钻头拉断而将钻头埋在孔内、局部或整体的断桩、桩底沉渣厚度出现偏差、桩体局部夹泥等,每一个失误都会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精力去补救,其中钢丝绳或钻头拉断而将钻头埋在孔内的处理难度最大,所需耗费的时间也较长。除却以上几种以外,常见的事故还有坍孔、缩径、堵管、灌注中断以及桩身混凝土强度低或者混凝土离析等。
3 钻孔灌注桩的成孔质量控制
若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控制得不好,就容易出现坍孔、缩径、桩孔偏移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各不一样,但都会削弱桩身的承载能力,影响桩身的质量。对钻孔灌注桩的成孔质量进行控制,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技术: ① 隔孔施工;② 控制桩身成孔垂直精度在规定范围内; ③ 保证桩位、桩顶标高、成孔深度在要求范围内;④钢筋笼制作时质量符合施工标准,吊放过程检查面面俱到; ⑤ 加强灌注泥浆的制备和清孔工作。隔孔施工对防止出现坍孔和缩径问题的出现能起到良好的防范作用,钻孔灌注桩的成孔原理是采用预先打孔成孔的方式,将桩身打在混凝土和周围的土内,由于打孔初期混凝土的强度较低,因此打孔时产生的压力就十分明显,因此就需要控制桩距以便平衡泥浆的成孔稳定性。
要想将桩身成孔垂直精度控制在在规定范围内,就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加强桩机的稳定性,可采用的方法一般是扩大桩机的支撑面积。在施工过程中,还要随时抽查钻架和钻杆是否垂直,以保证成孔的垂直度。在钻孔工作完成后,首先要利用超声波对成孔直径和成孔
倾斜程度进行测试检验,确定成孔指数在合理范围内之后方可放下钢筋。保证桩位、桩顶标高、成孔深度在要求范围内需要对多个细节进行反复的检查,一般来说,护筒的中心位置与桩位的中心位置偏差 ≤50mm,确定好桩位和桩架后,要及时对桩顶标高总长度做好记录,由于自然地面的高度都存在一定的起伏,因此在钻孔过程中就十分需要根据记录的高度来及时对桩顶作出调整。在通常情况下,成孔的深度是和钻杆的深度相差无几的,但也会出现钻孔磨损、清孔处理不干净等情况,这些多少会对钻孔深度造成偏差,因此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桩位、桩顶标高、成孔深度等进行反复多次的检查,以保证成孔质量符合标准。钢筋笼制作时质量符合施工标准,具体要保证钢筋笼的直径、长度和其他规格的信息无误,在制作时需要按照严格的施工标准和工序来进行。
4结语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现今被广泛运用于建筑工程中,对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控制也是对整个工程质量的把控,文章的研究要点主要针对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展开,探讨了钻孔灌注桩施工前要做的准备,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对钻孔灌注桩的成孔质量和成桩质量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何金明,喻红霞 .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 施工技术, 2016(s1 ): 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