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人养护建筑规划设计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0期   作者:1.刘 杰 2.蔡应心
[导读]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

        引言:
        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群体养老问题的突出催生老年社区及养老院的建设随着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学医疗卫生事业、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正逐年增加、我国已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根据有关部门科学的预测分析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4.12亿人。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型态的转型期,老年人消费观念的升华,老年人保健、康复和养老越来越多的受到党和政府的密切关注,也成为社会议论的主题。“4+2+1”家庭结构模式渐渐成为我国家庭模式的主流,然而老年人由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需要照料,使一对中年夫妇既要供养一至四位老人,又要忙于工作和养育下一代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家庭作为惟一养老地,主要由子女照顾老人的“反哺”模式和观念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
        当前,在我国养老以居家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社会机构养老成为补充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化养老机构的出现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形势,有力地解决了社会养老问题。同时,还在全社会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敬老、尊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体现,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外养老模式概况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早在1965年,法国成为第一个老年型国家之后是瑞典。20世纪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步入此行列。 由于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和西方居家形态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国家养老对策的共同之处是依赖“社会养老”功能:在社会保障体制中,老年人被赋予了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在福利设施、服务体系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针对老年人的生理情况,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设计。以美国为例,老年人的居住设施大致分为五类:独立式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养生社区,每一类辅以相应的服务管理体制。
        亚洲国家中,日本、新加坡等也逐步进入了老年型国家之列。因为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些国家一方面汲取了西方社会福利养老的特点,充分赋予老年人优厚的社保;另一方面,基于传统东方家庭观念的延续,它们还致力于开发家庭养老的功能,如提倡和鼓励“多代同居”(例如“两代居”集合住宅和“多代同堂组屋”等)。
        国外养老社区
世界上较早进入“银发”时代的国家——英国,对老年人采取的社区照顾的模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效。这一模式,对于逐渐步入老龄化的中国,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现在,英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0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75岁以上的老年人亦有370万。英国人的平均寿命,男性已增至71岁,女性更是增至77岁。如今英国已出现了一些“老年人城市”,如贝克斯希尔、海斯汀、伊斯特邦等,这些度假城市风景如画,退休的老年人纷纷迁入安度晚年,城市中老龄人口已占20~50%。面对日益庞大的老年人群,英国是如何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的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英国就将养老问题纳入社区,对老年人采取了社区照顾的模式。
        我国养老模式分析
家庭养老、养老院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目前三种基本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是传统的养老模式;养老院养老是社会化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兼顾家庭和社会的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
中国是崇信儒家文化的国家,长期以来形成了“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养儿防老、家长的主导地位、几代同堂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选择家庭养老的人们,他们生活在家庭中,感到“熟悉”和“自由”,经济上也比较划算,从社会的角度考虑,家庭养老的社会硬件设施成本几乎为零。
        但家庭养老在新形势下的脆弱性显示出其历史的局限性。现代社会的人际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工作负担加重,致使家庭养老的人力成本剧增,一般家庭难以承受,赡养者疲惫不堪;加上“421型”家庭的增多、空巢家庭等等问题的出现,家庭养老这一传统养老方式必将随家庭结构的变化而逐步向社会养老过渡。
        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指由专门的养老机构(包括福利院、养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临终关怀医院等等)将老人集中起来,进行全方位的照顾。正规的养老机构,其日常管理均要严格。


????以北京为例,北京目前共有养老机构340家左右,其中民办的养老机构约有100家。这些养老机构可以分为三类:国家创办的国营养老机构,乡镇、社区、村、街道办的集体所有养老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所创办的民办养老机构。在这些机构中,进入公立养老院的难度也是人所共知,北京市第一、第四、第五养老院的入住率常年为100%,目前有1600多人在排队等候入住,城八区的公立养老院入住率也都在98%左右。而民办养老院的床位已有近12000张,但平均入住率只有2/3。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更多老人趋向于公立养老院,是出于对“国字头”的传统信任感,但在其他城市,状况有所不同,各方面条件优越的养老机构,入住率较高。
        社区居家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的基本做法是:在城市各个社区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老人仍然居住在自己的家里,享受服务中心提供的营养和医疗护理以及心理咨询,并由服务中心派出经过训练的养老护理员按约定定时到老人家中为老人提供做饭、清扫、整理房间等家务服务和陪护老人、倾听老人诉说的亲情服务。所以,有人说:社区居家养老是一个无围墙的养老院。
        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相对于机构养老,更为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助于他们安度晚年,也更为符合中国实际,符合大城市中心城区发展的社区为老服务的新路子。
        项目选址要求
        环境较好,适合老人休闲疗养。该项目位于城市边缘,空气清新,环境静谧,噪声少,有利于老年人休闲养老、康复治疗。
        可实现资源共享。拟建项目可以利用当地的基础资源,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电力、电讯等各个方面都较容易解决。
        交通便利。本项目东邻中山大街,北邻和平大路,交通便利,并且21路公交车在此经过,更有利于老人外出或子女、友人来访探望。
        总体布局
        该工程根据各功能区的用地规模,使用特点,环境要求和交通联系等,充分结合场地的区域位置条件、气候、环境、景观等特点,因地制宜进行设计。建筑单体布局合理,在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尽最大的可能创造绿地。园区内设有两个回车场,满足消防要求。充分考虑老年人建筑基地的建设条件,做到阳光充足,通风良好,视野开阔,与庭院结合绿化、造园,备设坐椅、凉亭和活动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护外活动场所,达到亲近自然的目的。
        在功能的划分使用上,园区北部临和平路,作为老年公寓和医护康疗中心(包含卫生保健、康复用房、多功能厅、社会工作等)、食堂用地;园区南部围合地块为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行政办公、洗浴中心和洗衣房用地,以对称的形式排列。这种布局方式,使不同的建筑使用功能相互区分同时又紧密联系。
该项目总图设计既包括建筑布局,又包括广场、道路、停车场、绿化设计,以及竖向和管网设计。
        
参考文献.
[1]        陈饶益.基于老年人心理行为分析的南京养老设施设计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大学.2015
[2]        周典.示意老有所居的城市社区居住环境规划与建设[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3]        石川.让老年生活如晚霞般绚烂[J].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17(10):33-33
[4]        徐晓燕,王国宇。基于现实需求的居家养老“适宜性基本户型单元”设计研究[J]建筑学报, 2016(S2):92-96
[5]        黄庆林. 我国老年人特殊需求视域下养老模式的分层与多元考察[J]. 荆楚学刊, 2016, 17(3):33-36.        
[6]        裘鞠, 沈帝君.  寒地城市老年疗养院环境设计研究[J].  门窗, 2013(4).

 (1)刘杰 LIUJIE作者简介:刘杰(1975.9),男,硕士,研究方向为绿色建筑、建筑新技术。  身份证号:2323251975090926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