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的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0期   作者: 李飒飒
[导读] 水利水电项目作为国家基础建设,其是我国各类民生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摘要:水利水电项目作为国家基础建设,其是我国各类民生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理论层面、实践层面等必须严格遵守技术基准,保证工程项目本身可发挥出应有的职能。然而,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水利水电项目工程量大、专业性广等特点,加大施工技术产生问题的几率,严重降低整体工程质量,阻缓我国经济体系的发展。为此,项目施工中,应采取正确、规范的施工技术,并从多个角度对技术的实施性、应用性进行探讨,保证每一项技术在对应的建筑环节中可发挥出本质价值,为整体工程建设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施工要求;影响因素
引言
         在当今社会,电能源已经成为每一个家庭都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国家为了提高民的生活质量,保证电能的供应,国家水利水电局以及各施工单位始终在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优化基础施工的各项处理工作,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高效、稳定和安全。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众多,不仅包括基础处理的施工技术,还包括工程设计方案、施工管理体系等多方因素。但是工程中基础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后续施工,进而直接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质量,他是顺利开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奠基,唯有对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的施工技术作以详细分析完善,才能更好地开展整个工程。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迅速发展,在社会建设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这一工程的施工效率和作业质量将直接影响全民的生活水平。为了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服务,必须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想要提升整个工程的质量,必须对基础处理施工进行高度重视以及有效管理,对于整个过程的每个施工环节必须严格把控。基础处理使整个项目的基础,直接决定的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对于基础处理过程必须高度重视。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探析
         水利水电工程体系中,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贯穿于整体施工工序,由于技术本身的专业性较为繁杂,在现场作业中影响因素也将呈现出一定的泛性。第一,基体沉降因素。水利水电工程中部分建筑设施体积大、重量大,如建筑工程所在区域地质环境、气候环境多变,在建筑结构自身重力的条件下,将令基础设施出现下沉现象,间接加大建筑物与地基结构之间的内应力,如建筑物沉降超出预设基准时,建筑结构将面临着形变问题。第二,稳定性因素。任何一个工程建设中,基坑挖建是项目开展的前期工作,但在实际工程选址中,技术部门不仅应考虑到地质环境问题,还应结合经济产出效益,正确界定施工区域,此阶段,在资金体系的约束下,令工程本身承受着不可抗性的因素。如工程项目中的地质条件恶劣,将加大基坑支护的施工难度,降低地基的抗滑性、稳定性,后期工程运行中产生的震动力、内应力等,将间接破坏工程的抗剪力,降低项目的生命周期。第三,地基漏渗因素。水利水电工程如建设在岩层、陡坡区域时,尽管在地基搭建过程中,支护工作满足作业需求,但在地质自然化变迁下,仍将令工程呈现出接缝问题,在地质积水渗透下,地基施工区域将面临着基坑积水问题,降低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常用技术分析
         3.1锚固技术
         锚固法可以降低水利水电项目的工程量,缩短工期,减少成本。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境艰苦,在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材料运输,施工时间不足等问题的困扰。这个时候锚固法的做旧凸显出来,它主要是利用锚固力,维持工程建筑在地下结构的稳定,防止地下施工时,出现坍塌、滑移、等灾害。可以说,锚固法为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做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3.2预应力施工技术
         预应力施工一般分为先张法、后张法两个阶段,通过两个施工工艺的契合,确保建筑整体施工的完整性。

先张法的施工一般应用于前期,增强整个建筑结构的刚性,当前期建筑呈现出的性能满足施工需求后,则可进行接下来的后张法施工,对整体结构进行稳定性优化。尤其是在沉降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施工起到的效果较为明显,例如,采用夯击法、静压法等,将建筑结构最大限度的穿插到地基下,通过力学共振原理,提升建筑结构与地基层面的契合度,确保在地基承受极限范围内,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3.3水泥土的应用
         一方面较之于其他工程,水利水电地基基础工程具有较强的水因素特点,而通过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的水泥土又具有水硬性特征,因此水泥土十分适用于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环节;另一方面水泥土对主材料要求较低,除必要的水泥作为固结剂外,可就地取材,因此又存在质优价廉,施工简单等优势。因此面对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环节出现的地基渗漏等现象,部分施工单位尝试运用水泥土予以有效解决。实践证明,通过运用水泥土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与承载力,使基础施工质量与效率得到根本保障。在灌浆水泥土时,需要将将其深度控制在50cm左右,使之既能够保障地基的稳定,又能够满足一定的承载力要求。因此施工单位要深度分析项目特点及地质因素,科学运用水泥土结局地基沉降等相关问题,以此提高水利水电基础施工工作的安全性,进而提高整个项目结构的运行安全系数。
         3.4灌浆技术
         浆液是由施工材料混合搅拌而成的,将其压送至地基的裂隙和断层破碎带,能够加固、改善、强化和稳定地基,从而保障建筑物的安全运行,这一方法称为灌浆法。制备和灌注是这一技术的核心步骤。经过完美比例调配后,能够达到理想的加固效果。将泥浆管道需要的部位,使其发生化学反应,以达到加固和提高稳定性的目的。
4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基本要求
         4.1合理选择施工时间
         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首先应当确定一个合理的施工日期。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在水上施工,所以,一个合理的施工日期是十分重要的。针对建设地点不同,水里条件会出现难以确定的变化,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水流对施工建设的影响,选择施工日期时,应尽量避开水流湍急、水量丰富的时间。因此,最好选择在枯水期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施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流因素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带来的不良影响。
         4.2工程建设与图纸设计相符
         设计图纸与施工的现场环境要相符合,如有误差,应及时进行修改,保证图纸与施工环境的统一性。
         4.3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优化管理模式
         技术和管理双管齐下,两手都抓,除了要加大施工技术革新创新,采用国际上新兴的科学技术之外,对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应当与时俱进,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才能更好地为施工技术的革新做好前提。
结束语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基础处理施工始终是重中之重,不容小觑。它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因此,我们提高对基础处理施工建设的重视,在施工过程中,把握好基础处理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确保水利水电项目的施工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高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不良地基基础处理方法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3):135-137.
[2]马东.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7):281-282.
[3]王克录.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8(20):166.
[4]周颖.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6):287-288.
[5]贾振国,胡昌兰.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8(11):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