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重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0期   作者:安磊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不断的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不断的持续发展。随着办公楼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成熟,在建筑施工中应用日益广泛。加强对办公楼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关键技术分析,了解工作重点以及其具体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推动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办公楼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重点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办公楼施工;应用
         引言
         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办公楼工程的需求量在逐步增大。工程的质量会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国家也加强了对办公楼工程施工作业的管理和监督,要求工程建设企业要提高施工技术,科学地管理施工作业,进一步为未来工程的质量的提升而奠定基础。
         1预应力施工技术
         在开展办公楼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工程的设计人员需要科学地设计施工图,对办公楼工程各个部位所受到的承载力进行分析。同时,建筑公司要加强研究建筑应力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通过科学地设计工程,来有效地减少应力对办公楼带来的损坏。在开展工程的施工作业时,要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科学地抵消预应力对工程项目的影响,进而保持桥梁工程各个部位的受力平衡。一般情况下,作业人员会应用预应力技术,来开展施工作业。施工人员通过应用预应力技术,可以减少应力给工程带来的破坏损伤。国内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通过预应力技术大幅度提升了工程的质量,同时也会提高工程的基础性能,将工程的承载力提高了一个等级。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应用预应力技术,也降低了施工作业环节中的原材料成本,为公司的经营效益提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由于预应力施工技术操作简单,施工流程比较短,而且基本不会延长施工进度,因此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保证办公楼工程的建设能够按照既定的时间来完成。
         2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度,建筑施工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和新型技术,施工工艺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现实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改进,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和后张法预应力技术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中小型建筑施工中和大型混凝土构件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2.1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施工中,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能对钢筋进行拉张,进而将其浇灌在混凝土内部,利用二者之间的粘结力来进行预应力的传递,从而达到预计的强度目标,进而放松钢筋的两端,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先张法对于钢筋以及锚固建筑的拉张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并且能为建筑施工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当建筑设计的强度与混凝土的强度相一致时,就可以保持原本的样子,不用进行拉伸;但当建筑设计的强度超出混凝土的强度时,就需要使用该技术进行拉紧工作,不管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型号大小,都可以通过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来控制构件强度,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2.2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与先张法预应力技术相反,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不是对钢筋进行拉张,而是先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当达到预计的强度后,再将钢筋穿过预留孔道,对钢筋进行拉张,在两端进行锚固,实现预应力的传递,后张法预应力技术更适合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生产,同时也可以进行小型块体的预制,再通过对小物体的拼凑,最后完成整体目标,后张法的使用对步骤要求比较严格,但同时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提高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范围,提升建筑质量。
         2.3有粘接力混凝土的应用要点
         有粘结力作用条件之下可以降低预应力钢筋拉应力,进而降低了混凝土的预应力,限制混凝土强度以及承载负荷能力。

此种技术在实际中应用相对较少此种技术手段在应用中对于技术要求以及机械设备的要求不高,在施工中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无需张拉台座,性能优良,在大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建施工中较长应用。
         2.4无粘结力混凝土在办公楼筑施工中应用要点
         无粘结力的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施工中与一般的混凝土制作方式相同。针对此种技术来说要将钢筋直接的放入到设定位置中,在进行混凝土建筑施工,整个过程仅仅进行浇筑处理,无需其他处理环节,可以降低工程复杂度。在施工中应用此种技术手段可以减少工程量,节省建筑材料,有效地控制了建筑造价,在施工中广泛应用。现阶段,在施工中会通过涂抹油脂或者绑定薄膜的方式进行预应力钢筋的保护,此种技术可以降低成本,保障质量。
         3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施工效果的措施
         3.1构建内部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是提高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的关键一步,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以及工程技术人员为主导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而使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能得到更加专业的使用,从事技术负责的人员要有充足的工作经验,持有相应专业的质量保证书,质量保证体系要覆盖技术应用的全过程,同时在生产的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在质量保证体系的指导之下,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应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产品出厂前验收制度,质量奖惩制度,将管理制度贯彻落实于生产的方方面面,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构建在出厂前还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对外形尺寸以及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检验合格的产品用二维码进行标记,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则禁止出厂。对建筑施工中不合格的部分也要严格对待,不允许其在施工中使用,必须按照规范进行生产和发展,使混凝土技术能取得创新性发展,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产生,进一步扩展应用领域,从而更好地推动建筑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效果的提升。
         3.2构建外部控制措施
         政府应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道德规范,听取混凝土生产企业的意见和建议,逐渐建立起覆盖生产、施工和维护等全过程的标准,从而使生产企业能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循;对于设计单位的出图质量应进行严格的要求,充分考虑施工地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明确预制混凝土构建与现浇构件之间的构造详情,按照规范进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操作,并且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遵守构件验收制度,构件生产单位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有义务告知建设单位,并由建设单位组织其他相关单位进行混凝土构件的验收,在通过验收后才能按照约定程序进行生产;预制混凝土构件在运输至施工现场时,建设单位应自觉组织生产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交接验收,对构件的质量与外观进行检查,同时对构件的强度、压力进行测试,对产品上的信息进行核对,从而方便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高效开展。
         结语
         近些年,我国加强了对于办公楼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办公楼工程直接影响着行人的安全以及影响了社会的经济发展。因而,施工人员需要应用运力技术,来提高工程质量,以保证工程顺利开展,项目符合国家的质量要求标准。
         参考文献
         [1]刘云鹏.高铁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质量控制探析[J].冶金丛刊,2017(12):78-79.
         [2]李广.公路桥梁建设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探讨[J].建筑与装饰,2019(7):67-69.
         [3]刘瑞,郑烈,耿明路,何志刚.建筑工程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管理[J].居舍,2019(27):146-147.
         [4]赵丽静.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办公楼施工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26):110-111.
         [5]聂裕田.办公楼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探讨[J].门窗,2019(09):101-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