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正式开始‘1+X’BIM技能证书考试,但全国的通过率不到50%,存在教学课时、学校机房、参考资料、模拟训练不足等诸多问题。本文根据BIM课程体系特点,BIM考证要求,构建“一站式”教学平台。以中国大学MOOC在线学习平台为依托,搭建精准视频讲解、在线练习、测评、分析、互动等功能一站式教学平台,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拓展教学资源,加强教学管控,细化成绩管理,丰富教学手段,构建多元学习途径。
关键词:“1+X”;BIM;“一站式”;
2019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即“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2019年10月-12月共完成三批次‘1+X’BIM技能证书考试,全国的通过率不到50%。调查研究BIM教学、培训和考证过程,发现遇到很多挑战,教学课时严重不足,学校机房资源不足,考证教学参考资料不足,学生考试模拟训练不足等诸多问题,使得‘1+X’BIM技能等级证书合格率远低于其他证书。因此,迫切需要研究“1+X”模式下BIM教学与考证机制、体制,探索建筑专业“1+X”模式下BIM教学改革。“一站式”教学具有教学、测试、练习、服务等多种功能,能同时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随时随地学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方便学生课外学习;能够及时监测学生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能够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成果,及时督促、引导学生学习,保证教学效果。
1.BIM 课程体系定位
BIM建模课程体系根据学生实际、学科特点、学生发展需要,依据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等级初级标准而制定。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一是理论方面: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方式学习revit建模,实现对现有建筑物、构筑物、施工工艺等进行三维展示、可视化、模拟仿真;二是BIM实训课程,为让学生对BIM 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增加“BIM建模能力实训”课程,并增加BIM相关毕业设计。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基础BIM建模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使用BIM将工程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全过程提升学生对BIM建模知识的认知。
2.“1+X”模式下BIM教学与考证“一站式”平台构建研究
教学应满足考证的知识、技能要求,同时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考证的知识和技能。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将来就业岗位需求以及未来职业发展需求。考证不能仅仅局限于取证的需求,而应融合到正常教学内容中,考证只是教学的一部分,不能直接取代教学。“一站式”教学应以不额外增加教学工作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原则,拓展教学资源,加强教学管控,细化成绩管理,丰富教学手段,构建多元学习途径,搭建视频讲解、在线练习、测评、分析、互动等功能一站式教学平台。
[1]
一站式教学平台首先应具备在线学习的功能。BIM技术课程实操性强,学生以前接触很少,对软件不熟悉,不具备软件操作思维,仅仅课程45分钟教学,学生处于一知半解状态,如果不能在课后及时加以巩固,很快就忘了。因此,平台必须具有在线学习功能,结合课堂讲解录制相应视频,让学生在课外通过在线学习去预习、熟悉、巩固课堂知识,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二是应具备考证在线练习的功能。如前所述,BIM课程以及BIM考证实操性强,只能通过反复训练才能掌握技能。因此应将BIM考证的历年真题分解到相应的章节中,学生学完相应的章节后去完成对应的练习,让学生明确BIM技能要求,按照考证要求去完成学习任务。BIM考证过程中存在课时不足的问题,通过学生课外有针对性的练习去弥补。三是应具备在线测评的功能,学生课外完成学习任务后,应能快速的出结果,让学生知道自己学得怎样,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没有掌握,以便于有针对性的补短板。同时也可以将测评成绩纳入期末总评成绩中,督促学生去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四是应具备后台数据的分析功能,只有充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案,才能有力保障考证的通过率,因此要对学生学习的时长,学习次数,练习时长,次数,测评得分等进行大数据分析。通过学习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优化调整教学方案,重点关注部分学生,重点培养部分学生,从而提高考证的通过率。最后还应具备互动的功能,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学生学习的效率,学习的兴趣都将有很大提高,反之,若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学习就可能原地踏步,甚至退步。因此一定要搭建互动平台,老师带领部分学得好的同学一起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既可以帮扶有学习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同学的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还可以创造良好学习氛围,吸引更多同学融入到学习交流中来。[2]
3.“一站式”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教学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理念,实行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问题引领为导向,幕课堂平台为支撑的“一站式”教学。[3]基于幕课堂“一站式”教学模式分为两个阶段:
(1)理论阶段:课前学习阶段主要通过幕课进行线上学习,掌握基本操作;
课中学习阶段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主动讲,提升学生输入输出的能力;教师根据课前预习情况设计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总结,对细节问题进行把控。让学生能更深刻的学习技能;课后学习阶段以线上完成拓展作业为主。在学生的三个学习阶段,实行过程性、多元化评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2)实训阶段:执行《建筑信息模型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通过案例图纸分组布置任务,结合工程实际,工作实战,以满足未来工作的需求。
4.考核方式
根据中国大学MOOC在线学习平台,课程采用过程考核和最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以学习时长、每小节课发布作业和随堂测验,每章发布单元测验在线考核,课堂作业在线提交等多手段进行;最终考核以期末考试为形式进行在线考试。同时学生可以随时查看课程的学习进度,包括:学习时长、章节测试、结果考试等,以便灵活把握个人学习进度。
参考文献
[1]张剑,建筑 BIM 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J],创新,2018:144
[2]班文松,浅析 CAD 制图与考证相结合的教学模式[J],教学实践,2018:417
[3]车伟,土木工程BIM教育四位一体全过程融合教学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9: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