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发展迅速,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数量持续增多的情况下,对路基工程施工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加强施工的细致性非常必要,有关单位与相关人员需充分考虑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的要求、工艺流程以及关键点等,促进施工工艺与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最大程度上确保路基施工质量,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思考
引言
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是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快了城市建设的发展。在城市建设中交通问题越来越显著,这样就对市政道路的质量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新的挑战。近年来,虽然我国市政道路建设特别是在道路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获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单位参与公路施工,建设项目也日益增多。如果不规范操作,质量监督不到位,道路质量可能出现大量的缺陷。因此,始终关注在市政道路建设中路基的施工质量,如果道路路基施工稳定、坚实,才能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高水平和高质量的完成。
1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要求
1.1严格把关路基建筑质量
在市政道路施工的整个过程中,路基的建筑是整项工程的基础,路基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道路的整体质量,若是市政道路施工建设对路基的建筑质量未严格要求,就会在后期产生一系列坏的影响,所以,在整个道路施工过程当中,必须对路基的施工严格要求。
1.2路基建设统一规划
市政道路的建设并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开展的,在道路建设开始之前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政府财政、交通路况、道路周围设施、现有道路路面情况等等,只有在协调多方面的因素后,才能进行道路施工。开始施工后,还要对道路路基建设的方案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道路路基的质量,对于实际施工时发现方案中的不合理之处要及时修正,以此来平衡日益变化的环境因素,使市政道路施工做到利益最大化。
1.3施工人员个人素质要强
道路施工基本都是在室外的环境进行,不同的外部环境导致土壤密度、土质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路基建设是道路工程施工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对于一些土层密度结构不达标的区域必须要加固土质层,对做路基进行加固处理这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若由于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够,就会导致路基质量严重下滑,最终影响整个道路建设的质量。
2路基施工质量要求
①保证结构稳定性。为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作用下的整体失稳,以及不允许的变形或破坏,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措施,保证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②路基需要足够强度。为了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会产生超允许范围的变形,必须要求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③具有水温稳定性。路基在地表水和地下水影响下,将会明显降低路基强度。尤其是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因为水温的变化,使得路基的冻融作用,发生周期性变化,形成冻胀和翻浆,迅速降低路基强度。在最不利的水温条件情况下,应保证强度不会明显降低,因此要求路基要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时,要因地制宜,要根据施工地点外部环境选择最为适宜的技术,如在路面比较平整但墙面较低的区域施工,就需要做路基支撑防护来保护工程施工。使用路基防护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对于公路道路来说,道路在使用时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这一定要保证道路的质量,只有这样道路才能在实际使用中不被压坏、断裂、变形,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道路的使用安全,只有在路基建设时使用路基防护技术,才能保证道路路基强度达到较高的标准。其次,使用路基防护技术可以延长路基的使用寿命,只有保证了路基的稳定性,才能保证道路在使用过程中不变形,承受得住路面上更大的压力,长时间使用后,公路的安全性仍然很高,不会出现公路突然坍塌的现象,所以路基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道路的质量,路基的使用寿命决定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最后,由于某些地区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很大,而公路基本都是外部作业,保证公路质量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保证公路尽可能少受外部温度变化的影响,对于路基防护技术来说,这就要求路基建设要保证有一定的水稳性,在外部环境变化大的时候要保证路面不会出现凹凸不平、断裂、坍塌的现象,在建设路基时就要有选择的使用建筑材料,保证路基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从而在温度变化大的时候公路也可以正常的使用,使公路的使用效益得到最大化。
3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思考
3.1填方路基施工
①路堤填筑主要使用机械操作,人工相互间配合。为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工序”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即: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四段:填筑段→整平段→碾压段→检验段;八道工序:施工准备→基层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路基表面修补。②地基处理应按照有关规定完成,检查合格。③路基填料应经试验确定,符合填筑路基要求才可以使用。④开始施工前,安排路堤试验段的施工。进行现场试验,直至该类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试验段原则上不小于100m;试验时应记录:压实设备类型、最佳组合方法、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碾压工艺、每层材料松铺厚度、材料含水量等,试验结果应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作为这种填料的施工控制;试验结束时,若试验段达到质量检验标准,可作为路基的一部分,否则应进行开挖和复测。⑤填方路基必须严格执行“网格化施工、挂线施工、平地机整平”的原则,保证路基表面平整、边线平直、曲线平顺,控制好压实度、平整度、厚度、宽度、横坡等“五度”。
3.2及时创新优化吹填砂设备
通常情况下,相关人员需把对主吹砂管道的优化放在首要位置,将吹砂主管道划出小管口,再将软管与管口相连接,实现分散吹填的目的,如此不仅能使连接与搬运主管道的难度有所降低,还能提高吹填工作的效率,进而确保下部砂体结构和吹填厚度与相关标准相符。对于分流软管拆卸困难的问题,可以采用便拧式卡扣结构连接软管,以预防分流管被冲脱;对于吹填砂层排水难度大的问题,可以设置简易排水装置,使用槽钢焊接成三角柱形的框架,同时应用挡板将泄水口逐层加高,这样既能高效排水又能使原材料浪费的问题得到规避。
3.3路基填筑施工
填筑市政道路路基时,要在充分熟悉设计图纸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检查和施工调查,核定工程量,编制土石方调配方案,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其次是施工测量放线,包括导线复测、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检查、补充测量、加水准点、导线点等,最后放好路基边线、边坡角、边沟、路堑坡顶、取土坑、弃土场等,结合永久性排水设施,修建临时排水沟,使路基施工现场保持良好的排水状态。
3.4压实路基并做好质量验收
进行路基压实时,应遵循由边缘向中心的碾压顺序,以及以先轻后重、先快后慢的原则进行路基压实施工。另外,选择设备参数时,应确保压路机的性能不能低于12t级,且压实速度不能大于4km/h,压实工作展开期间,应保证轮迹叠加宽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保证路基压实质量。对于边缘部位以及与其他结构的衔接部位,施工人员可采用小型夯实机进行夯实。与此同时,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并准确记录数据,保证路基施工的均匀性与压实度。
结语
总而言之,公路工程不仅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在更大程度上也代表着我国发展的繁荣程度。保障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与质量是每一个公路工作人员一直以来的使命,所以做好路基防护工作就是公路工程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慕全松,姜岚.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5):234.
[2]寇文军,曲绍春.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究[J].才智,2015(0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