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顺应时代需求,学生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的更新,课程标准也有了新的定义,在如今迅速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培养人才的需求。例如,在传统的化学课堂上,教师只是充当了一个知识传输者的角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传授知识,并没有考虑到学生接受程度的差异,这就有可能会导致老师教学无法满足优秀学生对于知识的汲取,而接受程度较差的学生又无法跟上老师的脚步,想要两全其美教师就有必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最有效的方法协助学生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一同进步。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分层教学;
初中作为小学和高中的一个过渡时期。在初中时期,学生不仅仅要学会老师们所教授的知识,还要学会根据所学的知识,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而面对接受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分层次教学,尽力让学生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在不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协助学生建立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为以后学习更多深的知识,奠定坚定的基础。
一、导入式分层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导入式分层教学,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在课前提出一个问题,作为切入点,切入整堂课程的内容。而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将课前的问题分为几个不同的难易程度,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按照自己的自身能力大小去回答相应的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和未来知识的延伸,还要考虑到教材的内容,问题要与教材内容紧密贴合。例如化学老师在讲授氧气制取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哪一层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储备较为薄弱的,可以向他们提问:氧气具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面对一些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学生,教师可以向他们提问:氧化的化学性质有哪些以及其产生的化学现象?对于一些已经超额掌握知识的学生来说,他们了解的程度更深,所以教师可以向他们提问: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以及反映的最基本的化学原理有哪些?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可以协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
二、合理的伦理教育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伦理教育就是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有哪些,不应该由着自己的想法随意行事,不然容易伤人伤己。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教会如何为人处世,学生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平时的伦理教育。例如,教师在教授硫酸的相关知识时,要让学生明白硫酸的害处,教育学生不要随意应用高危的化学制品伤害身边的生命与环境,教师可以进一步举身边的例子:某学生在参观动物园时,向园中动物随意泼洒硫酸,导致动物皮肤屏障严重受损。既让学生了解了硫酸的物理性质,还让学生知道了硫酸的危害,给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三、课后点评
课后点评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段阶段,也是教师课堂组成的重要部分。通过课后点评,教师能够清楚的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程度。从而可以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从学生的薄弱处入手,解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除此之外,分层教学还要求教师要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高低布置相应的课后任务,在协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讲授水电解时,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制定相应难度的课后练习。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抛出难度较高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如,当负极入水后,负极与正极的化学反应有什么联系。而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向他们提问,水电解时两电极产生了什么物质分别有什么现象?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更基础的问题,如电解的概念与原理。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热情。在学生自主学习过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与分析,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当然课后点评不应只局限于教师,还可以由学生进行自我点评或者相互点评,协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从而提高化学的课堂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时代大背景的要求下,分层教学的应用较于传统教学,可以更加容易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愿意主动探索后,就更容易自主架构起一套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分层次教学照顾了不同能力的学生,协助学生巩固了化学的基础,可以让学生在未来更容易接受深层次的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于涛.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276.
[2]庄欢,王兴.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187.
[3]缪陈亚.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复习教学策略初探[J].化学教与学,2018(03):58-5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