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1期   作者:胡杰
[导读] 美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
        美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中国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精神。”由此可见,美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如今的教育模式中,美育不仅可以传播审美文化,还可以塑造人的审美意识,促使人去发现美和创造美。
        “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是新课程体系下语文课本的特色所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融文,史,哲,自然科学等诸多学科内容为一体,每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美,它们是培养学生感知美,领略美,认识美的绝佳载体。文章的语言,结构是其外在美,而丰富的思想以及人文精神则是其内在美,这些文章能使学生在获得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给学生以熏陶和感染,潜移默化中能使得学生获得美并创造美。因此,充分认识并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利用这些美育因素服务教学,引导学生成长,是语文教学工作的必要环节。
        80年代初,社会上出现了空前的“美学热”。学术界开始对古今中外的美育思想、美育实施的意义,美育的价值以及各学科教学中蕴涵的美育因素进行理论研究。语文教育深刻的人文性和丰富的情感性特征使得它自身成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阵地。研究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一时间风起云涌。现在,一些研究论文与专著中一提到美育,就是认为要利用语文教材内容中蕴涵的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进行美育,语文美育的途径就是阅读教学。至于具体如何将语文教学各要素审美化,如何使审美化教学成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则探讨得较少。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由于缺乏美育理念以及美学素养,或因为对美育认识的肤浅与机械,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只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造成美育功能的缺失。 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遵循中学生的审美心理规律,挖掘中学语文教材内容所蕴涵的美,提出可操作的中学语文审美化教学策略。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美育的途径有那些呢?
        一、挖掘美学因素,引导学生感悟美
        教师要是想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美的体验,首先要努力去发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鲁迅的《故乡》中这样写到:”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一段,作者寥寥几笔,向我们展示了海边西瓜地里的一个小英雄的形象,他身姿矫健,动作利落,在海边沙地里,在皎洁月光中,成了一道美的剪影。
        除此之外,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对于洞庭湖美景的描绘,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对江上雪景的勾勒,甚至于朱自清在《背影》中对父亲给我买橘子是那蹒跚动作的描写等等等等都有说不尽的美。

诸如此类美的画面,在教材中比比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善于发掘,由此正确地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够和教师一起去感悟美。
二、通过指导朗读,引导学生鉴赏美
        引导学生鉴赏美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朗读,对于美文美段反复朗诵,在朗诵中发现美,感悟美以至于品鉴美。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指导,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用心体会,人文合一。
        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作者写到: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这段文字充满豪壮之美,教师在指导朗读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气,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要指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高度赞赏,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文段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以情赏美。
三、激发学生内心,引导学生体验美
        语文美育活动最终目的在于通过美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获得美的感受的同时形成自己正确的审美观,从而使自己的内心得到升华。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美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主动追求美甚至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体验美。
        丰子恺在《竹影》中写了几个小伙伴,借着月光画竹影,你一笔,我一画,参参差差,明明暗暗,竟然有几分中国画的意味。并由此感悟,也许,艺术和美就蕴含在孩子的童稚活动中。对于这篇美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通过大家的讲述促使学生去体验美追求美。教材里,《社戏》中双喜开船时娴熟的动作是美,《散步》中“我”和妻子背起母亲和儿子的温馨场景是美------这些美都足够激发学生的内心,促使他们回顾自己对美的精彩体验。
        语文教材中文字展示的美是最纯真的美,它像一股清泉,静静地流入读者的心灵。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文本,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胸襟,不断培养他们感悟美,鉴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