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诗承载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古人思想文化的结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都是教育者精心挑选的,对于学生精神的启发以及语文修养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古诗教学依然比较传统,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很不理想,所以本文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了优化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策略。
关键字: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优化策略
古诗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学素养以及审美创造力上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但是,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学生在理解古诗上存在困难。再加上,部分语文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在开展古诗教学时只是简单的讲解古诗意思,然后就督促学生背诵,导致学生囫囵吞枣并不能完全“消化”。这样刻板而单一的古诗教学方式不仅会降低学生古诗学习的趣味性,还会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培养,所以为了改善古诗教学现状,教师必须要结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优化古诗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古诗学习效果。对此,本文主要从“创设情境,身临其境”、“古诗仿写,促进想象”、“渗透德育,弘扬精神”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创设情境,身临其境
受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小学生的思考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古诗是古人的语言表达,与现代文存在很大的区别,为了促进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穿越时空,从作者生活的年代和当时的历史事件出发,分析作者当时的情感,从而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
比如:在学习《七步诗》时,笔者首先应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三国》中曹丕在监狱探望曹植的画面,其次为学生介绍了《七步诗》的写作背景,并使学生了解这首诗是反映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互排挤斗争的故事。然后,创设情境要求学生两人为一组,一人扮演曹丕一人扮演曹植,根据七步诗的内容再添加自己的创造,演绎曹丕和曹植在监狱中的对话和七步诗的创作过程。最后,笔者会逐一点评学生的表现,并提问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如:文章的“豆”和“萁”分别指什么?假如你是曹丕,听了弟弟曹植的这首诗会作何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古诗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深化学生的古诗理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古诗仿写,促进想象
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是学生学习语文必备的核心素养。古诗本质上也是一种阅读,在进行古诗教学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以读促写策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小学时期,常见的以读促写方法有仿写、续写、改写、写读后感,小学生的能力还不足以对古诗进行续写,所以教师经常会组织仿写和改写活动,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比如:在执教《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时,“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西湖比作我国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天气晴朗和下雨比作西施的淡妆和浓妆,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西湖无论何时都空灵美丽的形象。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笔者要求学生仿照本诗的比喻修辞句,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写一个“欲把...比...,......”的句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创造能力,写出了“欲把柳树比飞燕,静立舞动总妖娆”等句子。这样做,一方面丰富了古诗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充分地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想象和创造能力的提升。
三、渗透德育,弘扬精神
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德育是素质教育之首。由于我国并没有专门开设培养学生德育的课程,所以每个学科的教师都应该积极地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语文与德育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学生能够从中悟出深刻的道理,净化自己的心灵。但是,小学生的思想毕竟还不成熟,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学中对学生加以指导,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达到弘扬我国传统精神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石灰吟》这首诗时,笔者首先通过朗读的形式以石灰自述前世今生,使学生了解石灰石变为石灰的过程,感受石灰石为了变得更有价值所承受的苦难和挫折,由此启发学生要想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必须要懂得付出,要勇敢的面对成功路上的坎坷,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除此之外,本诗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石灰的生产过程表达作者坎坷的从官经历,并体现了作者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精神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授关于作者于谦的一些小故事,使学生从作者的性格特征入手,学习作者高尚的情操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总而言之,古诗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为了提高古诗教学有效性,一方面教师要总结经验,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积极地寻找学生在学习古诗上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进行紧密的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从而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另外,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师也应该从这一角度入手,加强学生德育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立刚. 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策略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8(11):124.
[2]邢金田.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0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