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还要让学生热爱语文学习,进行自主的、长期的广泛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其中,学习兴趣是支撑学生不断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有效配合教师的讲解,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思考。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语文学习的重要前提。在目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依然占据教学的主流。教师的讲解方法过于单一,学生只能在自己的座位上不断地抄写教师总结的笔记,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其他知识缺乏询问的机会和勇气。同时,学生对一切问题的回答都要以标准答案为主,缺乏自由思考的空间。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学习完全变成了一种考验记忆力的背诵活动,难以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对语文学习会产生厌倦的心理。因此,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之处。下面,笔者就具体谈一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自主讲解,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在目前,长期以来的灌输式教学让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导者。学生习惯了让学生为自己总结知识点,而缺乏独立学习的勇气和能力,在课堂结束后缺乏再次学习的意识,难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独立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讲解相关知识,相信自己的自学能力,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白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自主讲解中增强独立学习的信心。在课前,学生可以对文中的重点字词和主要内容进行预习。比如查阅字典来了解蓑毛、长喙等字词的意思和“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等句子的出处。以及对白鹭的特点进行总结。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比如学生可以讲解白鹭的特点是“有着雪白的蓑毛,流线型的身体结构,铁色的长喙和青色的脚”。当学生讲解完后教师可以和其他学生进行鼓掌称赞,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良好的预习成果。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所具备的自学能力,从而消除对语文学习的畏惧,进行持续性的学习。
二、科技运用,进行生动体验
语文文本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包含了各种有趣的事物和现象。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将静态的文字转化成动态的视频与音频,让学生获得丰富的阅读感受,生动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松鼠》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对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写和介绍。教师可以在自媒体上以视频的形式播放相关段落的内容。比如,在阅读“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等段落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松鼠在松林中自由活动的纪录片,让学生从松鼠的运动过程中生动体会松鼠的特点。又比如,对于“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一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松鼠清理毛发的视频,感受松鼠的可爱。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借助自媒体对所学知识进行生动理解,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学习乐趣,不断激发学习兴趣。
三、各抒己见,感受思维碰撞
在目前,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过度依赖辅导书和教师制定的标准答案。久而久之由于担心出错,思维会变得十分保守,难以从思考与探究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对此,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空间,引导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与辩论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从答案的丰富性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景阳冈》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发表学习的感悟。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武松的形象进行评论。当学生认为武松是一个英勇无畏的英雄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武松的这种勇敢有没有不足之处,需要我们批判地继承呢?”学生经过思考可以发现武松在不了解自己能否打败老虎的情况下就去打虎,一方面是勇敢,另一方面也是过于冲动与盲目的表现。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思考:“从现代社会的角度看,应不应该打虎呢?”学生可以想到老虎现在是国家保护动物,而文中的人们却用老虎来赚钱,这是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答案的丰富性,从而能够开洞思维,多角度思考,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学习兴趣是学生坚持语文学习的重要支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让学生进行生动感受,获得学习的乐趣;可以让学生从更多角度思考,打破对权威答案的依赖,在思考中获得乐趣。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学生能够消除对语文学习的畏惧感,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全面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夏益军;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策略的探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2]肖胜坤;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