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节奏节拍是构成音乐的重要元素,节奏与音调的组合构成了独特的音乐旋律,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会幼儿把握音乐节奏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在面向幼儿园大班的幼儿时,教师需要充分发挥音乐的特色,让幼儿享受音乐、喜欢音乐的表达,让幼儿能够乐于参与到音乐的演唱与表演中来,通过加深幼儿对音乐律动的认知与体验,增强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敏感,提升幼儿的乐感。
关键词:学前教育;音乐律动;节奏感;幼儿园大班
音乐节奏包括节拍速度等要素[1],其中,音乐节奏是多变的,可以是重低音交错,音乐节奏较为激烈和明快(如:《铃儿响叮当》),也可以是曲风柔和,节奏较平和舒缓的(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因此,幼儿在学习音乐时,往往很难准确把握音乐的节奏与节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音乐的律动感,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对音乐旋律的感知,从而逐渐加强幼儿的节奏感。
1音乐律动与音乐节奏
音乐的律动的概念来自西方流行音乐,“律动”属于一种对人体感官的刺激,是指由音乐本身的节奏引起的身体摆动和情绪反应,也就是节奏的组合形成了“跳跃的音符”,从而感染人体感官,与音乐产生共鸣的现象与状态。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面对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教师可以通过“律动性”凸显音乐的节拍,从而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让幼儿对音乐表达的情感产生体验与共鸣,是培养幼儿音乐兴趣的有效途径[2]。在面向幼儿园的小朋友开展教育工作时,一定要构建“沉浸式”的课堂,以音乐游戏与师生互动为主要手段,通过增强幼儿对课程内容的体验,让幼儿享受音乐的优美,在浓厚的音乐氛围中进行学习与互动。
例如:在进行歌曲《找朋友》(省编版幼儿园音乐教材)的教学时,根据歌曲的歌词内容,可以组织所有幼儿围成一个圈,音乐响起时,随音乐节奏和旋律绕圈,当唱到“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时,让小朋友们根据歌词内容,对身边的小朋友敬个礼,互相握握手,最后拥抱一下。通过这种与音乐结合紧密的游戏方式,让幼儿园的小朋友动起来,用身体语言来演绎歌曲内容,全身心参与到音乐中。
3结合音乐律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音乐的律动不仅包括音乐旋律的高低起伏和音乐的节奏与节拍,还包括音乐演绎中的语言节奏和肢体的律动感。因此,在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时,教师应该要兼顾幼儿对节奏、节拍的感知与敏感性,以及幼儿在演唱时语言的节奏。首先通过锻炼幼儿的语言节奏,让幼儿对“节奏”产生一定的认知,然后再结合音乐,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把握音乐节奏。
3.1锻炼幼儿的语言节奏
幼儿园大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认字能力和朗读课文的能力。因此,在进行音乐教学时,相比起音乐节奏,教师可以先让幼儿根据节奏图谱来朗读歌词。
例如:选择节奏感鲜明、歌词比较简单的《小星星》(省编版幼儿园音乐教材),结合节奏图谱,让幼儿朗读歌词,注意带领幼儿划分歌词断句,如“一闪/一闪/亮晶晶”,让幼儿在朗读时注意到歌词的断句,以此体会歌词的节奏。
3.2增强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要学会活用打击乐,通过听歌曲中的鼓点、铃音等音色鲜明,节奏感明显的乐器,增强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并且,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中生活中的声音(如:关门时发出的急促短音、椅子在地上拖动的长音、门铃的“叮咚”声),让幼儿从生活中提取到声音的节奏,丰富幼儿对音乐的体验。
例如:在进行歌曲《铃儿响叮当》(省编版幼儿园音乐教材)的教学时,第一步,让幼儿聆听歌曲,对歌曲的整体风格与节奏有一个大体上的概念。第二步,带领幼儿逐句跟唱,加深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官记忆。最后一步,让幼儿利用沙槌、沙球、小鼓和串铃等乐器来演绎歌词中“叮叮当”的声音,通过加入乐器演奏,体会歌曲轻快的节奏和明快的曲风。
3.3结合简单舞蹈,通过动作与身体律动锻炼幼儿节奏感
音乐的律动性往往容易影响人的情绪表达和肢体动作。在面向幼儿的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多通过身体的律动,帮助幼儿用肢体去感受音乐节奏带来的“摇摆”。
例如:《健康歌》(省编版幼儿园音乐教材)作为一首节奏明快,歌词内容生动活泼,充满运动感的歌曲,非常适合用来配合做肢体运动。在学习歌曲时,让小朋友们站起来,跟随歌词扭一扭、跳一跳。通过让身体动起来的方式,让肢体形成对音乐节奏的记忆与适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音乐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幼儿的音乐体验,让幼儿能够乐在其中。结合幼儿的认知规律,通过音乐敲打小游戏和舞蹈动作,提升幼儿园大班音乐课程的趣味性和律动性。并且,在带领幼儿演唱歌曲时,教师不仅需要注意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节拍的感知,还要关注幼儿演唱时语言节奏与音乐旋律的契合程度,多练习、多开口的演唱训练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语言节奏感,也有利于提高幼儿在演唱时统筹语言与音乐节奏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岚. 叮叮咚咚,会说话的节奏 ——音乐活动中幼儿节奏感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 儿童大世界, 2019, (3)
[2]薛丽. 论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J]. 学周刊, 2020, (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