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教学改革最终的落实离不开实施课堂教学。如何针对当前的课程教育改革方向,提高学习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笔者的教学经验,主要依据三个方面讨论了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教学效率;教学策略
课堂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加强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是基础。而促使而真正要完成目标,还需要师生之间的配合,教师需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景,同时联系学生生活,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轻松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针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少教师也在积极进行探讨,笔者在研读他人文献和案例的基础上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试图找出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适合教师的教学方式。
一、深入钻研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内容是否有效,与学生的状态,教师的状态和课堂教学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学生的知识增长虽然取决于他们的脑容量、记忆能力、理解能力等,但教师在在授课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教师势必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深入研究教材,了解教材中展现知识的方式以及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的具体要求,这样设计出依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课堂,为学生获取知识创造有利条件。
例如,在学习“倍的认识”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这一过程显然不是教师讲解概念就能够完成的,为了促进学生对倍的理解,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中的知识点,重新排列组合并整理设计,保证学生能够以最舒适的状态进行学习。同时,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出合适的氛围,在课上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关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借助教师所创设的生活情境或学习情境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保证课堂教学效率。
二、精心设计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
课堂上的练习是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全面促进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手段。教师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教材中就设计了学生当堂所学内容的练习题目,让学生依照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完成练习题,以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然而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进步,教材中的部分例题已经跟不上现在的时代,或者练习题目面向大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因此教师可根据教材中的例题适当进行创新,精心设计与学生实际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产生完成练习题目的冲动。
例如,教师可根据三年级下册练习九中的第4题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创新,学生对于老虎和熊的体重没有直观的认知,但是对于自己的体重是有充分的了解的。首先,教师在课上询问一名学生的体重,学生回答到36千克。此时,教师说:“我的体重是你的两倍,那么我的体重是多少呢?”这其实是一道很简单的计算题目,但融合了具体的情境,就能够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在列出算式后,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迅速得出答案。教师:“大家都已经得出了问题的答案,我的体重是72千克,也就是142斤。假设三名同学的体重总和是老师体重的二倍,那么这三名同学体重的总和是多少斤呢?”教师将两位数乘一位数变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逐步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采取激励教育,培育创新人才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课上教师要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氛围,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结合适当的激励教育促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乐于展现自己,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为促进全体学生都能够获得进步,教师还可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或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设置不同层次的习题,让学生都能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时,为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笔者设计了寻找藏宝图的游戏,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了不同难度的藏宝图。首先,笔者在课上展示了自己设计的藏宝图,用卡片粘贴的方式将不同的宝藏写在了卡片的背后,学生可以根据藏宝图上的指示寻找宝藏,找到真的宝藏即为获得胜利。其次,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自己的了解情况选择不同难度的藏宝图,并选择是否继续尝试。在课上,有学生找到真正的宝藏,笔者都大加赞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享受胜利的果实。通过正面的激励教育,激起学生学习数学、探究数学问题的积极性,为有效课堂的构建做足准备。
总之,针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是目前的教育探究主题。一线数学教师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敢于创新,为学生创设符合他们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的学习场景,激起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并借助精心的练习设计,巩固学生所学,最后采取激励式的正面教育,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的数学能力,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吴丽平.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3(26):139-140.
[2]方铁英. 生本为主,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3(17):8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