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教学课堂的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1期   作者:黄艳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始构建自己思维逻辑的关键性时期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始构建自己思维逻辑的关键性时期,而数学这门学科又对他们的思维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时他们这个年龄的特殊性,决定他们往往要跟随着教师和家长的引导,才能不断地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而学校教育往往集中在课堂之上,所以这就体现出来了课堂高效性的重要性。要求教师能够积极的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能够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好感,长此以往,才能真正对数学一直产生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教学;预习复习;教学方式;课堂时间
        如何让每个小学生都能高效地学习,是我们每个小学数学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大多数教师只重视课堂的教学,对于课前课后的预习复习却往往不太重视,而这往往是造成学生数学成长的最大阻力。另外,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丰富一些教学方式,毕竟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抱有十分浓厚的好奇心。如果数学课堂一味的枯燥乏味,那么很容易就引起他们的厌烦和排斥。所以,一定要充分优化好教学时间,真正地将课堂学习效率提升起来。本文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高效教学课堂的策略探讨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能对广大教师与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重视预习复习
        课堂学习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草草了事,或者根本就没有进行课程预习这一环节。这就为教师课堂上的授课进度,产生了一定的障碍,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前进行及时有效的复习,那么他们迅速地寻找到教师所教授的关键点,同时也能更加准确地明白自己的薄弱点,这都会大大地提高授课的精准度,产生积极的正反馈。而课后的复习,则有效的帮助学生,能够尽快的进行巩固和加强,以一种更加整体性的思维进行回顾,他们会获得一种不一样的学习感受。这个时候他们也会更好的区分出学习中的重难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这节课的内容是以后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而教师一定要使学生重视起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首先要求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这时我会向他们布置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比如计算一些简单的100以内两位数的加减,教师可以尽可能地选取一些整数,进行任务的布置,这样可以使学生减轻自己的学习压力,同时尽快地理解这一部分运算的规律。并且针对课后的复习,也可以布置相应的计算内容,帮助他们加强巩固。
        二、丰富教学方式
        毕竟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年龄促使他们对于那些新鲜有趣的事物,往往会抱着极大的好奇心,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学生过不了多久就会产生厌倦。

而如果教师能够积极地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则能够使学生始终对数学习保持着一种好感,长此以往才能真正的形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新兴的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课堂的融入,或者采用一些积极的鼓励措施,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以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课题的引入等等,都可以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教授“公顷和平方千米”时。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考察学生对面积的理解,其实与乘法规律的运算理念十分相似。这时我会积极的鼓励学生大胆的展开,想象如何表述一块正方形的面积,例如黑板的面积如何表述?一个篮球的面积呢?这时学生可能会想起用一定的计量方式进行描述,然后教师可以提问他们,如果要求测量一块麦田的面积呢?这样可以使学生快速的理解,公顷和平方千这种面积概念的级别。
        三、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学校教育主要都集中在课堂之上,因此课堂上的教学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一定要把握住这关键性的45分钟。能够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脉络,有区分度的展现出来,并且逐步地向学生讲述,帮助他们理清其中的脉络。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在课堂之上,感受到学习的重点,他们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加有区分度的进行掌握。其次,一定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更加直接的交流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身去探索问题的答案,会更加有效率。
        例如,在教授“乘法分配律”时。关于乘法分配律,主要考察学生对于之前内容的综合应用。这时我会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两节课所学习过的内容,同时使他们类比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然后使他们自己观察例题,寻找其中的规律,学生很容易发现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相类似的法则。这时我会带领他们分析一些典型的例题,帮助他们快速地巩固这部分内容,这样可以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程度。
        总之,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而言,充分拓展时间资源,对学生个人的思维发展和效率提升,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重视起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工作,因为它能够大大帮助学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其次,教师要丰富课堂上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不断地带给学生新鲜的课堂体验,提升他们对数学学学习的好感。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授课时间,能够尽可能脉络清楚地向学生进行阐述,帮助他们理清知识框架。通过这些措施,才能够真正地构建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德学.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才智,2013(13)
        [2]张淑芳.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造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