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1期   作者:王清华
[导读]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不断渗透
        摘要: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不断渗透,微课作为新型信息化资源在课堂上被广泛运用,且逐渐成为当下日渐流行的新型教育组织形式。将之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起来,能够将枯燥乏味的数学公式讲解或是图形变换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进而对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话题,针对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课前预习;疑难知识;课后巩固
        微课,具体来说,是依托信息技术制作设计完成的微型授课视频。内容短小精简、主题鲜明突出以及针对性强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将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极大促进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转变,在提升学生课堂注意力以及优化教育教学模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积极探究微课高效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从而摒弃传统灌输式、机械化教学模式的束缚,使课堂教学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呈现出来。
        一、借助微课进行课前预习,把握新旧知识联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且知识联系紧密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较强的理解、记忆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习新知识。而对于年龄尚小的小学生来说,这些明显是欠缺和不足的。在面对知识体系复杂的数学学习时,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将相关联的知识点以直观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展。
        例如,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即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平行四边形面积是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而来的,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环节利用微课展示这一知识点,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直观地展现出来,并利用动态的图形变化和不同颜色的线条展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二者之间的转换,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同底等高的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此基础上展开新知识的学习能够收到不错的效果。如此,通过借助微课进行课前预习,增强了学生对新课内容的认识以及对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把握,充分激活了学生的前置性学习,使后续课堂教学得以顺利、高效地进展下去。
        二、借助微课讲解疑难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数学本身是一门知识十分抽象、枯燥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尽管教师往往设计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深刻感悟知识内涵,所收效果仍旧不太理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增强学生对疑难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对抽象知识进行直观展示,将疑难知识点以清晰明了、简单易懂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有效化解教学中的疑难知识点,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改进和提升。


        例如,以“认识圆锥”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正确认识圆锥的高。为了增强学生对圆锥高的认识,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圆锥的展开图以及空间结构,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空间观念,并利用动态演示的形式展示从圆锥顶点向底面圆心的连接过程,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这便是圆锥的高所在,增强学生对立体图形空间结构的认识,从而有效化解这一知识难点。如此,便将抽象的立体图形以清晰、直观的微课形式呈现了出来,增强了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深入了解和认识,对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借助微课进行课后巩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课后复习和巩固也是数学学习不可缺少的流程和环节。而微课的出现及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后复习提供了可行性办法。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学习资源以共享的形式分享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课下随时观看、学习,在自主学习、深入探究的过程中完成新知识的内化、吸收,从而有效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使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得以不断优化和完善。
        例如,完成“圆”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活动后,我就将与本章节有关的知识如圆的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等内容制作成了微课,在微课中对这些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微课后面还包含有与本课知识有关的大量习题,让学生在完成相关知识的复习后进行课后练习,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在学生进行课下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利用网络交流平台随时与学生取得联系,充分了解学生的课下学习效果并进行适当指点。如此,便将微课在课后学习环节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出来,帮助学生做好了课后巩固与复习工作,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拓展。
        总之,微课作为信息经济背景下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以及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自身独有的价值和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在充分了解自身教学实际的基础上,巧妙借助微课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摒弃传统单一灌输式教学模式和框架的束缚,为实现课堂教学的全面改进和提升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郑香丽.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2016
        [2]张晓霞.初探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