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这门学科是小学教育阶段当中的重要基础性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具有着重要影响。在进行数学学习过程当中,解应用题是关键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将自身所学习的数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但是当前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当中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培养研究
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命题占据了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去提升小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本篇文章即将通过课堂作为切入点,去分析当前小学生面临应用题解决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策略。
1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常见的问题
1.1缺乏良好的数学基础
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初阶段,小学生可能对数学这门知识没有过多的基础,因此去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基础是关键。而小学生所处年龄特点具有着爱玩好动的特点,很多学生没有将自身学习的知识点在实践过程当中去灵活的运用。还会出现解题思路错误等等各种问题。
1.2缺乏阅读理解能力
解应用题的第1步就是先审题,想要解决一道问题,必须要先懂得这道题当中的含义。而小学生阅读能力不够强,他们在第1题阅读过程当中可能对题意理解的不到位。因此当他们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当中,可能不能够对题目的重心进行明确的分析,容易出现解题思路解题方法错误的现象。
1.3缺乏正确的解题方法
对于教师来说,教会学生一个类型题的学习方法永远比仅仅教会他们一道题拥有着更高的意义。小学生在进行应用题解题的过程当中,没有说拥有绝对正确解析方法,要让他们学会对一道题举一反三。不能够学会解一道题觉得容易,可是当这道题变换数字或者是问题的顺序之后就束手无策。不会灵活的去运用解题方法,对自身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缺少实践性。
2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是他们的重要学习任务,而对应用题的解题整个过程就是对各种数字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推导,然后再根据题上给的条件去求出一个未知答案。学生在解题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就应该带领学生明确其中所含有的各种数量关系,只有这样才可以进一步去拥有正确的推导思路,解出正确的答案。
2.1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不管是解什么题,第一步就是审题,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是让学生成功将这道题解答出来的关键步骤。在审题的过程当中,运用正确的审题方法去抓住题目中所含有的问题重点。而小学生在进行应用题做题的过程当中,通常会出现审题不清的现象,从而导致他们对题目当中的数字看错或者是运用错误的解题方法。所以去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教会学生一定的审题技巧,对于他们解应用题具有着重要作用。首先在审题的整个过程当中,教师要注重促进学生思考逻辑能力以及对语言灵活理解能力的发挥。并且处于小学年级的学生通常拥有着爱玩好动是对特点,注意力很难做到长时间的集中,教师可以让他们去大声的朗读题目,提升自己对题目的注意力。其次要让学生去正确的识别题干当中蕴含的问题。不仅让学生知道哪一句话是问题,同时还要去分析问题,在题干当中与其他数量之间所存在的联系简化题目,寻找出更加简练的题干。第三步就是找题目当中所给出的已知条件,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而这一步也是去解决应用题的关键步骤。学生在这个步骤就应该将自己在前期已经学习过了一些数学理论方面知识,一些关系公式等等套用在题目当中。而以上就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正确步骤。
举个例子,有一个小区用水,第1个季度他们用水48吨,第2个季度与第一季度相比是第1季度的1.5倍,两个季度一共用了216吨水,那么,求两季度平均用了多少水?首先我们先去分析题干当中的等量关系条件,就是第二季度与第一季度相比是第一季度用水的1.5倍。这个时候题目就变得更加清晰,我们可以得出第二季度的用水是通过48×1.5=72吨,这个公式可以得出。再由题上所给的条件:两个季度共用了216吨水,那么216÷48+72=1.8吨。应用题解题一步一步来,拥有着清晰的逻辑以及思路,寻找其中所蕴含的等量关系来作为整道题的解题突破口。教师不断的要去培养学生审问题的能力,去挖掘题目当中所蕴含的等量关系,最终才可以正确的解除这个应用题。
2.2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
在小学生高年级的应用题解题过程中的难点就是学生不能够真正去理解题目当中的等量关系,没有将题目进行清晰的分解句式结构,明确已知条件。因此教师必须要学培养学生解题思路,让学生在进行应用题解答时能够拥有正确的解题方向。在进行应用题解答的过程当中,首先要带领学生对一些题目当中的已知条件所蕴含的隐藏意义进行分析。题目当中一些已有条件以及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而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不是很高,并且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也不够强烈。所以,教师可以适当性的去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活动,在数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去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以及应变能力,教师可以将一些应用题目融入到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场景当中,可以更好让学生去分析题目,进行联想。比如,已知有一个圆的半径为两厘米,那么求这个圆被剪掉一个90度的角时所剩下形状的周长。通常情况下这种问题的出现,会导致一些空间思维能较弱的学生很头疼,他们难以对这种题目理解。而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如果有时间可以让学生们找出一张纸,根据题目的要求去剪纸。先剪出题目开端所要求的圆形,其次再减掉90度的角,那么这时学生手里的图形就一目了然,十分容易理解了。教师应该多多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促使学生在日常的解题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去理解题意。
为了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让学生来进行应用题解答时运用更加广阔的解题思路,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知识教学,将各种数学理论知识在纵横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比如,当有一道题要求找出一个比1/6大比1/5小的分数时,如果学生的思维一直被局限于分母5和6上面,那么他们就找不出这个分数。而教师在这个时候应该去拓展学生的思维,去启发学生分母6与5在整数范围内确实没有其他数字,可是如果扩大到小数后面有没有呢?教师通过这样的思维点拨,就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扩大要学生展开联想。
2.3加强变式训练
在小学一年级的教学过程当中,题型通常都是千变万化的,但是用来解题的知识都是来自于平常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理论知识。但是学生在检验问题过程当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到他们会解的问题,如果稍微变换一下形式,学生就会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样去解题。而这种问题出现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没有做到真正的掌握。不能够将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实践化灵活化的运用,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
举个例子,动物园里面有15只兔子,20只长颈鹿,那么问兔子比长颈鹿少几只?
这一道题我们可以根据它的题意得出三道与它相似的题目:动物园目前有15只兔子,20只长颈鹿问长颈鹿比兔子多了几只?动物园里有15只兔子,20只长颈鹿问长颈鹿比猴子多百分之几?动物园里有15只兔子,比长颈鹿少1/4,那么动物园里有多少只长颈鹿?
通过对一道题的变式,去训练学生灵活的去解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将两个问题串联在一起去不断的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应用题教学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的教学难点。教师要根据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进行探索,找到真正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桂明.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6(3):42-43.
[2]黄集燕.应用题教学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7(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