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的不断落实,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了,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之时,需要大胆进行创新,以此不断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建设。因此,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当中,班主任要积极将创新教育融入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以此不断促进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策略
引言:
在以往的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当中,班主任的管理手段比较单一,而且由于班级管理工作比较复杂、繁重,导致班主任不能很好地适应班级管理工作,总是很严肃地对学生提出批评,这样的班级管理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一直难以真正收到实效。鉴于此,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当中,班主任要积极对自身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以此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良好的班集体,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得到快速发展。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对创新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进行一番阐述和说明。
一、进行平等友好交流,创新班级教学氛围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之时,更加注重与学生进行平等友好的交流,以此可以创新班级教学的氛围,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业负担,并能够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因此,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当中,班主任要积极与学生进行平等友好的交流,以此可以促进和谐、民主的教学课堂的构建,不断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
例如,在我曾经管理的一个班级当中,明明和安安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冲突,为了解决他们之间的争端,我先分别与他们进行了友好的交流,使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让他们向彼此道了歉,再次进行了友好相处。然后,我结合此次的事件,与学生进行了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了要宽容待人,不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班主任通过与学生进行平等友好的交流,提高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的有效性,并高效解决了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二、组织德育教育活动,创新德育渗透方式
在以往的德育教学中,班主任总是以说教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这样的德育教导方式使学生对德育教学产生了严重的厌烦心理,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很不顺利。鉴于此,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当中,为了改善上述情况,班主任要积极为学生组织德育教育活动,以此可以创新德育渗透的方式,从而不断淡化学生对德育教学的害怕心理,并能够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思想的熏陶和感染,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
例如,在我曾经管理的一个班级当中,我会定期为学生组织德育活动,如,在一次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德育教育活动中,我先让学生收集了与水资源有关的资料,包括,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缺水的危害等等。然后,我让学生在课堂当中进行了展示,并让学生结合有关资料,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最后,我结合上述活动,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导,使学生懂得了要节约用水。这样,班主任通过为学生组织德育教育活动,使学生学到了更多的道理,提高了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创新家校沟通方式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效发展,QQ、微信等现代通讯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家校沟通当中,以此可以对家校沟通的方式进行创新,并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从而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不断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当中,班主任要积极利用现代通讯工具进行家校沟通,以此可以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更为方便快捷,并能够及时解决学生成长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发挥家校沟通的作用。
例如,在我曾经管理的一个班级当中,为了充分发挥家校沟通的优势,共同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我组建了一个家校沟通微信群,并在群里与各位家长进行了及时沟通。如,在一次月考结束之后,有的学生的成绩不理想,没有上一次考得好,非常害怕受到父母的责备,此时,针对这种现象,我先与学生进行了沟通,缓解了学生的压力,并在微信群内,向家长询问了他们对学生成绩的看法。然后,我结合家长的讨论,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使学生家长意识到了不能总是关注学生的成绩,向学生施加太大的压力,而是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以此与家长努力,共同对学生进行了心理教育,取得了班级管理工作的极大收益。这样,班主任通过利用现代通讯工具进行家校沟通,纠正了学生以及家长的错误思想,关注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有效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创新与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可以有效缓解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不断提高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因此,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当中,班主任要积极探索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以此可以将创新的理念渗透到初中教学的各个方面,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蒋其倍.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J]. 考试周刊,2016,000(086):185.
[2]沈春丽. 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的创新初探[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000(027):P.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