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1期   作者:张亮
[导读] 本文立足于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立足于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从课前导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结构;解题引入,培养学生空间综合分析能力;实践指导,提高学生地理活动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知识结构;综合分析;实践能力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学科核心素养逐渐受到重视。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很多学科都存在交叉关系。即使是在高中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其也包含着多个门类,彼此有着复杂的联系,而这也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工具,能将思维的过程以图形的形式具现化,对于复杂问题的解决和知识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巧妙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形式,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一、课前导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结构。
        综合思维指的是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理解地理事物的能力。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中包含内容众多,分布在不同的模块。而由于很多模块教学的时间间隔较长,学生的知识建构也多为“块状”结构,而未构成完整的体系。思维导图是一种能有效表示知识之间关系的工具,而利用思维导图,教师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还能让学生将新学习的知识与旧有知识体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故在高中地理课前导入环节,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这一节,在正式的教学前,教师就可以利用Xmind等专业的思维导图工具展现地理知识架构,其中心为“地理”,其下又主要分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而第二单元则在自然地理的大模块之中,其下包括“气候”“水文”“土壤”“地貌”“植被”等分科地理学,分别对应本单元的一到两课。而“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即在“气候”这一要素下。而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所讲述的内容将本节课思维导图扩展,分为“热力环流”“行星风带”等。这样,通过思维导图,教师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了完整的知识建构,这对于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解题引入,培养学生空间综合分析能力。
        区域认知是学生根据具体的区位条件对其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等的能力。区域综合分析是区域认知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解题的重要方法。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难以把握区位要素之间的关系,这让空间综合分析这一方法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思维导图是能将思维具现化的工具,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教师能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区域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空间综合分析能力。
        例如在“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这一课,在基本的课前导入后,教师就可以以小组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而在学生讨论环节结束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答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层层分析,从浅层原因深入到根本原因。而在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则可以将其展现在思维导图上。其中,最直观的原因即为黄土易流失和降水量集中。并让学生再深入地思考,如降水量集中主要原因为受温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而黄土易流失原因一为黄土质地,二为植被覆盖率低,而后者又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如过度放牧和樵采、开矿等。这样,利用思维导图,教师让学生明白了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学生全面进行区位分析,提高解题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实践指导,提高学生地理活动实践能力。
        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在地理实验、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实践能力,这既是对学生体能的一种考验,也是对学生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一种考验。然而,在过去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却经常缺乏章法,这使得实践活动的效率一直不高。而利用思维导图,学生能将自己的实践计划明确地展现出来,理顺实践活动的条理,提高自身的地理实践力,让地理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地进行。
        例如在“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危害”这一课,教师向学生布置任务,探究周边的环境污染。在原本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活动很容易失去条理,使活动的效率大打折扣。而利用思维导图,学生小组可以将活动的步骤和每个学生的任务写在笔记本上,让每个学生按照顺序完成自己的任务。如先后调查两个不同的区域并将污染源标注在互动地图上。而在最后的总结时,学生小组也可以按照思维导图的顺序进行总结。这样,通过思维导图,学生有效地提高了实践活动的条理性,让地理实践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的教学中,思维导图有着巨大的作用。而在高中地理这一综合性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则需要在课前导入、解题练习、实践活动等多个环节应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空间综合分析能力,并提高学生地理活动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满足新时代赋予地理教学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晓瑜.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发展,2020(01):87.
        [2]樊伟.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20):29-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