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时期学生的课业压力比较重,需要学生每天进行大量的脑力活动,同时这一时期学生的身体还处在发育阶段,稍不注意就会因为身体素质低或是不良情绪因素得不到舒缓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因此,高中体育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身体机能,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心理方面的疏导,缓解紧张的课业压力,增强学生坚韧性,培养其良好的意志品质。总体来说,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各项素质全面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做为体育教师更应当关注这方面,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关键词:体育教育;高中体育;中学生;健康教学;意志品质
新课程标准中对高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要求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心理建设,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其中包括抗压能力、沟通能力、心理素质水平、情绪疏导能力、道德规范和意志品质等。在这些复杂能力当中,只有意志品质这项是无法通过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获得的,一个人坚韧的品质和性情需要真切地经历和感受才能逐步形成。因此,体育教学就成为了锻炼学生坚韧性格,培养高中生意志品质的良好教学载体。借助体育教学为平台,加强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教育。
一、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认可体育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有助于提升以体育教学为载体开展学生意志品质教育的实际效果。
目前体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就是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参与热情偏低,由于课业压力大,学习任务重,很多学生都是争分夺秒地备战高考,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被压缩到了极致,对体育课更是能逃就逃应付了事[1]。为了帮助学生们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教师需要丰富体育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带领学生亲身感受到体育运动给人体带来的好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体育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的体育活动增强同学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擅长的体育活动,利用学生熟悉的体育活动增强课堂参与积极性。如果学生体育活动经验很少,教师可以发挥团队力量,以多人小组的形式举办一些人数较多的体育活动,如足球、排球、篮球,让没有经验的同学也能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感受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放松紧张的备战心情。
很多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的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会了技巧以后,就会在自己的课余时间慢慢练习。学生们亲身参与到体育课程当中,才能真正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和对身体素质的提升,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借助体育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途径
(一)通过竞技比赛锻炼意志
竞技体育是锻炼学生意志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体育比赛的竞技性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用信念感帮助学生坚韧意志力。笔者在教学中遇到过这样的案例,在班内组织小组接力跑的比赛,通过记录数据我发现很多学生在接力跑比赛中跑步的成绩是优于个人测试的成绩。于是我就去与这些学生沟通,有一次我跟同学A说:“你知道吗?这次接力跑200米的距离,你比自己平时200米测试的成绩快了整整3秒,你是怎么做到的?”,但是学生A对这个消息很吃惊,他觉得自己在接力跑中并没有很拼命,相反在个人测试的时候他真的非常努力想跑的更快。后来他思考了一下告诉我,当时他接棒的时候他们组还不是第一名,脑子里就想着要为小组拿下第一,心中有这个信念感觉浑身都是力量,连自己都没想到会超水平发挥,族可见信念的力量是多么神奇。体育教师可以利用竞技比赛中学生的这种信念感,帮助学生完成他们自认为无法实现的事情,进而帮助其锻炼意志。
(二)尝试失败,提高耐挫性
现在的中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备受宠爱和保护,经受挫折的能力差,往往遇到一点点小事,就无所适从[2]。体育教师可以在课程中为学生设计一些“挫折”,比如适当提高体育项目的难度,让学生经历一次“力不从心”的失败,观察学生面对逆境的情感变化和处理方式。比如跑步练习,班级的及格成绩应该是3分钟,但教师可以将及格线提到2分45秒,部分学生测试不及格,以前跑的很快的学生也才勉强及格而已。教师以旁观者的角度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不理想的成绩,鼓励学生积极应对挫折和失败,通过练习在下一次测试中提升自己的成绩。学生们虽然在体育活动中尝试到了“失败”的滋味,但是锻炼了其不轻言放弃的坚韧品质。
结束语:
高中阶段是学生意志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借助体育教学平台能够让学生真正在体育运动中亲身感受体育精神,感受到人在逆境下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受到不轻言放弃的拼搏精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他们的耐挫能力,增强他们应对纷繁复杂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娴.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J].情感读本,2020,(3):21.
[2]张晴晴.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14,(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