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1期   作者:康晓磊 李晓丽
[导读] 传统的教学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  能力  体验  课堂
        摘要:传统的教学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轻视学生学的活动过程,由此导致学生思考、讨论、质疑问难的机会与时间减少,学生大多处于被动状态,参与意识不强。鉴于此,本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和思维的方法,切实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等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探究性,能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潜能挖掘出来,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轻视学生学的活动过程,由此导致学生思考、讨论、质疑问难的机会与时间减少,学生大多处于被动状态,参与意识不强。鉴于此,本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和思维的方法,切实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等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一、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首先让学生明白作为 21 世纪公民所必需具备的一个的能力 ---- 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要从现在开始就必须要学会摆脱对老师的依赖、盲从的心理,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老师的指导之下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真正地解放学生的心灵。为此我的设想是分三步走:第一步是争取在高一这一年强化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会听课,学会做笔记,学会规范地书写作业,同时进行简单的课前自学训练,让学生初步形成一些必备的学习能力。因为我们知道学生自学的自觉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我在每上完一堂新课之后就会布置一项自学作业,具体的要求是:( 1 )、通读课本内容,仔细思考例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2 )、用铅笔直接完成书本中的 “想一想 ”, “做一做 ”及 “ 随堂练习 ”部分,在做习题中完成对新知识点的初步理解。( 3 )、随时记录自己看不明白的地方,做个记号或者是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在课本边上。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或者是让学生对老师要讲授的知识先形成一些简单的认识,这对于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起着很关键的作用。第二步、进入高二以后,学生的层次已经基本形成了,所以可以争取在高二这一年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对自学内容以单元形式进行,给他们比较大的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对自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第三步、在高三这个学年中,对自学的要求更加宽松,老师不再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硬性的规定,同时允许学生超前进行自学,争取让部分优秀的学生尝试成为课堂的小老师。


二、不断尝试课堂的有效学习方式
         现在提倡的学习方式是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它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心理学。我为什么要大力倡导有效学习呢?因为国外大部分研究表明:不同的学习过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说让某个学生写某个数学定义 100 遍,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使学生不喜欢数学甚至厌倦学数学。这种学习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学习,我认为真正的有效学习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效果。当然并不是说数学学习不需要练习,有效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对于课堂教学我的体会是,课堂教学应当灵活多变,千万不能认为有什么教学模式很好,我就照搬照抄,其实这是很失败的。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每天都在变化着的,同时社会环境也是在不断发生巨大的变迁,且不要说 “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就单是一年前与一年后,我们就感觉到教学的变化之快。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 …… 像汹涌的潮水一样向我们涌来。所以对于课堂的教学,我认为应做勇敢的实践者 ,不断思考,不断的实践,不断总结。以下是我在新课改的教学过程中对有效学习的一些实践:
实践之一: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及 “做”的过程。
实践之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实践之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
实践之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三、激励学生课后进行互助学习
    我告诉学生在我的眼中没有好生和差生,而是有四种不同角色的同学,即追赶者、跟随者、奔跑者和飞翔者。请学生自己给自己定位,并且请飞翔者或奔跑者担任数学学习小组的领头雁与援助者。学生们都很惊讶,然后又很开心地开始组队了。在民主、开放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所焕发的潜能和展现的差异,令人吃惊,无论潜能还是差异,我深切地体会到,它们都是有待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我这样做的目的是:由于每个数学学习小组中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后通过组长帮助,督促组内暂时落后的同学通过适当的练习巩固掌握课内知识,做到 “课课清 ”,延续了课堂教学的时间,保证了学习的效果,组长通过对别人的指导巩固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这一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归属感,不再感到孤立无助,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让他们获得学习知识过程同时也获得了同学之间美好的情感体验。
通过课堂教学对新课程的改革,我们可喜地看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面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逐步地走进了高中数学的课堂,慢慢地学会了自学一些新的知识,在课堂上自信地告诉别人我的答案是什么,在数学小分队里感受着同学们之间互帮互助的友谊,体验着数学学习过程的快乐 …… 当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争辩的时候,我们作为数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该有多么高兴和自豪呀!
    学生们的真挚的话语一次次鼓励着我沿着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一步一步向前走,边走边思索,边走边总结。我想只要我们师生双方能站在平等的地位,以合作与进取的精神,进行智慧与心灵的交流,让学生显示自己的力量,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就能使教学化难为易 ,变单调为多彩。让每一个学生在优化的环境中主动学习、自主发展、不断创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位教师通过自己的创造,体现人格的魅力、展示人格的力量、体验生命的意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