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初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改变。教师在教导初中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时,不仅要让学生能够掌握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内容,还要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实际内涵,塑造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由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依照教材教学,导致课堂氛围逐渐枯燥,使学生在学习中丧失了学习活力,也影响了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进程。因此,为了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取创设角色情景,理解知识含义、利用教学设备,提高学习兴趣、结合生活实际,提升学习效率的情景教学方式教导学生,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发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景教学;实践
情景教学是一种利用外界事物引起学生情感的教学手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初中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助于开拓精神世界,增强文化学识,培养优良的道德文明素质。道德与法治课程相较于语文、数学等主科课程而言具有独特的严肃性并且其中包含的道德素质与法律治理等知识难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困难。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难度,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理念与情景教学方式对学生教导,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创设角色情景,理解知识含义
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点众多,一些知识点浅显易懂,有些知识点却晦涩难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因为教学内容较难而无法理解知识的含义,从而阻碍了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情景教学能够简化道德与法治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的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含义。由于教师传统的教学手段未能完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无法切实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手段,利用创设角色情景教学,让学生扮演课本中的人物,理解课本中知识点的含义。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华一家亲”时,可让学生在五十六个民族中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民族进行表演交流。即选择彝族的学生,可以讲解彝族的服饰分为凉山型、乌蒙山型、红河型、滇东南型等知识,让学生了解彝族服饰文化;选择壮族的学生,可以讲解壮族的食物八宝饭、八宝粥、竹筒饭、南瓜饭、彩色糯米饭等,让学生了解壮族的饮食文化;选择白族的学生,可以讲解白族诗歌《创世纪》《途中》《狮子舞》等,让学生了解白族的诗词文化。教师在课堂的教学的最后阶段可以让学生扮演五十六个民族进行《爱我中华》的演唱,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知识,还能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华一家亲的含义。
二、利用教学设备,提高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的人生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帮助学生建立科学道德素质的重要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较多是将教材中的知识直接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学生未能将教材中的知识转化成自身的知识储备,从而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方式,利用教学设备进行情景教学,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魅力,激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活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亲情之爱”时,可提前让学生将自己家中的全家福照片制作成电子形式发送给教师,教师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配合有关亲情的音乐展现给学生,同时讲解亲情的重要性,让学生切实体会亲情的无私、奉献、关爱、呵护等理念。教师利用教学设备教学既能够转化课堂氛围,让学生深刻认知到书中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健全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建立高尚的品德素质。
三、结合生活实际,提升学习效率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知识内容多数都是源于生活之中,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常会因为道德与法治知识客观、严谨的语言词汇而不能直接剖析其知识的内涵,增加了学习难度也影响了学习效率。针对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过程中学习效率较低的问题,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学“珍视生命”时,可以让学生观看生活中珍惜生命的视频,即《生命》《蓝色星球》《家园》《帝企鹅日记》等等。学生在这些视频中不仅可以了解到人类生命的重要性,还能了解到地球上各类生物生命的重要性,认知生命的来之不易,体会生命的延续发展。教师利用生活中的事物结合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学,既能够让学生更便捷的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还能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教师利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景教学方式是现阶段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初中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增强自身文化素养,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在情景教学中具体可利用创设角色情景、利用教学设备、结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含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侯翔.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06):141-142.
[2]赵汝梅.浅谈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数码设计,2017,6(10):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