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位教师都怀揣着对教育的梦想,捧着一颗火热的心走向神圣的讲台,将自己的心血倾注在对学生学科素质的培养中。本人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积累了在工作中自己的一些关于有效课堂教学实现的经验和方法,愿与各位老师分享。本文从善用信息工具教学,减轻师生教学压力;丰富课堂参考资料,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整体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学习信心四个方面对初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希望于各位教师有益。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教学经验;方法分享
新课标理念推行多年来,每位教师都在致力于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本人在完成学期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践行素质教育理念,坚持看电脑报、信息技术竞赛书籍等,还常从网络上寻找优秀的教案学习,汲取他人的经验和学习他人的和长处。在教师经过学习、实践和经验总结后,发现实现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内容不外乎“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另外,最重要的是学生本身,学生的学习信心的建立与素质的发展是教师努力的方向。
一、善用信息工具教学,减轻师生教学压力
要实现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就是要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在传统资源的支持下,学生的课堂有效学习主要依靠教师苦口婆心的讲解和针对到每一个步骤的实践引导。这不仅对教师来说压力很大,而且对学生来说进步很慢,影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应用现代信息工具,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变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减轻教师和学生的压力,来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例如,教师在教学“制作网站”一课时,鉴于本课知识内容多,理解困难,因此为了减轻学生的课堂学习压力,同时保证有效教学的实现,在教学的各个阶段运用了信息工具。如在授课开始前,教师为学生制作播放了微课视频。在视频中,教师向学生介绍了简单网页的创建方法,以及在网页中插入排版文字、图片、水平线,以及针对以上元素属性设置方法介绍。学生在课堂学习开始前,就对要学习的知识进行了充分的了解。此外,教师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了多媒体信息展示工具,为学生展示必要的操作过程,并将课堂教学视频按照内容的划分,进行了视频录制,并上传到了网络学习平台如慕课学习网、校园网络学习平台上。教师利用信息工具,为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以及课下复习都准备了更多的途径,让学生预习更加方便,学习更加便利,复习有资料可循。在减轻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压力的同时,为教师有效教学的实现提供了明显的助力。
二、丰富课堂参考资料,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现有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主要是基于理论知识的实践操作。但是理论知识抽象、枯燥,教师难以讲授,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教师传授方式以课件辅助为主,但仍然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或“边讲边练”和“先讲后练”,学生机械地依葫芦画瓢,人云亦云,思维得不到调动,无积极性、趣味性,只有逐渐乏味和厌烦,更不要谈有效教学的实现了。但是当下广为应用的信息工具,可以被教师用于课堂资料丰富之处,以通过学生学习兴趣来刺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有效教学。
例如,教师在教学“完善与发布网站”一课时,就通过丰富课堂参考资料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来实现了有效教学。在上课一开始,有些学生可能还没从课间十分钟休息的活动中缓过神来,部分学生人在心不在,注意力还没有回到课堂上。教师利用教学平台的广播功能展示了预先准备好的精美网站视频以及用户在网页中的操作。在进行到用户点击网页中的图片打开另一个网页时,学生的注意力瞬间被完全吸引。他们在欣赏精美网页的同时,也不忘思考:为什么鼠标点击图片的不同地方就能打开不同的链接?怎样实现?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急切想了解神秘背后隐藏的答案。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多媒体信息的“引诱”下自发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而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时,同样利用了丰富的视频资料进行了展示。针对每个操作环节的视频资料的展示,让学生感觉对网站的完善和发布不再感到枯燥,教师的有效教学目的实现也因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得到了更多地助力。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主要分为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以及理论理解与操作相结合三种方式,但是无论课堂以任何形式存在,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却都在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基本情况、普遍特征应当有清晰的把握,以此来确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从课堂教学质量保证出发,无论对教学方法怎样运用,都是帮助教师从“教课”向“教人”的方向转变。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来实现教师对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例如,教师在教学“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一课时,就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以及学生的不同学习状态,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灵活的转换应用。如在新课知识引入时,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信息展示工具为学生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在针对Photoshop的熟练操作下,图片迅速地变得更加完美。精美图片很快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然后,教师由此引入本课教学内容:“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对图像加工的常用方法进行了解,每位同学在本堂课上都要有至少一个自己满意的作品。”这种任务发布形式的新课知识引入方式让学生在清晰了课堂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开始了本课知识的学习。为了保证学生都能进行持续的有效学习,将学生进行了分组。学生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互相帮助解决。集小组成员的智慧于一体,促成了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并且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完善整体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学习信心
学生有没有学习的信心是有效学习能否实现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师长期有效教学乃至高效教学实现的根基。因此,教师应当完善对学生各个学习环节的评价方案,让学生的努力被看到,被听到。教师可在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热情、评价流程以及评价结果等方面进行完善,以实现对学生学习信心的培养,促进有效教学的长期实现。
例如,教师了解到不少学生对玩计算机很感兴趣,因为他们能从中得到快乐,却在学习中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因此,教师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完善。教师不再只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也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积极提问、互相帮助等表现进行表扬。此外,教师为了让学生关注对其他学生的成长,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学习动力,鼓励学生进行小组间的互评,以推出自己最满意的“组员”为目标,进行互相评价。教师对评价结果不做总结,只给予学生应得的夸奖和所需的鼓励。学生的学习信心的逐渐建立,成为了教师长期有效教学实现的根本保障。
综上所述,在践行新课标教学理念基础上的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实现,不能只停留在对学生知识的简单灌输、技能的简单教学,而是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发挥教师引导教学的作用。学生的学习状态决定了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通过运用信息工具、丰富课堂资料、灵活课堂教法运用,来帮助学生实现每节新课知识的学习。教师还要为长期有效教学的实现考虑,通过完善评价体系,来实现对学生学习信心的培养。整体来看,所有的有效教学的方法,都要通过教师能否定位自身助力学生学习的角色,是否发挥自身角色功能来定义。
参考文献:
[1]王雪.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6.
[2]陶秉洲.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3]段艳华.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