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会有这样的感觉,学生在上课时看起来很认真,然而实际上观察就会发现学生在学习一些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时候会显得很没有耐心。因此,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成为很多信息技术教师研究的重点内容。笔者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下面,笔者将从利用任务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电脑开展任务,巩固信息技术技能;通过开展课堂任务,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等方面,浅谈任务驱动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导入;巩固技能;竞争意识
任务驱动教学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将任务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的同时有效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学生探究的欲望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促进他们学会将课本知识应用到课堂中,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简单谈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一、利用任务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很多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较为枯燥,因而很容易对基础的技能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而通过任务驱动导学则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创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引入入胜的课堂任务来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走进电脑新画室”的主题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开展鼠标下的彩色世界的任务进行课堂教学。教师首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中秋之夜的图片,而后导入新课,如“同学们,中秋团圆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在八月十五的一天,很多的人都在家中吃月饼和赏月,现在老师根据这一现象,绘制一幅关于中秋的夜色图,但是并没有进行上色,想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回忆对其进行上色。在传统的美术课上,我们能利用的画笔只有水彩笔、蜡笔等几种或者十几种笔,然而在电脑的‘画图’软件中,我们就可以通过无数种的颜色来进行课堂上的绘图。” 再然后,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分别进行选择“颜料桶”工具,而后通过选择合适的颜色,给中秋夜色图上的天空、月亮等事物填上不同的上颜色;使用“喷枪”工具绘制五颜?六色的烟花等。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就发现在需要填色的图形不是封闭的时候,就很难完成任务。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放大镜”的工具,要求学生单击“放大镜”工具,根据图缺口的需要点击放大后再利用铅笔将其补上。同时,教师应该教导学生注意线条的色彩,要能够保证和原来的地方的颜色一致。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教学的方式,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
二、利用电脑开展任务,巩固信息技术技能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由于信息技术知识相对枯燥和深奥,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厌学的心理,进而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佳。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好奇心,而且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学习课堂知识技能,提高他们课堂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电脑来组织和开展课堂任务,使学生不仅能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复习之前学习过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有效帮助他们数学电脑的相关操作技能,从而就能有效提高信息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体验绘图新感受”主题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开展让学生绘制热闹的湖面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掌握图画的复制、移动与大小变化操作的方法。首先,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学习使用电脑中的“复制-粘贴”的命令。如有的学生就利用复制和粘贴的方法,变出了很多的帆船,使得湖面变得热闹起来。其次,教师还可以布置让帆船移动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强对移动技能的认知和巩固。如有的学生就通过点击菜单栏上“图像”中的“翻转、旋转”命令,旋转“水平翻转”,从而就能使湖面上的帆船看起来像“来来往往”的。最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综合进行上述命令的练习任务,即在“湖面”上复制多条的帆船,并让它们向不同的方向行驶。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在上述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其简单的引导作用,主要是由学生自己进行自学、操作和练习,按照书本上的指引完成新知识的探索。当然,教师可以不时的对学生进行走动辅导,提示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总结出不同的复制与粘贴的方法。总之,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利用电脑完成教学任务,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够有效提高他们对电脑技能的熟悉程度。
三、通过开展课堂任务,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小学信息课堂有很多重点和难点问题,学生单一的探究可能难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而合作任务则能使他们很容易地加入到任务教学中。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开展课堂任务,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任务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能够施展自身才华的空间,并有效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增强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热情,从而就能有效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尝试通知新制作”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课堂学习小组,而后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如教师首先可以提出制作评分表的任务,而后引入课文中《评分说明》,让学生分组讨论评分表应该有几行几列,请他们将讨论的结果用纸画画出来。其次,教师就可以进行创建表格的示范,即新建一个word文档,将光标放在要插入表格的位置,而后根据要求分别进行点击插入命令,而后在插入表格后,填写相关的数字信息,如6行3列就是在列数填为“3”,行数填为“6”,最后点击确定的按钮。这样,文档中就会出现一张6行3列的空白表格。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组尝试在表格中输入文字,然后汇报收获和问题。再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自学书本根据以前学过的“写字板”设置调整表格中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等等。再次,教师还可以布置制作统计表的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学会表格的合并、插入、拆分、复制等技能。如先给各学习小组一个没编辑过的评分统计表,而后让学生合并和拆分表格,表格的插入,表格的复制与粘贴等等,从而就能有效提高学生表格制作的能力。这样,教师通过开展课堂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任务的探究,不仅能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电脑技能的提升。
总而言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对于营造轻松、愉悦的信息技术课堂氛围,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学习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兴趣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积极组织开展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进行课堂的激情导入、巩固信息技术技能和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从而就能有效实现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颜秉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任务驱动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No.633(13):172.
【2】杨承文.任务驱动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000(0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