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人为本”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我国当前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理念占有主导地位,是我国目前小学教育管理中的主要内容。阐述了“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学中的基本概念,我国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主要是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规章制度单一化及“唯成绩论”发展严重,并主要对“以人为本”理念对小学教育中的发展策略进行了论述。
关键字:小学教育;工作开展;以人为本;理论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推进,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也迎来了全新的局面,得到了全面的进步。而且,在这一模式下,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课堂学习水平、综合学习素养等看得非常重要。本文将紧密结合“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在小学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展开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且会结合当前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提出相应的看法与意见。希望能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参考和帮助。同时本文将结合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论述与探讨:第一是如何制定合理的教学管理办法;第二是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第三是如何推动新课改全面发展和建设。以此为法,方可带动学生小学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管理办法
在长期的培训工作中国笔者发现,有很多学校,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其应用的教学方法以及管理方法都与新课改的理念有着很大的偏差。甚至部分学校和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老一套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培养与引导。其根本目的在于“出成绩、出业绩、升学率”,而对于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以及学习素养的提升看得非常淡薄。这是一种具有功利性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管理办法对其进行引导和培养。比如,在很多学校中,行为规范和制度都是由学校的高层管理人员设计和制定的。而且在一套制度设定成功之后,短则五六年,长则十多年不会去修改和完善。这就导致很多规定早已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甚至于教育工作严重脱节,但是学校依然对其进行使用,进而便出现了学生群体对于学校公信力的缺失与匮乏。另外,因为学校高层管理人员与教师的沟通也较少,就更加促进了这一现象的严重性。最终导致“一群什么都不动的人,管理者一群明白人”的现象。基于此,务必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管理办法,且要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深入到教师群体当中,深入到社会环境当中,撷取优质信息,剔除糟粕内容,进而为学生制定一个具有高度完善性和系统性的教学管理规定。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我国的教育工作中,小学教育占有整体教育工作的“半壁江山”,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客体。
另外,源于小学生的特征,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等,只有学校和教师同时树立起一个正确的教学理念和培养方法才能让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一个全面的提升与发展。在此,需要在新课改的基础上分析科学的教学理念,应用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展开培养与引导。比如,学校可以作为“大海上的船”,而教师就需要担任其“水手”的责任,控制“大船”的前进速度与安全。最后,学生作为“一阵风”,将“大船”的帆扬起,航行于知识的海洋当中。这才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中应该凸显的内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一人为本就是教师听学生的话,以人为本就是完全按照学生的需求对其进行培养”。这种模式太过偏激,且会让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发展中因为认知能力的不健全而“偏离航线”。
三、推动新课改全面发展建设
新课改的发展与推进是当今促进我国教育教学行业发展的一股力量,也是带动我国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唯一途径。在这一环境中,学校需要建立起一个科学的以人为本教育体系,并且要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实现心理的成长与发育。比如,首先要从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作为学生的标杆,引导学生在通往未来的康庄大道上大步前进。其次是学校,需要在满足学生条件的同时思考教师的需求,并且要衡量“条件供给”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此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教学工作的正确开展。最后,需要从学生的角度狠下功夫,教师可以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上,但是切不可将自己放在“参与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是要“基于主体,发展客体,积极引导,合理规劝”。只有这样,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得到全面的进步,才能让学校、教师、学生形成一个“可流通、可呼应”的渠道。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理念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改革的重点,只有真实在教育工作中树立起“以人文本”的理念,才能建立更好的教学平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鼓励教学变得多样化,多层次,从而教师才能真正做到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关心学生的诉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性,从根本上做到把“以人为本”深入到教学管理中去。
参考文献:
[1]蒋雪艳.重视师德教育 导入课改理念 提升教师素质 着眼未来发展——对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省级培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04):79-82.
[2]葛新章,原振智.问题·理论·研讨·应用——小学校长培训教学尝试[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1994(0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