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行和社会观念的发展,高中生的未来生涯规划教育受到广泛关注。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教师的谆谆教诲感悟自身身心特点,结合成长经历与家庭背景,自主规划未来专业和职业选择,形成自己对个人发展和成长的独特思考是未来教育的重点之一。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分析了新高考背景下山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和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了山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策略,致力于凸显教学成效,进而彰显高中生涯规划课堂的时代性。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生涯规划教育
2014年,国务院印发并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对高考考试科目及相关成绩计入方式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高考背景下,职业教育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希冀能够在高中教育过程中增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比重,促使学生初步思考未来人生道路,并有意识地进行具体方案的规划。尤其是对于山区的高中生而言,为解决当地的经济贫困问题,加强对青年的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使其能够尽早走上工作岗位,扭转家乡地区的贫困局势。作为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帮助学生筛选和梳理自己较为感兴趣的专业,明确人生理想,进而使其得以认识到高中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为其未来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提供动力支持。
一、新高考背景下山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生缺乏全面的自我认知
对自我形成完善的认知,进入依据自身兴趣爱好、专业特长、身心发展特点等方面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处于16-18岁这一年龄阶段的高中生,,随着其个体生理和心理的迅速成长与发展,基本具备了自我认知的能力。但是,升学考试为山区高中生带来的压力依旧不容忽视,大部分山区高中生为了改变家庭生产生活现状,已然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除此之外,为了分担家长的辛劳,还必须承担一部分家庭劳作任务。学习与生活的双重压力导致其难以在日常生活中静下心来,基于自身成长历程,理清未来走向和自己想要得到的工作机会、职业发展等;即使在某些时候有所想法,大致也是围绕着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和未来工作范畴,并未清晰地确定职业目标,更遑论发展路径。由此可见,高中生普遍缺乏全面的自我认识,对自己的潜能结构并未形成系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的加强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
(二)教师对高中生涯教育缺乏重视和指导
目前,在高中学校内,已经开放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是以社团活动、专家讲座等形式开展的,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建构起自我认同,使其在适应高中阶段学习节奏和强度的基础上确立起恰当的人生目标,并未人生目标的实现规划行之有效的路径。但是,以上所提到的教育形式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学生思想上的启发,帮助其解决一些心理上的困惑,并未在选择学科、参与考试、选择专业、科学规划高中三年乃至大学的学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细致指导,难以落实帮助学生完善生涯规划的效果。
二、新高考背景下山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策略
(一)引入测评系统,完善自我认知
科学全面的测评是高中生进行自我认知的前提,是开展高中生涯教育的基础和依据,因此,教师应当引入自我测评系统,在教育活动正式开展之前要求学生登录系统并回答相关问题,系统会在一段时间内自动反馈测评报告,供学生进行结果评估和自我审查。在设计测评问题时,教师可将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未来生涯规划的问题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我人格发展、职业偏好和职业兴趣三部分,教师可应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在不同的模块下具体设置相关问题,最终针对学生在测评过程中对问题的回答提供适合其未来生涯发展的职业道路。在完善测评之后,一方面,学生应当细致阅读和分析测评结果,完善自我认识,根据科学的结果思考未来人生职业选择和人生走向;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当收集和分析学生的测评报告,为所要进行的生涯规划教育提供前瞻性的指导和帮助。
(二)聘请专业教师,构建课程体系
课堂是进行高中生涯教育的主阵地,完备的课程体系能够让学生接触、学习和领会到规划职业与人生的相关理论知识;此外,通过生涯课程的传授和相关知识的讲解,也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技能方法,帮助学生明确在进行生涯规划时应当把握的思考方向和因素,有助于落实教学效果。此外,对于课程结束后还不能够对自己的发展有比教清晰的认识的学生,学校还可聘请专业咨询师对其进行针对性辅导。生涯课程应当是一个体系,其中包括自我认识、专业介绍、职业发展等内容,以及必要的决策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执行生涯课程的教师应该是多元且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可以是学校的专业心理教师,也可以是来自职场的从业者或者人力资源专家。为学生配备专业的教师、设计丰富的课程内容,才能使生涯规划课程正成为辅助学生自我发展的完整体系。
参考文献:
[1]商勇.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涯教育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9(16):72-73.
[2]李婷婷.高中生学业规划现状及其对学业规划指导教育的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03):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