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学科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最佳载体是小说阅读,通过对语言、形象、技巧、情感、内蕴等的赏析,获得审美体验和审美判断,提升审美情趣、审美品位。在高考文本阅读中,小说入选几率远高于散文。但是学生在阅读作答时出现了许多问题:不能理解形象特征,无法把握作品含意,无法体会构思等。这就需要学生对小说细读,深入地研读文本,开掘文本,从而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文本。
关键词:高考;小说文本;细读策略
小说文本阅读的重要性、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在高考小说复习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作答总是不到位,这是缺乏对文本的“充分阅读”,对文本的丰富内涵理解不清造成的。阅读需要两大能力,一是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二是解题能力。解题并无神秘之处,关键是对文本的认知理解。理解能力不够,任何解题方法都不能真正起作用。而认知理解能力在高考中的直接体现就是快速读懂小说。如何快速读懂小说呢?则需要一些文本细读的策略。
一、研读题目,把握主旨
文题是一篇文章的总掣,或揭示主旨,或点明线索,或设置悬念, 吸引读者兴趣。比如鲁迅选择“祝福”为题是颇费心思了的: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祝福又是一种封建习俗,祥林嫂正是因为这祝福而逼上绝境的。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和小说的主题都和“祝福”有关。
又如2016年全国课标卷1中,“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面对这样的探究题,从各个角度去思索题目内蕴和作用:能否使人产生联想,是否有丰富的意蕴;是否与小说独特的构思有关;与情节是否有密切关系;是否与主要人物性格有密切关系;能否表现小说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是否揭示主题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研读,最后把握“锄”的寓意:作为一种农具,锄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它喻示劳动者和土地的亲密关系;它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锄也是一种劳动,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
二、品味语言,理解文意
语文特级教师陈日亮在论述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时曾说:“咬文嚼字则是训练严谨的不二法门。”[1]叶圣陶先生则教导我们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小说考题中,有关语句或语段含义理解的考题比比皆是。遇到这样的考题,要联系语境咬文嚼字,抓住语言的空白或矛盾进行品味。如2020年4月厦门卷《出民工》,“小说的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说最后写到:
县水利志记载:吐牛河水库坝高四十五点六米,长三百三十九米,款十二米。蓄水量一点八六亿立方米。年发电量八百八十万度,灌溉良田五十一万亩。年产鱼八十万斤。关于我小说中写的那一切,均无记载。
本段有两层意思:一是以准确数据表现工程的规模与价值,二是说明小说中记载的铁盛子们的故事“均无记载”。水坝恢弘的气势和背后默默付出不被记载的民工是矛盾的。工程的规模与价值突显的是民工们劳动的意义,他们为社会所做的贡献,而他们的不为关注,不被理解,被历史洪流湮没,则不由得引发我们的思考,由此深化了主题。同时“县水利志”的引用,与故事互为印证,反而增强了艺术描写的真实性。
三、感受细节,把握形象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的文学体裁。鉴赏人物形象往往是高考命题的考查点。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分析概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关注小说中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细节,用心地感受这些细节在刻画人物形象上的作用。以2019年全国卷1《理水》为例,“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回答这题时,带着学生划出作家对禹及其随员的相关细节描写,从“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感受到大禹及其随员们脚踏实地、埋头实干、拼命硬干的艰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再从“一声也不响”“不爱说话”“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样简短刚直有力的话语中感受大禹面对外界压力是的坚定意志,不改初心。还从与“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的官员们”的对比描写中,看到大禹为民立命的中国的脊梁形象特征。
四、结合情境,细读深思
情境化试题的命制是当前教育测量与评价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在试题评价中明确指出:“将命题材料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创设综合的探究情境。”[2]以2020年4月福州质检卷《两棵香椿树》为例,“与《祝福》中的‘我’不同,本文中的‘我’在表达上有独特的功能,请结合作品分析。”评卷中发现大多数学生缺乏比较阅读的意识,只能从本文的“我”的角度谈表达上的功能,而且对“表达功能”这个词概念理解不清,导致思路缺失,随意混乱答题,或套用标签,使用“线索”、“凸显人物形象”、“体现主旨”、“第一人称视角,使读者更亲切”等套话答题,答案完全没有扣住文本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没有审题意识,不能结合具体的作品分析是学生得分低的原因。课堂讲评试卷时,带着学生去回忆《祝福》的“我”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和祥林嫂有什么交集,对故事的发展起了什么推动作用没有,对主题的表达有什么影响。然后结合本文情境细读深思,以“我”张大财(“歪嘴儿”)这个残疾的贫困农户的视角来讲述故事,在叙述者身份选择与主人公之间的关系,对情节发展影响及主题的表达有何影响。结合情境的细读深思,最后发现:《祝福》中的“我”,虽与主人公祥林嫂有短暂交集,但主要是故事的旁观者;而本文中的“我”则有更独特的功能,我是亲历者,以“我”的视角叙事,使刘主任简单粗暴与张书记的真诚周到的形象更鲜明,我是受益者,以“我”的视角叙事,能表现新时代党和国家对贫困群众的关怀,更突显小说的主题。
总之,小说阅读是语文学科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最佳载体,而文本细读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只有对文本的深度解析,才能读懂文本,只有读懂文本,才能产生多重感知体验,最终提升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日亮:如我是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自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
[2]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J].中国考试,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