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措施的有效探讨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1期   作者:王丽静
[导读] 文章以研究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为主要目标,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现状
        摘要:文章以研究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为主要目标,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现状,得出图书收藏走于形式、图书更新速度缓慢以及图书馆像自习室演化的基本趋势及问题,并基于这些趋势(或问题)从电子图书馆的设立、运营图书馆公众号、图书管理权的分立和加强图书馆员管理这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加强高校图书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校  图书  管理
        图书馆是高校文化建设的象征,图书馆的设立不仅便利学校各项科研工作的开展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优质的学习风尚。加强图书馆管理工作自然而然成了高校在教育环节投入的重点部分。而图书馆管理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图书管理。图书的管理直接影响着整个图书馆内图书资源是否能够有效利用,影响着广大师生的阅读体验。高校图书馆的图书管理虽然拥有明确的章程纲领,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仍然暴露一些问题。
1现状解读
1.1图书收藏走于形式,数量和质量不够匀称
         图书馆,顾名思义,就是收藏图书的地方。文学名著、期刊杂志以及相关学术界诸多学者发表过的文章都收藏于图书馆便于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但是当下阶段高校图书收藏却走于形式[1]。虽然要求藏书的数量达标,却忽略藏书质量的提升。具体表现为:书商每年出版的书目数量是固定的,而且一些专业类书籍的出版数量更是有限。书籍资源的相对匮乏导致很多高校图书馆无法得到所需书籍。而且当下各高校为了提升办学实力,花费大量成本在学校升级考核和评估方面,这也导致了图书购买缺乏有力关注,只能买一些折旧书或增加复本数量来充实藏书量。图书馆藏书最为重要目的是便利学校的学术研究和学生的素养提升,所以图书馆的藏书应当秉持“书不在多而在精”的基本理念。
1.2图书更新缓慢,跟不上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步伐
         教育事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也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被注入新的气息。与教育潮流不断向前而相衬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就必须要充分注重图书的更新。高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对学校的发展规模、专业布点、科研建设项目预算等都做出高瞻远瞩的战略性规划,馆藏建设应该与其对应规范,同步发展。但是一些地方院校图书馆由于资金、人员等客观原因,只是墨守成规,在原有藏书结构上稍作调整,不能有效落实规划中对藏书的要求。收藏的书籍还是以主干专业为主,对冷门专业、工具书以及研究型藏书收藏的较少,图书更新缓慢。
1.3图书馆向自习室演化,借阅率呈下坡趋势
        当下阶段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学校的硬件条件跟不上学生发展的迅速。由于教室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上课场所的流动性导致学生上自习课受到影响。图书馆自然而然成为学生们自习的最佳选择,特别是毕业季来临即将考研的学生,图书馆成为他们复习功课的重要场所。随着高校图书馆阅览室的开放性管理,允许读者携带自己的学习资料进馆学习,以致很多学生到图书馆不能有效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更别提借阅图书。阅览室对他们来说,只是自习氛围。馆藏资源对他们来说,只是空间摆设。图书馆的阅览室逐渐演化为自习室,脱离了原本的职能,由此借阅率也随之下降。
1.4图书采购和管理模式有待创新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图书管理的工作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除了之前的基本工作以外,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还要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在图书采购方面,高校对图书采购缺乏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严重影响到了工作效率的提高,使馆内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负责图书资料采购的人员,大多都是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他们对于管理相对了解,但是对图书资料内容的认知度普遍不高。在采购图书时,只是为了凑数应对,没有对学校学科专业展开调研,采购的图书不能真正满足广大师生和学科建设的需求。在图书管理方面,高校在进行图书管理工作中比较普遍采用学生兼职的方法,从学校内部招聘学生进行基本的图书管理工作。学生对图书的管理按部就班,到点上下班,这种管理方法只能确保图书资源不会遗失而已,若想让图书馆更大程度的发挥效用,这种管理模式就必须做出调整。
2、图书管理措施
         现代信息日新月异,图书馆已经不再是以单纯的纸质馆藏为主要目的的运作模式,而是要多方面、多方式、多渠道创造或提供各种有意义、有价值的馆藏资料的知识储藏阵地。在高校图书管理中,要结合具体的情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创新,借鉴和汲取先进的管理模式,融合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推动高校的图书管理健康、持续的发展。
2.1通过电子图书馆的设立,丰富馆藏内容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网络技术的充分发达极大的便利了人类的生产生活。电子图书馆的设立是高校加强图书管理工作需要实施的重要一步。依托互联网技术建设电子图书馆不仅有利于图书馆及时的更新藏书还有利于缓解图书馆的工作压力,可谓一举两得。电子图书馆的设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其一,加强政府投入力度。电子图书馆的设立首先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资金支持只是政府加强投入力度的一部分,若想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电子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进行帮衬。比如制定优惠政策(如免税、落户等)吸引电子图书馆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到高校担任相关工作。从而加强电子图书馆技术支持。其二,除了政府部门加强对高校建设电子图书馆的投入力度以外,高校本身也应当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优化支出结构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缩减纸质图书馆的建设费用。而另一方面,电子图书馆的建设需要因地制宜,走富有自身特色的道路。在建设电子图书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征求学生及专业教师的意见,除了要顾及广大群体的感受外,高校也应当结合学校的发展规划开设特色的电子图书馆。与此同时也要避免电子图书馆收藏的图书与纸质图书馆收藏的图书相重复,最终形成电子图书馆与纸质图书馆相互弥补,不断丰富馆藏内容,共同促进良好局面。


2.2运营图书馆公众号,创新服务模式
        在加强高校图书管理的工作中,公众号的设置与运营是必要的一环。社交软件微信在学生群体中拥有着广大的使用市场,这也为学校的图书馆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桥梁,学校可以通过设置运营微信公众号方式,把图书馆中优质图书资源推荐给学生,这样做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能够及时地搜索自己所需的资源[2]。运营图书馆公众号的相关工作可以参考以下步骤:第一,与电子图书馆相挂钩。图书馆公众号只是学校在加强图书管理过程中采取的步骤之一,公众号的设立在于便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能够及时的为学生提供参考文献和图书资源,只有实现微信公众号与学校电子图书馆相挂钩才能确保图书管理工作取得预期收益。第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成立有利于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所以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管理的过程中要给予关注的学生下放部分权利[3]。比如,可以制定奖励制度开展征文活动,学生积极向上的参与行为有利于学校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第三,博采众长,开放式管理。微信公众号的管理除了要做好内部工作以外,也可以把管理眼光放在外围,博采众长。比如在公众号成立初期,需要引入高质量的文章或转载社会热度高的文章,从而提升公众号的关注程度。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转载其他公众号的优质文章不可以作为学校公众号运营的主要内容。在大数据背景下,良好运营图书馆公众号,需要不断创新图书管理服务模式,拓宽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创设富有特色的公众号。
2.3明确图书管理权的分立,提高管理效率
         电子图书馆和纸质图书馆是当下阶段高校开展图书管理工作的两个主攻方向。考虑到电子图书馆和纸质图书馆有较大不同,如果采用统一管理的方法必然会由于实际情况的差异而造成管理难度大的问题,所以图书管理权的分立便成为了高校开展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方法。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管理工作分开进行,分别针对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实施最为有效的管理模式。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切实加强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管理效率,而不是验证哪种管理模式更为先进、高效[4]。这一点在实际的图书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明确指出,不能曲解,更不可以刻意把两种管理方式进行针对性比较,一争长短。
2.4有效提高馆藏质量,优化馆藏结构
         高校图书管理工作其中最基本的一环就是管理馆藏。每所高校都有独具特色的文化背景、主打专业和特色学科。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学科特色去丰富藏书,优化馆藏结构。应在对现有馆藏文献资料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密切结合学校学科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要求,遵循“重点学科图书全面收藏,新增学科补充收藏,一般读物选择收藏”的原则,科学制定采购计划,有效提高馆藏质量。要以馆藏现状和读者的需求为依据,精心组织纸质书刊和电子书刊的采购。一方面吸纳教师和学生代表参与图书订购工作,把系部一线教师和研究人员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在订购、选购书目中的积极作用。一方面通过购书推荐、留言信和学生调查等方式,了解各系部学生阅读需求,科学地采购书籍。在完成采购的同时还要高质量地完成各类文献文档的验收、登录、分编、加工、上架、调度、分送等常规性工作。
2.5加强工作人员管理,提高业务水平
        图书馆管理者的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对最终的管理成果拥有重要影响。首先要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管理员的能动性,增加学生馆员工作岗位的稳定性[5]。通过签订合同和奖励机制等方式减少管理岗位的流动性,从而提高学生馆员管理效率。其次聘请专门的网络安全顾问[6]。加强电子图书系统的监督工作,保障更好的提高图书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再则强化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对馆内设立的采编部、沟通部、读者部、技术部等部门进行明确的工作职责划分,强调专人负责,不能一人身兼多职,应创造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保障馆员业务能力的提升。最后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根据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和岗位特点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和计划。通过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实现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转型,即馆员由单纯的“文献提供者”转型为“信息提供者”和“知识导航者”转型。
3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应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应根据学校的总发展规划,制定明确的图书管理目标,在提供多元化服务的同时,构建新的图书管理模式,开创新的发展空间,从而更好地推进高校图书管理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图书馆管理的高效运行,科学运行。

参考文献:
[1]郑勇.高校图书馆资源科学管理问题探究——《高等院校图书馆运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荐读[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43(01):183.
[2]许天才,冯婷婷,潘雨亭,杨新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核心数据及边缘数据的管理与应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38(01):76-83.
[3]舒婷.浅谈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J].才智,2020(02):69.
[4]谢巍敏,柯志敏.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252-253.
[5]冷木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与发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7):203-205.
[6]刘琼,刘桂锋.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管理计划服务框架构建与解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9,28(04):2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