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后实践活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1期   作者:周安妮
[导读] 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目标就不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学以致用
        摘要: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目标就不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学以致用。为了做到这一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就需要大力支持实践活动的存在,因为学生能够在亲自实践中感悟到知识的深刻内涵,进而将之体现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本文笔者基于此,沿着课后实践活动这一方向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结合学生兴趣选择活动主题、小组合作完成活动和教师展开综合评价三个有效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课后实践活动;道德与法治;小学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存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为了检验自己的教学成果,就需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观察。因为学生只有将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教师的教学才称得上有意义。课堂上没有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就需要在课后为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进而让学生对其进行巩固,并且展开灵活的应用。
        一、结合学生兴趣,选择实践活动主题
        能够包含教学内容的实践活动主题有很多,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符合条件的实践活动主题一一列举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这样的话,最终确定的实践活动主题就能够贴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而让他们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实践活动本身。那么学生的实践效率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但学生人数比较多,难免会出现有分歧的时候,此时教师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例如:在《做聪明的消费者》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如买东西的时候要看包装袋、不要轻易相信推销员的话、不要贪图小便宜等。笔者举办的实践活动必须要包含这些知识,进而让学生能够有所运用。笔者列举出了三个实践活动的主题,有商家和卖家的对决、识破商家的陷阱和站在商家的角度去推销各种产品等。结果学生各抒己见,三个主题的支持人选几乎持平,此时笔者就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了一个“跳蚤市场”的实践活动。学生既可以是商家,又可以是买家,既能够站在商家的角度去推销产品,又能够站在买家的角度去识破销售陷阱。笔者会将在商家和买家之间展开一场对决。这样的实践活动融入了游戏、竞争因素,学生一定会积极地参与其中。
        二、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实践活动
        当确定了实践活动的主题之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组织,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参与其中。

对于小学生而言,让他们单独完成复杂的实践活动是有些困难的,稍不注意就只能够达到浪费时间的效果,此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发挥团体的力量。团体队伍需要学生自主选择,教师的要求是各个基础阶段的学生都必须存在。然后各小组之间的学生自觉保持着竞争关系,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动力更加充足。例如:在经过了《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这一单元的学习之后,学生对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有所了解,也产生了探究家乡民风民俗的欲望。因而笔者基于此,组织了一个“民风民俗来相会”的实践活动。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来出节目,节目的内容就是与民风民俗相关。在某一小组表演的时候,笔者和其他小组都能够进行投票。最终票数在前三名的小组成员就能够得到笔者的奖励,最后一名的小组成员则会得到笔者的惩罚。笔者在评判中很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就是学生是否将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运用进去。这样的话,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也是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
        三、展开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巩固知识
        学生参与并完成实践活动之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还需要开展最后一个环节,那就是评价环节。为了让评价的内容更具公平性,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将之分为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三个阶段。不仅如此,评价的依据并不能够局限在学生完成实践活动的结果这一框架内,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还需要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度、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所得到的收获和所培养的能力等因素纳入其中。例如:笔者会在实践活动开始之前制定一个评价表,其中就包含各种各样的评价因素,每一名学生都持有一张属于自己的评价表。学生个人、至少三名其他同学和笔者都需要在评价表上留下痕迹。不仅如此,笔者要求参与评价的学生都需要在每项评价因素上写出至少2个优点和1个缺点。这样三轮评价过后,学生对自我就有了清晰的认知,他们也能够及时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发扬自己身上的优点,进而让自己能够在笔者所组织的各项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收获。
        总而言之,如果学生将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束之高阁,那么他们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都只是浪费时间的存在。因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中,学以致用是教师最终的也是最根本的教学目标。为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要在各方各面都体现出这一点,课后的实践活动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此时教师就需要不断地研究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争取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这样的话,学生所学的知识就能够得到巩固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国翔.寻找实践的脚印——简析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实践活动技巧[J].小学教学参考,2018(18):73-74.
        [2]罗昌斌.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提升策略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