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玩沙游戏一直以来都是无锡市芦庄实验幼儿园的特色。在经历了十多年的从玩沙的内容和方法到玩沙途径的拓展,从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到有效课堂的建构的研究后,基于“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我们正尝试追随幼儿的学习与成长的需求,通过玩沙活动中的学习故事研究,聚焦课题研究工作中教师的“精准站位”、“教育行为”、“物化成果”,发现教师是有能力的教育者,引领她们走向科研的更高水平。
【关键词】学习故事 见证 教师专业成长
【正文】
众所周知,玩沙游戏一直以来都是无锡市芦庄实验幼儿园的特色。幼儿园经历了“十?五”课题的《幼儿园玩沙活动的创新实践》到“十一?五”课题的《幼儿园玩沙艺术活动的系列开发研究》再到“十二?五”《基于儿童关键经验的玩沙活动研究》三个阶段、十多年的深入探索,从玩沙的内容和方法到玩沙途径的拓展,从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到有效课堂的建构,我们正不断地思考:坚守了这么多年的玩沙特色,否能为孩子的学习与成长起到助推作用?审视我园玩沙游戏,虽然在前期的研究中已开始关注幼儿关键经验,并不断地验证、优化,但其落脚点还是“以教师为主导”,主要反映在教师撰写观察案例时往往缺乏“儿童视角”,不能站在“儿童的立场”评价幼儿的行为,常以教师的故事代替幼儿的故事等等……为了让教师在玩沙游戏中看见、看清、看懂幼儿的学习,会合理分析、评价玩沙活动中幼儿的行为,反思教师的教育行为;也为了让玩沙游戏变得更精彩、更有情感、更有利于幼儿的学习与成长!我们尝试借鉴新西兰学习故事相关理念,开始了课题《玩沙故事——幼儿关键经验学习成长的行动研究》的本土化研究:
一、聚焦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精准站位
教师是课题研究的“主力军”,幼儿园立足于开展趣味性、实操性的分享、体验、交流活动,正培养着一批想说、爱说、会说的研究性教师,旨在让她们真切感受教育如呼吸般简单的专业存在感。
(一)寻找故事——发现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
开展扎实、真实的课题研究,首要任务就是老师们要解放思想,及时发现以往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保证课题研究真落地。可实际研究过程中,往往老师会出现对玩沙游戏中的学习故事视而不见,在阅读了大量文献及倾听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后,老师们通过“教师成长的魔法时刻”的系列教研活动,在教研群里晒发现、谈见解,渐渐地通过日常观察与指导,老师们变“看[kān]幼儿为[kàn]幼儿”,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孩子们中间的玩沙故事,看到了孩子们正在做的、有能力做的……慢慢地通过亲身体验更新着“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的儿童观。
(二)追随故事——基于幼儿的需求做好支持者。
发生在孩子们中间的那一个个玩沙故事,让老师们不光看到了孩子们正在做的,更让老师看到了孩子在游戏中的学习与成长需求。由此,教师通过为孩子鹰架分享故事环节,不仅由老师来讲孩子们游戏中的玩沙故事,更鼓励幼儿自己讲自己的故事。例如:在大班沙池建构(图1)中,幼儿正与同伴分享自己在玩沙过程中的小经验,简单的言语交流,正是孩子们玩沙故事中最珍贵的成长时刻。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老师追随着孩子的正在发生的行为,将她们的学习故事分享给大家,让更多的孩子知道她们的经验。
图1大班沙池建构中两位幼儿正在分享玩沙故事的片段
二、聚焦教师在课题行进过程中的教育行为
在《有力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学习的策略》一书中,作者Amy Laura Dombro,Judy Jablon,Charlotte Stetson提出了“有力的师幼互动”这一概念,即由教师发起的与幼儿进行的有意的、有目的性的沟通交流。这种互动以拓展幼儿的学习经验为基本目的,它有三个特点:教师发起、教师有意干预、以个别幼儿为对象进行互动。将这一理念引入玩沙故事研究,力求在玩沙故事“注意”、“识别(老师的话)”、“回应(机会与可能性)”的三个环节的撰写方式上做真、做实。由此,我们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融入故事——会说“童言稚语”
1、专业高效——谈“注意”策略
为了能第一时间捕捉孩子最朴素的语言,不漏掉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活动现场,我们尝试了多种观察方法,最终形成了以下三种有效的注意策略:
(1)一份玩沙故事观察卡
所谓“玩沙故事观察卡”,基于幼儿前一次活动的经验,教师预期孩子在当前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关键经验发展指标,具体内容根据活动需求而定。同时,“补充行动记录情况”,为教师无法预计的,幼儿活动中出现的其它学习行为提供了表述的机会。这类玩沙故事为新教师、家长在玩沙故事的注意环节提供了便捷的专业指引。
(2)一种玩沙故事图示记录法
图示记录法,一种快速记录幼儿活动中角色、方位、语言、动作变化的图文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它能帮助教师较快地记录一个或多个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如:在“长城长”玩沙故事注意环节,老师借用图示法记录了不同孩子在不同位置,先后发生的行为、语言、交往的关键性事件,直观、形象的记录还原了活动现场的事件,为后期老师的回应提供有力的观察线索。
(3)一段由写字板和讯飞语记(视频、照片等)完成的记录
拿起手机、下载“讯飞语记”,点击便签、写字板、或下载腾讯文档、WPSoffice等软件,课题组老师们轻松地将看到、听到的孩子们正在做的、说的孩子的通过讯飞直接转为文字,即时记录下来。例如:在“堆沙画:长城”的玩沙故事的注意环节,老师时而用手机记事本打字记录孩子的语言、时而将教师回应的话转化为语音,快速地记录下来,为之后的文本整理提供了真实、鲜活的素材,这个方法迅速在注意环节与推广使用。
2、精彩转身——说“教师的话”
如何让孩子知道在玩沙活动中,自己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呢?老师们将“识别”环节称为“教师的话”,用第二人称“你”(观察对象)来阐述:一方面是突出这是说给幼儿听的话,是他们听得懂的;另一方面,教师的话的内容是针对注意环节看到的、听到的,幼儿正在发展的某些关键经验的肯定与鼓励,帮助幼儿发现自己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
举例来讲:“中秋节—月饼”玩沙故事中原来“教师的话”为:
【教师的话】周芸婕和邱珂馨两个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在班级都是很好的,但是两个人却运用了不同的思想,去创造一些不一样的想法。《指南》在幼儿艺术领域的指导中指出,老师在游戏的引导中要积极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事物,表现美。中班幼儿的审美能力已有了初步的发展,表现美的能力也正在发展当中,老师应当给予不断地支持和鼓励。
分析:老师阐述的语言更侧重于说给成人听,同时,识别的经验过于笼统,没有聚焦经验。建议:紧密结合老师观察到的孩子有价值的点进行肯定、阐述。改为:
【教师的话】
婕婕:你在活动中,用双手聚拢的动作做了“月饼”的模型、用两指捏的方法做出了“月饼”的花纹。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有自己的计划和目标,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装饰,会大胆的尝试新的办法。
馨馨呢,在堆圆形“月饼”的时候,发现有多余不要用的沙子,会用手去掉多余的沙子,把矮矮的圆柱体样的“月饼”形状变出来,你真能干!还会给自己的“月饼”加上好吃的草莓陷,很有创意呢!老师看了都想尝一尝!
分析:此刻“老师的话”,不是“找不足”、“找差距”的视角来评价幼儿在玩沙过程中的学习,而是转变为“发现优点、发现能做的和发现感兴趣的”,通过捕捉幼儿玩沙过程中的让人惊喜的时刻来刻画幼儿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并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很能干的。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的评价从原先的教师自我反思、专业化的书面评价逐渐转变成鹰架孩子感知自我学习言语、行为、能力的一种互动性的交往语,这是一种新型的评价语言,是孩子乐意接受的沟通方式,并能帮助幼儿准确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成长过程,也是老师逐渐学会与孩子对话的过程。
3、助推成长——明“机会与可能性”
当老师(孩子)在玩沙故事中了解、肯定(或被肯定)了正在做的事、正在发展的经验后,站在帮助幼儿“建构学习者形象”的角度,在【机会与可能性】环节的表述上,我们依旧采用第二人称“你”展开描述。目的是用孩子听得懂的话,告诉他们下一阶段自己发展的“机会与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课题组的老师们发现了以下规律:
(1)从幼儿全面发展的角度鹰架个体最近发展区;
当教师注意、识别幼儿后,依据《指南》精神,教师的大脑中就要一个幼儿发展的完整的图像,这个图像里包括幼儿的兴趣、偏好、性格、能力及发展优势领域等。教师依据对幼儿的注意和识别了解为他们提供适宜的环境和经验,帮助他们借助某些兴趣、偏好或优势迁移新经验或弱势的方面,促进其全面发展。
(2)从幼儿年龄特点的需求鹰架形成同种关键经验;
《3-6岁幼儿关键经验评价工具》内容虽然分了三个年龄段,但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其中一些内容适合每个年龄阶段,它是每一发展阶段的基础。在这些关键经验出现的时候,老师在“机会与可能性”环节的指导语应体现不同的层次性。
例如:小、中、大班幼儿园都会出现同伴相互学习的经验。在这个时候,根据孩子不同的能力就可以用语言架构不同层次的内容。
小班幼儿【机会与发展性】宝贝,当你不会玩的时候,会看一看旁边的小朋友是怎么玩的,学着他的样子去做,这也是一种学习哦!
中班幼儿【机会与发展性】孩子,当你不知道怎么玩的时候,除了观察旁边的小朋友怎么玩,还能研究下操作图纸,下次记得试一试吧!
大班幼儿【机会与发展性】你想知道怎么玩有什么办法呢?或者问问同伴,或者在环境里找一找有没有线索,或者可以百度一下,也可以自己想。老师期待你给大家带来惊喜哦!
这是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外一种语言,从一种经验转换到另一种经验,反思这些转换以及其他一些转换,就能使幼儿调整和丰富她们自己的理论和概念体系。
(二)说好故事——分享“哇”时刻
什么样的玩沙故事才是好故事?什么样的故事是孩子、家长、老师都喜欢听的?在“捕捉典型案例开展互动式诊断”研讨活动中一个个基于幼儿学习成长的玩沙故事逐渐跳入大家的视野。
1、有意义、有情感的玩沙故事——建立知识、技能、学习品质联结中成长
在玩沙活动中,每个孩子都以他们各自的速度在学习与成长着,我们试图通过“幼儿成长档案”平台去记录他们的成长轨迹。其中包括特需幼儿典型个案跟踪、大小月龄对比跟踪、同龄同月对比跟踪等。如此大面积地推进,聚焦式地尝试,使每个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都看得见。例如:【棒小孩——评价电子档案】让孩子的玩沙故事以档案的形式存在,让幼儿的学习与成长更加真实、可见了!
2、有互动、有支持的玩沙故事——建立幼儿、环境、关系联结中的成长
幼儿早期最好的学习活动是他们发起的、发展适宜的、开放的。这意味着他们的学习成长将在多元化的互动中发生、发展。
(1)幼幼、师幼班级玩沙故事分享时刻
儿童发展课程理论认为通过师幼之间以及儿童之间开放性的交流,儿童学会分享观点,从而能拓展儿童的视野。“玩沙故事互动式分享时刻”也就是幼儿相互分享各自的玩沙故事,或教师分享孩子的玩沙故事。允许幼儿以不同的视角来理解事物,这对于幼儿社会性和认知技能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亲子、家园互动玩沙故事分享时刻
在不断完善《幼儿关键经验表》的研究进程中,老师们发现仅仅在幼儿园对孩子进行观察跟踪,往往总有一些关键经验在幼儿活动中观察不到,但是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却发现幼儿在家出现的一些行为能证实该经验的达成。这让我们有了新的尝试:突破时空、把玩沙故事延伸到家庭中,以达到通过家庭观察、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幼儿发展的过程。
①专业引领家长成为观察者
课题组内老师们对家庭观察的可能性进行讨论,罗列了家庭观察存在的优势,并分析了可能出现的问题。首先,我们发布了“加入玩沙故事志愿者”的活动倡议书,其次,引导家长们拿起手机,对照“量身定制家长观察记录卡”一同加入了观察者的行列。
②“玩沙故事”家长版出炉
家长玩沙故事的出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无论是客观的注意描述,还是识别环节“家长的话”以及“机会与可能性”。其中,家长的几个转变让我们十分感动:一是、发现了陪伴孩子、观察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二是、学会了如何更幼儿去有目的地沟通;三是、家长教育理念与行为在悄悄地发生着转变。
三、聚焦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阶段性成果物化
当老师们通过自己的科研实践收获一定的经验的时候,帮助其物化总结也就是彼此成长的“哇时刻”!然而,会做的老师不一定会写,很多老师抱怨“自己可以做得很好,却写不出来”。究其原因,多数是理论学习不够,那如何帮助教师们一同成长起来,真正感受到“教师成长的魔法时刻”呢?
(一)故事升华,串珠成链
建立“课题资源文献库”,含幼儿园特色课程用书——幼儿园美术指导丛书《沙艺》、《发现儿童的力量》、《另一种评价:学习故事》等课题相关文献资料。通过研究成果的推送和最新文献、经典文献的泛读,引领不同层面的老师理论联系实际,寻找共鸣,以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将自身的研究点串联起来。
(二)观点吸睛,成就论文
建议教师在一个个有温度、有联系的玩沙故事中寻找其中的关联,形成具有一定科学理论依据的观点,并借用玩沙故事案例给予论证。如此,一篇篇吸睛论文就问世了,如:《在幼儿主动参与式的沙绘故事中让关键经验真实看得见》突出的是儿童本位的真课题研究策略;又如《解析玩沙故事小档案中个别化幼儿关键经验的学习与成长》以班级个案玩沙故事档案跟踪为特色梳理总结玩沙故事存在的特征等。
相信,孩子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更相信,教师是有能力的教育者……一切的研究我们正在路上,玩沙故事研究不仅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了新的视野,更让教师清晰地体验到了观念转变、行为转身带来的专业科研幸福感!
参考文献【1】:何丽蓉. 基于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学习故事研究[D].
【2】:李喆. 以"学习故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 000(025):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