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不可与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同日而语,高中化学无论是在知识的宽度,还是知识的深度上都有所提升,这将使得一部分高中生在接触高中化学知识时,倍感学习的压力。基于此,本文结合情境教学的思想,简要概括了几点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的问题和实施对策,旨在激发高中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促进高中生综合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情境教学;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理念。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解决问题,但有时也会就此暴露某些问题。比如,高中教师对情境教学理念理解不够透彻、情境教学事倍功半以及教学情境不足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高中生在化学学习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就无法凸显,基于此,本文展开了相关的对策分析,希望给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一、对“情境教学”的认识
所谓“情境教学”指的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的进度,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现有的教学材料进行外部环境的创设的过程,一般教学情境具有生动性、直观性和形象性,能够引发学生的集体思考和自主探究。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就是说靠近怎样的环境,就容易受到怎样的熏陶和感染。笔者认为,孟子的母亲当初之所以要三次搬迁,就是为了想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所以,我们或可理解为这是“情境教学”的一个标志性的开端。
而反观如今的教学形势,自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提出后,情境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它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如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将游戏融合在教学内容中,以及树立良好的班级学习标兵等,这些都可以给学生带来外部情境的积极引导,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二、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问题
新课程改革提出在实施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此同时,更需要关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实现综合健康发展。由此,我们大部分高中化学教师都知晓了情境教学方法的现实实施意义。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也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由于高中化学教师对情境教学理念理解不够透彻,导致了化学教学中一再迷茫和无所适从的问题,又如,部分高中教师依旧固执己见,故步自封,导致教学方法无法推陈出新,情境教学的思想无法渗透到教师的内心世界,再如,情境教学中教师自身能力薄弱,导致所创设的情境不足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教师教学起来非常吃力,学生学习起来更是困难,所以,合理的解决此类问题,优化高中化学学科教学质量目前尤为迫切。
三、合理创设情境,提升化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1)革新情境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观念,决定了其教学行为。情境教学的落实工作之所以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度和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观念的落后。对此,个人建议,可以从三个方向入手,实施观念的革新:其一,学校管理者要多组织一些情境教学的研讨会、知识讲座,参与会议的化学教师要做好培训笔记,认真听取,虚心接受专家给出的建议,其二,化学教师自己还可以经常展开同事之间的分析和探讨,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多向优秀的教师学习,总不是坏事。其三,化学教师还应当具备自主学习和反思意识,时常反思自身对情境教学的遗漏点,如此,化学教师对“情境教学”的看法将会逐渐改善。
(2)结合现代教学技术
化学有宏观上的分析,如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物质的性质和元素组成等,也有微观方面的研究,比如物质的分子、原子结构等,宏观方面的化学现象,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看到,但微观上的化学元素、分子、原子内部反应,则是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的,需要我们借助一些仪器和电子技术等。往期的高中化学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凭空的想象和教师枯燥的概括“电离反映”、“官能团”、“共价键”等概念,是很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基于此,我们就需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生动、形象和逼真的情境,如此,学生就会在大脑中形成深刻印象,让高中生感受到学有所得。
比如,“蛋白质”是化学领域探讨的一个重要主题。恩格斯说过,“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所以,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蛋白质的重要性,高中化学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flash动画的方式,展示蛋白质的结构和基本化学性质,由此学生就可以明白蛋白质对人体和其他生命体的重要意义,提高化学学科综合教学质量。
又如,在教学指导《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多媒体视频和图像方式,将金属材料的实际应用情境展示出来,使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有更好的了解。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开展高中化学教学,能够有效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3)组织化学实验探究
化学以实验教学为基础,有些化学原理和结论,单凭教师口述是无法令学生理解和接受的,这就需要结合高中化学实验,营造实验探究情境,如此,当学生看到化学实验操作过程和真实的化学实验反映现象之后,仔细思考其中的过程,就不难发现问题,从而揭示难题。比如,在教学指导:Fe(II)和Fe(III)的性质和转化问题时,我们可以创设实验探究情境:首先展示一部分氧化变质后的FeSo4的晶体,对该晶体进行描述,它是一种浅绿色晶体,但是我们却发现这部分的化学实验药品中发生了一些细微的颜色变化,其浅绿色的晶体中携带有一点黄色。就此,我们引导学生做出实验猜想,黄色的物质主要是什么?如何结合化学实验进行证明?而学生们通过联想以往学过的知识,则不难推测出该黄色的物质是什么,有的学生给出了一个实验检验和操作的方案,那就是取少量的样品,加水进行溶解,再滴入少量的KSCN(硫氰化钾),然后观察到溶液逐渐变红,而这一现象就可以说明变黄的物质中含有Fe3+,而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教学情境,学生辩证推导和分析能力就会日渐提升,从而有效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4)合理设计启发问题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师合理的设计教学问题,创造趣味探究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点燃学生思考和实验分析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重视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到教材中,在实践操作中获得感悟和提升,提升高中生的化学综合学习效率和质量。比如,在教学指导“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时,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自主阅读材料的时间,让学生去理解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衍生概念,然后,提出探究问题:金属钠在去掉表面的煤油后放置在空气中会出现什么现象?由此,让学生去尝试联想空气中的各项化学元素组成,以及金属钠的活泼性质,对其进行相关化学反应的猜测,其次,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方法,观察金属钠的性质变化,促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化学知识,有效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化学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有其教学的重要性和难点,而情境教学,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因此,我们要努力构建适合学生理解和学习兴趣激发的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收获更多的知识,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也让更多同仁意识到情境教学的优势和益处,从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得到更多关于情境教学的心得和经验。
参考文献:
[1]刘建林.高中化学情境教学提升科学素养的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06):99.
[2]刘霁辉,刘春玲.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化学情境教学设计刍议——以“二氧化硫的性质”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5):145-146.
[3]曹磊.创设有效情境 激活化学课堂——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情境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04):156.
[4]丁国权.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探析[J].求知导刊,2020(08):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