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11期   作者:万琳
[导读] 教育部发布新课程标准,为了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高效率的学习
        摘 要:教育部发布新课程标准,为了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高效率的学习,教育部提倡老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们从小学进入初中,需要学习的课程增多,难度也有所提升,尤其是初中数学,学好初中数学能够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老师的教学品质,同时可以帮助学生们加强团队合作的意识,引导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当中,积极和老师、同学互动。在这篇文章当中,主要分析了初中数学课堂上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便于老师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应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教育部鼓励老师重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让学生们主导课堂。这样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要求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互相帮助,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但是经过研究调查发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展开教学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学生们组成小组进行探讨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偏离课堂主题,从而分散了他们的学习注意力,部分学生利用小组学习的时间进行玩闹,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效率。针对以上这些问题,老师们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解决这些问题。
        1 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 分组缺少科学性
        由于初中数学的难度较大,老师们合理的将学生们进行分组,有利于学生们在小组当中进行讨论和学习。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在组织初中数学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的分组并不合理,甚至不利学生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情况下,老师们为了节省时间,在分组的过程中,按照班级内部前后几桌的座位顺序进行分组,这样的分组方式没有按照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进行划分,仅仅按照座位位置进行分组,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利于后续的教学。
        1.2 小组合作模式的表面化
        在学习初中数学的过程中,尽管部分老师让学生们划分成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但是从教学内容可知,老师们大多数按照学生们的座位顺序划分小组,缺乏分组的科学性。并且,在课堂的教学中,老师们依旧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们被迫式的学习,处于被动的位置,并没有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小组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没有得到老师的重视。
        1.3 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初中数学具有较高的难度,老师在进行分组的过程中,需要将能力较高和能力较低的学生分在一起,让他们互相帮助,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是由老师给学生们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并且提出问题,要求学生们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解决问题。但是在实际的小组合作过程中,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有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所以,这些学生的任务大多数是查找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点,其他难度较大的问题全部交由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这样的状况导致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形成了严重的依赖感,他们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不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
        1.4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缺少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除了以上几点问题之外,老师们在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给学生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之后,学生们自主的完成,老师们并没有检查小组内部各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与此同时,部分老师没有给予学生专业的学习指导。所以,这样的情况导致部分学习小组由于缺乏老师的监管,并没有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老师再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们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2 构建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合理化建议
        2.1 领悟小组学习的核心,创造小组学习的良好氛围
        老师在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学生们的实际学习状况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目标,尤其是在给学生们设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必须按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标准去发布任务。为了引导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部分老师会在上课的过程中对学生们进行提问,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们提问的时候提出的问题需要具有针对性,并组织学生们在合作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促进他们高效率的学习。


        比如,老师们在教授学生们学习《全等三角形》这一章的时候,由于这一章的知识对于学生们而言较为新颖,所以,老师在教授他们的初期,先给他们设定较为简单的目标,要求他们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特征。完成这一目标之后,老师们可以指引学生逐渐深入学习认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运用,有助于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2.2 把握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
        进行小组合作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求学生们依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小组合作学习重点要求学生们合作性的探究问题,同时,老师需要依据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征,将学生们合理的分组,引导学生们发挥自己所长,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比如,初中数学要求学生对三角函数有一定的认知,所以,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初步认识》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小组各个成员分配合理的任务,要求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初步了解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老师可以给他们布置难度较高的任务,要求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三角函数的证明课题。动员所有的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到数学的学习当中,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2.3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培养学生合作技能
        老师在开展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引导他们主动的参与到小组合作当中,增强他们的合作意念。在数学课堂当中,老师可以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跟随老师的教学节奏,鼓励他们和老师多多沟通、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与此同时,老师需要站在学生们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并帮助学生们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比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大量的图形和公式,部分学生无法理解这些知识点,所以,数学老师需要根据反比例函数知识的具体性质来指导学生学习,着重讲解难点和疑惑点,同样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合作学习模式,来加深对于反比例函数的理解与运用。
        2.4 教学中创建“捆绑式学分”的小组学习评价机制
        老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会设置相应的评价模式,但是,部分老师依旧沿用以前的评价模式划分学生。以前的评价模式早已不适应现在的教学,老师们需要对评价模式进行及时的改变,依照学生们的实际学习状况,创造“捆绑式学分”这一评价机制。要求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致。
        比如,学习《二次函数》的时候,二次函数作为初中数学的重难点知识之一,在老师的实际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们学习质量和效率,数学教师可以给每一组学生们分配任务,例如对称轴公式、表达式等的理解,让学生们能够小组内部自主的探讨,从而加深学生对于二次函数的理解。同样二次函数学习需要通过实践检验,来对每一个小组的学生进行评价,帮助学生能够在知识学习上查缺补漏。
        3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们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老师需要积极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们高效率的学习。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部提倡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这一模式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致,让学生们在小组内部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现阶段,这一模式依旧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老师们需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式,并加以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们更快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升进.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J].成功(教育),2013(23):78.
        [2]赵东.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121.
        [3]陈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41.
        [4]万太平.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4):48-50.
        [5]吴葵花.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35):13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