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11期   作者:周燕民
[导读]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既需要教师们的主导,同样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内容等客观因素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既需要教师们的主导,同样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内容等客观因素。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关注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教师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注重教学效率和教学反馈;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培养问题意识;教学内容的展现要注重捕捉学生动态,同时要体现过程性的内容。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理念 教学效率
        一、初中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在基础教育阶段,初中数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既是理化等其他学科的必要基础,同时也是承接高中数学教育的阶梯,亦是初中学生逻辑思维架构的方向导师。因此,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育质量,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灌输素质教育所包含的价值等,使学生不仅在数学学科上有所收获,更能以点带面,在其他学科或其他方面也获得相应的进步,等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是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推进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
        笔者从初中教学课堂的实际出发,从教师、学生以及教学内容三个层面简要分析,提出几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实用性方法,供广大同仁参考借鉴,不足之处,也请多批评指正。
        二、高质量初中数学课堂的特点
(一)效率和效果的有机统一
所谓高效率,即以较少的时间成本和较低的精力投入,
换来较高的价值收获,高质量的数学教学课堂一定是效率和效果的有机统一,而非通过拖课或占用其他学科课时的硬性拉动。但在目前的教学实际中,大多数数学老师通常都是采用延长教学时间或布置大量作业的方式来给学生们施压,这样不仅导致学生负担加重,同时也可能适得其反。
   (二)从被动到主动的渐进意识
        数学学科里包含无数的数学概念、数学定理和公式,他们都是前人通过严谨的论证所推导出来的成果。然而,高质量的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们知其然,更要使学生们知其所以然,要让学生从被动的死记硬背各种公式,到主动的尝试公式的推导,主动的认知公式所应用的场合等。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把抽象的公式演化为生动的推理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就感,增强他们对数学学科的热情。
        (三)教师和学生的互相促进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作为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不能仅仅停留于数学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的本质和价值,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养成理性思维,通过体悟公式的严密推理过程建立良好的逻辑思维。与此同时,数学教师也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们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修养,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等,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高质量的数学课堂教学,其一定能实现学生和教师的相互促进。
        三、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一)初中数学教师自身因素
        初中数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首先取决于教师自身。教师通常会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影响教学质量。一是教学理念,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是一味以成绩论英雄,还是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其对教学质量的好坏有着质的影响;二是教学效率,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才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把握好教学与自学的尺度,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三是教学反馈,反馈是双向的,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反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从而优化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同时,学生通过教师的肯定性反馈,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从而能够更加主动的投入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当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学生方面因素
        学生方面的因素不仅包括学生自身的素质,如学习能力、空间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同时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等。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动机可能来源于自身的兴趣,或来源于提高成绩的现实需要,或来源于对老师和家长的肯定的渴求,无论是哪种,都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转化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内生动力,进而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专注程度。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特性。对于数学而言,数学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已学知识的再思考和再发问,从而形成不断探知的良好思维习惯。具有良好问题意识的学生更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主动发问,从而为数学课堂教学注入积极的因素。
        四、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初中数学教师方面采取的策略
        1.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具体说来,即课堂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不能单纯的以老师为主体,单纯的讲授数学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被动的接受,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数学思维和数学兴趣,要真正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鲜活的个体来对待,了解他们对数学的情感态度和学习动机等。
        2.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系统的知识讲授,数学知识之间不是孤立的,很多都是互相联系的,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各个知识点的有机串联,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系统的知识架构;二是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应该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避免让教学课堂死气沉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发散思维,主动积极思考;三是重视精讲精练,习题训练是学好数学的必要基础,但搞题海战术不仅会使学生疲累,更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厌烦情绪,所以从无限的题海库中挑选出有限的精品习题,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前要做的基础性功课,习题既要有难度层次的区分,同时也要具有典型性,尽量能够以一道题代表一类题,教会学生融汇贯通的方法。
        3.建立良好的教学反馈
    通过建立良好的教学反馈,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疑惑,从而及时的调整教学思路或教学内容。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提问最多的知识点,以及学生在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中集中暴露出的知识盲区,然后进一步了解知识点接受缓慢背后的思维原因,进而有意识的加强该知识点的讲授以及引导学生们建构思维。同时,教师也要及时给与学生正面的肯定和激励,充分建立起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以期鼓励其去攻克其他还未熟练掌握的知识难点。
    (二)学生方面的策略
    学习动机被激发后,学生才会积极的投入到数学的学习当中,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创设互动式的教学课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教师单方面的枯燥讲授,要尽量通过联系生活场景、与其他学科建立联系、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等方法来丰富数学教学,来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二是重视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能够有效了解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冷漠态度来源于哪里,进而对症下药,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探索过程,或经常性的给予正向肯定来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问题意识是促使学生对数学不断探索的不竭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性的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创设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情境,创设容易产生认知冲突的情境,营造一种悬念感,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渴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们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思维习惯,让学生们带着理论去实践,加深认知,切身感受到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在实际生活当中的有效运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