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学习就是不断构建、丰富与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过程,而概念图就是基于学习理论基础,以图的形式,把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网络化,进而让思维可以可视化的呈现,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的记忆。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用概念图,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还能够有效促进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此,本文对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概念图;高中生物;应用策略
高中生物教学,是让学生能够掌握生物学科的基本概念、事例、原理等,生物又是一门基础的、概念繁杂、知识点众多、不容易记忆的学科,无论是教师的传授,还是学生的学习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而概念图,是一种组织、总结和表征知识的工具,是以科学的方式来显示概念之间联系,采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进而把概念巧妙联系起来,能够让人们加深记忆,产生联想的结构网图。在高中生物课堂有效应用概念图,无论是对“教”还是对“学”,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课堂板书:应用概念图引导学生构建体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板书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完美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教师的板书往往也是与概念图完美结合。教师在板书设计中构建概念图,既可以理清教学顺序,把握整个教学环节,又可以在板书中逐步展示,让学生在学习中,清晰认知每一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而构建、丰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课,教师根据学生课前预学,向学生提出问题:“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哪些?”在学生正确回答后,写下板书(如图1)。教师在抛出问题“按照对‘人工的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对不同分子的通透性’的观察结果,你可以找出水分子、氧气分子穿过细胞膜的方式吗?”以问为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同时,针对学生的回答,在向学生提出问题:“自由扩散、协助扩展的区别与联系”、“为什么属于被动运输?”,并让学生举例说明,并写下板书(如图2)。
图1 图2
二、探究活动:应用概念图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高中生物教学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以小组交流探讨的形式运用概念图,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基因的表达》一课为例,教师一边引导学生表述基因的表达过程,一边构建概念图(如图3),当学生对知识进行回忆与整理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假如我们要设计合成一种某种预期功能的人工蛋白质,需要如何操作?”面对这样的探究性问题,学生根据概念图,在以自身的知识回忆与整理为基础,他们的逆向思维很快就会被激发,这时教师只需要预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交流、讨论的时间,就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让新知识的学习在学生探索中,创新中完成。概念图,起到了知识直观呈现的作用,引导学生逆向思考的作用,促进了学生创新思考过程的顺其自然。
图3
三、复习环节:应用概念图促进学生知识整合
复习是高中生物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它可以让学生梳理总结、查缺补漏、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概念图在高中生物复习环节中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针对复习内容,进行概念图的绘制,然后在系统地向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巩固旧识、温故知新。然而缺点也十分突出,就是这样的方式属于“大帮哄”,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对“旧识”掌握的不足之处,这样的复习就缺乏了一定的针对性。另一种,教师在复习环节,更多发挥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旧识的掌握情况,绘制概念图。教师在根据学生绘制概念图的形式,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情况,在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足进行复习教学。但这样的缺点也较为明显,就是会占有大量的复习课时间。由此,教师应用概念图进行复习的初期,学生没有能力运用概念图独立复习时,教师要多做引导者,引导学生掌握其方法。这样,教师在复习环节,就可以成为“牵头人”,针对学情、引领学生进行知识整合,高效复习。
总而言之,概念图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仅改善了教室的教学方式,也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把高中生物知识之间的概念进行联系,构建、丰富、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永贵. 探讨概念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 速读(下旬), 2014, 000(009):198-198.
[2] 许明霞. 例析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 2017, 000(002):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