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教育问题和实施对策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11期   作者:黄金琳
[导读] 3-6岁是儿童学习和发展中的关键时期,作为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
        摘要:3-6岁是儿童学习和发展中的关键时期,作为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切实保证园区的整体办学质量和教育水平。但由于农村幼儿园整体办学水平差和教学基础设施不齐全等问题的存在,加之大部分家长朋友迫于生计选择了集中向大城市涌入,故导致了农村学前教育中衍生出了留守儿童教育难和管理难的问题,以下本文将结合这些问题,做相应的教学策略分析,希望可以给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农村留守儿童;教学策略
农村一直是我国教育组成部分中的重要环节,而限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薄弱和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家园合作模式缺失的问题,致使幼儿无法获得综合、健康发展的机会,农村留守儿童教问题就此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笔者在指导农村幼儿进行一日活动和游戏化学习的过程中,深感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性,故总结了部分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转化经验和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志同道合者,为儿童建立一个快乐、健康学习的童年时代。
        一、农村学前教育中留守儿童教育主要问题
其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比如,自卑、自闭、自傲、自私、恐惧和紧张等,而之所以会导致这些心理问题,其很大程度上是与幼儿的家庭生活环境有关的,比如,有的幼儿因为父母外出打工,会时常和祖父母或者是外祖父母居住在一起,而上了年纪的祖父母辈人,自身的管理和照顾能力且不具备,因此也就无法保证幼儿的生活条件。另外,在沟通方面,也很少有幼儿主动去寻找祖父母辈进行交流,即便是祖父母辈的监护人询问,留守儿童多不愿分享自己的想法。这种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果在幼儿园时期形成,就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小学时代和初中时代,导致青少年儿童逐渐走向行为和思想的极端。
其二,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是教育环节中的重要基本保证,而农村幼儿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保证幼儿的人身健康和安全,是每一位幼儿教师应当尽到的责任和义务。但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加之自我辨别危险环境能力的薄弱,就容易发生农村儿童家庭触电、野外溺水和爬树摔伤等问题,这一方面与农村幼儿教师平时不重视安全教育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幼儿家庭监督和管理缺失有关。因此,直到现在如何保证幼儿的人身安全健康问题一直都是园区教学管理中需要重视的话题。
其三,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缺乏。农村儿童缺乏自我监督和管理意识,且对道德上的是非、黑白、善恶等认知不完善,因此,在高年级孩子或者是成年人错误的引导下,他们就容易养成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上学迟到、下课早退、幼儿园内随地大小便以及殴打同伴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就会越来越“出格”,以致最终形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有待我们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二、解决问题,优化农村幼儿园整体办学质量的对策
(一)投入教师更多教育爱心,转化幼儿心理问题
对于很多幼儿来说,他们缺少家庭的关心和温暖,所以,作为农村幼儿教师我们要多为幼儿着想,通过渗透更多的教育爱心和帮助,让阳光逐渐洒向幼儿封闭的心田,从而消除幼儿自卑、自闭、自傲和紧张、恐惧等心理,促进幼儿和教师之间,以及幼儿与同伴之间相互交流,让幼儿快乐成长。


比如,我们可以借鉴特级教师魏书生的教育管理方法,认真记住每一位幼儿的生日,然后用农村幼儿园特有的方式,如分桃子、吃面条以及分米糕等方式,去为每位幼儿庆祝生日,让幼儿感受到温暖和谐“大家庭”的氛围,此外,幼儿教师还可以教给大家一起唱生日歌,跳生日舞蹈等,这些方式和活动在构建了快乐的园区活动氛围同时,更有助于开发幼儿多元智力,消除幼儿心理的阴暗面,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其次,我们都知道幼儿的天性就是玩。所以,为了让幼儿享受到“大家庭”的和谐、融洽氛围,教师还可以结合民间特有的体育游戏,如“丢手绢”、“捉迷藏”以及“跳房子”等,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在趣味游戏的过程中,留守儿童可以感受到同伴和教师带来的欢乐,也在游戏中学会社交,结识到更多的伙伴和朋友。
(二)实施幼儿园安全教育,提升幼儿安全意识
农村幼儿园由于基础设施不健全,如游戏材料短缺,以及儿童滑梯等设备年久失修,容易给幼儿在游玩时造成人身伤害。其次,幼儿回到家中之后,缺少父母的全面监护,很容易外出结伴游玩造成走失和溺水等问题,另外,隔代教育和监护,更容易出现监督不力,导致家庭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在笔者看来,我们很有必要实施安全教育,通过对幼儿实施安全教育,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以及紧急启动应对防护措施的能力。
比如,在平时要多向幼儿强调,不要拿着尖锐的物体对着自己和同伴,也尽量减少同伴之间的追逐和打闹,这样可以防止因为急性的摔伤和跌倒而导致硬物的刺伤和扎伤。另外,对于幼儿园内的各类电器,幼儿不要随意触碰,对此,教师可以给幼儿利用动作进行直观演示,让幼儿知道哪些东西是可以碰的,哪些是不可以碰的,而碰到了之后会有怎样的后果。又如,在指导幼儿学习一些特殊性质的课程,如手工课——剪纸时,教师也要随时留意幼儿的动态,不要让幼儿随意拿着剪刀戳来戳去,等等。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而我们幼儿教师就要肩负起“爸爸”、“妈妈”的监护和教育责任,用心去关爱他们,传授他们文化知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以及促进幼儿安全、健康发展,如此,方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也才能无愧于这份职业。
(三)强化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据相关的家庭研究调查发现,人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二的习惯是在儿童时期养成的,并且与幼儿的家庭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此,笔者认为,幼儿园教师应当积极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园区学习和生活环境,另外,更要积极联系幼儿的家庭方法,如果父母有一方留居家中的,则可以与父母的其中一方联系,而如果父母两人都外出打工的,则可以直接与幼儿的现有监护人取得联系,在充分获得家庭教育的联合力量后,为留守儿童筑起一座坚固的家园合作教育战线。
比如,幼儿教师可以给孩子们讲解一些历史典故,让幼儿从历史典故中感悟某些道理,如《卧冰求鲤》、《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故事,这样可以让幼儿懂得谦让、孝顺以及救死扶伤的道理。之后,幼儿教师还可以给孩子们布置作业,建议幼儿回到家中之后,给父母讲解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以及积累的生活和学习感悟,由此通过讲故事、说道理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增进幼儿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融洽的家庭生活氛围,便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幼儿园园区的整体办学质量。
综上所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幼儿教师也肩负着非常重大的园区教育和指导的使命,为了切实保证农村幼儿有学可上,有知识可学,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健康成长,本文在结合笔者的粗浅教育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实施家园合作教育的方法,希望可以切实激发幼儿的游戏参与意识,保证幼儿家庭和园区生命安全,以及在家园合作的教育模式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健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鸿英,王燕梅.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教育状况的调查与建议——以塔山村为例[J].中国农村教育,2019(16).
[2]唐荣兴.关注农村儿童家庭教育实现全社会可持续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9(22).
[3]吉木色.XX幼儿园对留守儿童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帮助的行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4]王小娟.托管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J].课程教育研究,2019(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