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11期   作者:周萍
[导读] 疫情的肆意席卷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生活方式和行为空间都受到了影响,
        【摘要】疫情的肆意席卷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生活方式和行为空间都受到了影响,当负面消息无法规避,教育形式无法快速扭转,教学环境也受限,我们不妨先深度挖掘疫情背后的教育契机。疫情虽黑暗,但是它蒙蔽不了学生的双眼,学生也并不是这场疫情中的旁观者。他们作为生态主体,有权利去了解自然环境中的诸多变化和自己如何去适应和调节有自然之间的关系。所以作为引导者,也应权衡好特殊时期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和细致化的教育方式,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与生活的自由式对话,做好开学前与开学后的衔接工作,将教学内容积极调整为与时代相契合、与环境相关联、与生活相容纳、适合学生学习和接受的方向。
【关键词】疫情;教育;契机;能力培养;思维发展

        疫情期间,我们只能对学生进行居家教育,依靠家长和教师巧打配合战来落实教学内容,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教学方式会单一,教学内容会索然无味。相反,每一次的经历都值得被记忆和深思,我们虽然暂时失去了带孩子出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但也要对学生的教育进行更加细微的渗透,因为这是一本延伸于课堂之外的教科书,透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敬畏自然,什么是善待动物 ,什么是力挽狂澜,什么是生于忧患,什么是负重前行,这些往往比在课堂中的教育更现实,更直接,更深刻。
        一、教学内容的偏重选择。
        一场疫情,让我们持一个放大镜来看生命的高度,学生也需要以一个更为客观和合理的视角与生命展开对话,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在教学内容上灵活选择,侧重于有关疫情的生命教育为主要渗透方向。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来触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与体验,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因为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
        二、时间管理的重点培养。
        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同时也给予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机会。通过线上教学,我们看到有的学生一如往常孜孜不倦,有的学生仿佛进入了一个舒适圈,变得浑浑噩噩,这种不同的学习状态极易形成学生学习态度的鸿沟。学习习惯要从小培养,特别在这个阶段下,学生的自律性和自控力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教师也不能放松对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地教育,比如引导他们怎样独立地完成自己的学习内容、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家里也要自觉主动地帮父母承担家务等,这些都是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性的点。
        三、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
        疫情期间除了一些基础知识的讲授,更重要的是安抚好学生的情绪,避免涉及太过沉重和负面的内容,要在一个愉悦宽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植入知识,照顾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学生的心思本就很细腻纯洁,我们不能让这次的疫情成为伤害他们心灵的“污染源”。首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关心他,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因困顿在家所产生的消沉感受是可以被读懂的。然后问候孩子假期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学会了什么新本领可不可以给大家展示一下,这样做可以先让孩子的关注度投入到假期中比较有积极意义的事情上去。最好就是选好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充分释放自己内在情绪的平台,比如陪孩子们看一些他们喜欢的并且有教育意义的视频、电影、真实故事等,通过里面的人物和情节分析引导他们意识到本次疫情中有黑暗但也有人性的美与善。还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画画、开展知识讨论和辩论赛等等,促进孩子们精神上的放松和内心的快乐表达,以一个正确的角度和心态去看待这场疫情。
        四、家国情怀的有效植入。
        国是最大家,家是最小国,这句话在今天是如此真切地阐述了家国密不可分的关系。疫情中涌现出很多逆行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为战胜这场磨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在这次的黑暗中找到发光发亮的英雄人物。学习逆行者的故事,感受爱的力量,浸润学生的思想,洗涤学生的心灵,让这这段特殊的时光变得丰富饱满起来。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世界,一场战争,一次天灾,一次人祸,或许能影响世界,但是能改变世界的是我们面对这一切所秉持的态度和回应的力度。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从疫情中深受启发,给予学生深切的陪伴与关爱,灵活善用教学方式,将这场关于生命、灵魂、精神的拷问努力化为突破教育的契机。
        
参考文献:
[1]李家成,顾惠芬.疫情之下对教育本质的追寻——基于常州市龙虎塘实验小学教育实践的个案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0,34(02):21-27.
[2]]姜建设.核心素养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基于疫情“大考”下的教育反思[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7):37-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