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本次研究中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求采访者充分针对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加以完善,其次,要求采访者亲自进入到农民身边,与其深入接触并营造良好的采访沟通分为,确保采访真实性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采访效率。最后,在针对农民这一群体进行采访时,应该有效应用更适宜该群体沟通的采访技巧,方能够真正优化采访效果,而本次采访内容的分析旨在为电视采访“三农”报道的工作质量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三农”;采访报道;对农采访
前言:电视媒体新闻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党与社会公众沟通交流的一种途径。在这一基础上,农民群体作为我国人口占比上最大的一类人群,此时做好农村地区的信息对外输出工作,以“三个代表”为重要思想的理念在农村地区传播,对于我党未来更加贴合农民自身实际,帮助其保障个人利益,贴近群众,融合生活,是“三农”采访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鉴于此,针对电视“三农”报道中对农采访的技巧加以探讨十分有必要。
一、充分完善采访前准备工作
对于记者这份职业而言,想要保障工作质量,多数要求其拥有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与陌生人之间建立沟通氛围,并在整个沟通过程中充分将采访所需的情节、对象以及被采访者所要表达的观点记录清楚,而保障这一系列工作执行的效果,采访前准备工作的完善十分有必要[1]。在进行“三农”采访时,由于多数工作人员并不具备在农村地区生活的经验,所以对于“三农”内容经常会存在很大的理解无误区,导致整个采访过程“临阵上枪”,采访的效果并不理想。针对此种问题,采访工作人员一定要在采访工作正式开始之前亲身进入到农民身边进行生活经历、状态等相关因素的了解,通过沟通确定采访方向之后,对于采访的人员背景、采访地点以及采访的报道形式均需要着重考量。例如,在进行农民春季备耕农忙准备工作进行采访时,首先需要对采访所在地的备耕状况加以了解,同时结合采访当地以往的农作物选种、种植状况进行了解和掌握,杜绝在与农民采访沟通时出现茫然或是话题衔接尴尬的情况[2]。另一方面,记者进行“三农”采访时,还应该充分就农村生产种植过程中已经出现的具体问题加以了解,对于诸如乡镇种植技术人员下派情况、农村养老保险等问题,均可以作为了解内容,对于采访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的边缘性问题加以掌握,才能在正式采访中充分与被采访者话题谈论氛围更加融洽。
二、亲身进入到“三农”身边确保采访真实性
为了能够进一步保障“三农”采访工作内容的真实性,作为采访人员,应该亲身进入到被采访者的群体内部,方能够有效提升采访素材的正确和真实性。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加以分析:
其一,采访者时刻将自身设立为第一人称,站在被采访者的视角进行提问和沟通。在采访中过程中,采访人员应该抱有真情实意的情感付出心态去开展采访工作,寻找采访与被采访双发之间的情感衔接点,缓解被采访者紧张情绪的的同时,也能够拉近彼此在沟通过程中的共鸣距离,绝不能带有所谓“城里人”的态度对采访者摆以高姿态,对其“三农”内容贬低、不屑[3]。
其二,制造良好的采访软环境。在采访工作开始之前,记者可以为被采访者提供一个信息态度,此种态度的呈现可以充分通过自身的衣着、表情语言等方式表达给被采访者,坚决避免出现记者身着华丽衣裙、妆面浓后的进入到耕地田间与农民进行沟通,从视觉画面上就会呈现出及其不和谐的采访氛围,导致采访双方之间形成软环境的距离感,采访效果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其三,采访地点的选择。为了能够保障整个采访过程中被采访者能够在时刻放松的心态下,面对采访者表达出最真实的诉求,除开针对村干部进行采访以外,对于村民其余人员的采访工作尽量不要将其安置的村委会这一采访地点中,导致被采访者形成心理上的采访紧张感,增加采访难度[4]。正确采访地点的设置,应该选在被采访者经常停留的区域,例如田间地头、家中小院等。当谈论到被采访者擅长的内容时,记者可以引导其利用身边的物品作为讨论案例,借此进一步提升镜头前采访的生动性和自然感。
三、根据农民采访特征使用更适宜采访技巧
在采访技巧的运用上,可以从以下各层面上展开:
(1)采访语言的表达。开展“三农”采访工作时,进入到当地采访十分必要,而在与被采访人员进行沟通时如果记者能够运用被采访者当地的语言与其沟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沟通双方的心理距离感,同时在采访词汇的运用上,尽量不使用过于晦涩难懂的词语,照顾部分个人学历水平并不高的被采访人情绪,同时也能够促使被采访者更乐于主动发言[5]。
(2)采访手段应更具灵活性,面对不同类型的被采访者采用不同的采访手段。例如,在针对村干部进行采访时,由于其在文化素养以及个人表达能力方面相对比较高,所以可以开门见山表达采访观点,对对于普通村民进行采访时,受到部分村民政治觉悟不高、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因素的影响,所以采访方式运用上一定要做到因人而异。
结束语:
通过全文内容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在现有的“三农”采访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采访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于采访技巧的运用效果并不理想,部分采访人员在与对农沟通过程中,并未在双方之间构建起良好的谈话氛围,导致采访效果大打折扣。对于此类应该加以优化和整改的工作效果,文中分别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旨在通过本文内容的呈现,最终为农民的“声音”输出效果提升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余仁强.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与技巧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8,v.9;No.145(13):202-202.
[2]干光磊.地市晚报农口报道需处理好"三对关系"——以京江晚报为例[J].青年记者,2018,No.601(17):43-44.
[3]冯文强.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电视媒体的责任与作为——从靖远县广播电视台倾力服务"三农"发展说起[J].传媒论坛,2018,1(14):89+91.
[4]徐玲,朱年德.做好三农报道助力乡村振兴——浅析如何做好涉农新闻报道[J].声屏世界,2019,000(003):52-53.
[5]马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与深化——驻村调研采访型扶贫报道的意义与记者角色[J].编辑之友,2018(5):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