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教育水平发展迅速的同时,随着当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在培养学生基本文化素养方面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方面。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生培养基本听说读写能力的关键科目,对小学生的语言方面起到一定的启蒙作用。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使得小学语文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运用能力,以及语文文化传承能力。本文将围绕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现状以及策略等方面展开一系列具体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引言
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当前仍有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不全面,也未能在实践中围绕核心素养培养开展教学活动,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既是一门语言学科,也是一门人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教学,还要重视核心素养培养,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使其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促其全面发展。
1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现状
1.1内涵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在小学语文阶段,小学生受年龄以及身心素质的限制,听说读写能力尚不成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表达以及写作能力。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核心文化素养。
1.2现状
(1)教师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忽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一个关键作用。然而,在如今的教育过程中,仍然有不少老师将重心放到学生的语文成绩上,认为学习成绩是教学的唯一标准,致力于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任务是教会小学生认识课本字词,朗读课本内容,背诵课本文章,在每一次小结测试中达到一个较好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长此以往,容易固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形成语文就是死记硬背的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愈走愈远。(2)学生学习兴趣低,被动学习情绪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向学生主动灌输课本知识,学生被动吸收教师所讲内容。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容易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对于小学语文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包括学生的理解、阅读、写作以及表达能力,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一定的文化基础。在此阶段,学生应当注重培养自己的基本能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但出于如今的应试压力,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自身所感兴趣的地方,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生硬,甚至产生排斥心理,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2.1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小学语文教学也应顺应社会的发展,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积极地采用信息化技术来开展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采用的信息技术是多样性的,主要包括微课教学法、网络直播教学法以及慕课教学法,各种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将会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语文教学工作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培养学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授课前的准备环节中,应合理地采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视频、音乐或者图片,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和认识,把握住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然后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来创设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再如,当教师在为学生开展“我和科技”这一主题演讲活动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为学生展示我国的科技成果以及成功案例,并且注重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也可以下载具有科技知识性质的电影为学生播放,让学生能够在这种视觉和听觉等感官的刺激下,激发自身的创造力,显著地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2.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长期花费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学生完成这一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如漏掉标点符号、作文格式不正确等,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同时,教师要将习惯培养融入日常教学,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要求学生边轻声朗读课文边标记好文章段落,并重点标注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摘录比较优美的词句,尝试总结课文中心思想。这些都是学习语文的好习惯,一旦养成,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3注重学生情感教学工作的开展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以及品格修养内涵,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深入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到人文精神等各种情感表达,所以教师在以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中要合理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感悟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强化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有着良好的情感体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年龄普遍较小,自身的认知能力较差,知识储备也相对较薄弱,在学习一些深奥的文章和古诗词时往往会有一些问题,仍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这都离不开教师合理的指导和帮助。教师要用循序渐进的手段来让学生学习和感悟情感,逐渐培养学生形成人文素养以及审美素养。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渗透和教学不能只是局限在课堂上,而应适当地延伸到课外。教师要为学生开展各种具有针对性的语文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和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和联系,获得家长的支持,定期为学生安排实践型家庭作业。比如,让学生围绕“领略美景”主题步入社会,接触各种人物,倾听广大人民群众对世界的认识,感受他们的态度,这将会对学生的“三观”产生深远影响,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
结语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充分地意识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就要求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能够意识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健康成长是建立在将语文核心素养当作主要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摒弃落后的教学观念,及时更新和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以及注重学生情感教学工作的开展,让学生能够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和作用,发挥出自身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学习中去,提升学习效率和水平。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以及语文核心素养,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尹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现状分析与解决对策———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J].课外语文,2017,(28).
[2]王以强.“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优化探析[J].课外语文,2017,(7).
[3]杨昱婷.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文教资料,2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