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叶老也说:“教材无非是例子”。也就是说,语文课堂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教给学生具有普遍性规律的内容,当学生善于把这种具有普遍规律的内容应用于自己的学习实践时,就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而笔者认为,诗歌中也有具有普遍性规律的内容,那就是诗饱含的情感。
诗是最具抒情性的文学体裁。《毛诗序》里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可见,诗人的主观情感志趣是撑起一首优秀诗歌的脊梁。诗人以情感写诗,读者把握了诗人的情感,就是拿到了解读这首诗的钥匙。在课堂上,在有限的例子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诗的情感和诗人的情感,以及抒发情感的方式。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形成,优化阅读古诗的经验。
一、古诗教学要关注诗人情感的共通性
每一位诗人虽然具有浓郁个体色彩,但人的情感是相通的,抒发情感的方式也具有相似之处,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有意识地把握情感的共通性,继而引导学生运用于课外阅读实践,会有举一反三的效果。笔者梳理了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古诗,其蕴含的情感大概有以下几类。
1.伤春悲秋
古人对春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面对春的消逝,诗人也表现出太多的伤感,同时,春去在敏感的诗人眼中还象征着种种美好事物消逝。这种情绪宣泄在诗中,形成了蔚为壮观的伤春、惜春的诗歌。孟浩然《春晓》已有显现:“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的几多惆怅都隐然于“知多少”当中。
曹丕《燕歌行》开启悲秋情怀,千百年来,诗歌中悲秋情怀不胜枚举,与伤春一样,形成诗歌中两大对自然的感伤心态。三年级上册叶绍翁《夜书所见》:“潇潇梧叶送客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在外飘泊的游子见秋风、梧叶而顿生思乡之念,悲秋之意尽现。张籍《秋思》则更加直白。
2、对月怀远
古代交通闭塞,亲人团聚不易,逢年过节,家人常有“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之隔,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漂泊在外的游子思乡怀人也成为诗歌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唐诗宋词一直写到乡愁四韵。思乡诗人多以月抒发情感。月的阴晴圆缺正寓意了人的悲欢合离,特别是中秋佳节,月圆而人不团圆,游子怀乡之情更是难以言表。
3、离愁别绪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离别”自然就成为古诗中的重要内容。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经·采薇》都写出了离别之苦。当然,也有不少诗在离愁别绪中蕴含旷达之意,如高适《别董大》中就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君子之志
古诗中许多植物也多融入诗人的主观情感,最具代表性的是被称之为“四君子”梅兰竹菊,他们象征坚强、清高、气节、、谦逊、不屈不挠、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等美德,被诗人引为知己,在诗中出现以表达自己的志向。二年级上册苏轼《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表达诗人对坚强,清高品格的追求。
5.寄情山水
古代文人大多有经世报国,建功立业之志。然而,理想与现实很多时候毕竟难以统一,空有满腹经纶却报国无门者比比皆是。因而也有了自视甚高的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感慨。然而,古代文人不仅接受儒家功业意识,同时也深受道家哲学影响,形成外儒内道的性格。既然抱负无法实现,就转向内心的清静无为吧,找一所可以让心栖息的“心斋”!诗人寄情于山水田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山水田园诗。
二、古诗教学要关注表达方式的相似性
古诗中不仅有共通性的情感,也有相似的表达方式,如诗中的意象,已经成为很多诗人的共同意识。
古典文论告诉我们,意象是寓“意”之“象” ,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文学发展过程中,很多意象往往被固定化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是不能忽视。如“柳”这个意象,在五年级《送元二使安西》 “客舍青青柳色新”句中出现,六上《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句中也出现。
初中《雨铃霖》“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句中也出现。三处的“柳”作为一个特定意象,含义都差不多。如果教师没有 “意象”意识,不关注意象的固定化特点,势必导致教学效率的低下。最严重的还是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无法提高。当学生再一次阅读到带柳的诗句时,依然不知道柳作为一种特定的意象,有“留恋,挽留”的意思,多用于“分别,送行”时刻。
除了柳之外,送别诗中还有其他一些较经典的意象。南浦——是水边送别的场所,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长亭——是陆上送别的场所。灞陵——西安灞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这里是是送别的地方,在灞陵桥折柳送别特别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流水——古人出行以舟代步,舟行离不开水,因而流水也浸透离别的情思。
古诗中表达悲秋最典型的意象是“梧桐”,古语常有“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叶落,以谓秋之将至,见梧桐叶落生悲苦之意,是古人常有的情感心态;以梧桐写悲秋,也是古人常用的诗歌创作手法。可见梧桐总是跟孤独忧愁分不开。除梧桐外,古诗中叶落,秋风秋雨等等,无不唤起古人的愁苦心绪。秋心谓之为愁,无论是游子在外,见秋意动归念还是见秋感叹人生已近暮年,抑或潇潇秋意中尽情品味人生的孤独寂寞,无不是悲秋情绪的显露。
除了月之外,思乡怀远的典型意象还有雁,鸿雁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杜鹃又名子规,因杜鹃啼叫声类似“不如归去”,又有杜鹃啼血之说,意当指渴望还乡之意强烈而发出“声声啼血”的哀鸣。当然勾起了在外游子的思乡之念。苏轼《浣溪沙》:潇潇暮雨子规啼。在潇潇的秋雨中,听到“不如归去”的杜鹃啼叫,怎能不勾起诗人的离愁别绪呢?
三、古诗教学要关注课内课外的连通性
这些有普遍意义的诗人的情感心态以及固定化的意象,它们具有普遍的意义,不独在一首诗中呈现。我们可以在大量的唐诗宋词中找到情感和表达方式相似的诗词。
诗人情感心态 诗歌诗句 意象
伤春惜春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花落、春归
悲秋情怀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梧桐
思乡怀远 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雁
离愁别绪 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郑谷以《鹧鸪》:“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萃眉低。相呼相唤湘江曲,苦竹丛深春日西。”
李白《忆秦娥》:“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南浦、长亭、鹧鸪、柳
君子之志 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如李白《古风》:“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梅、菊、兰
隐逸思想 陶渊明《归田园居》王维《山居秋暝》 山水、田园
教学诗歌的目的,是指向下一次的自主阅读,指向更广阔的课外阅读。教师必须有这样一种自觉的意识,不能就一首诗谈一首诗,应该引导学生发现抒情意象的通性以及情感心态的通性,帮助学生连通课内和课外,引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阅读世界。
通过教师这样有意识的扩展,学生学习的不仅仅只是一首诗,而是读得懂很多首有相通情感心态的诗歌,也学会了一种读诗的方法。真正可以实现“授之以渔”的教学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