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第11期   作者:林佳瑜
[导读] 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摘要: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数学知识,他们对数学非常陌生。小学生正处于智力与身体成长的初始阶段,活泼好动、对未知的事物好奇心强。因此,趣味性教学则成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本文基于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探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策略探析
引言
        传统的数学教学大多是教师上课讲数学概念和知识点,下课布置一些习题,教师在第二天上课再将布置的习题讲了,如此反复。这样的教学虽然教师已经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讲给了学生,但是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好,除个别学习自主性特别强的学生能够将教师讲的内容吸收之外,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他们在课堂上对知识点的理解并不透彻,因为对知识点的不理解,导致他们做的练习题效果也不好,形成了一个坏的循环,最终导致学生丧失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数学教师想要提高教学效果,应该从教学模式上下手。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不深入,由于小学数学知识过于简单,有的教师便认为没有过多研究的必要,讲解时有的地方只是一带而过,并没有对规律性的知识展开深入分析,致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过于肤浅,不能灵活运用。因此,当学生遇到较难的题目时,便不懂得变通。(二)教学方法单一,由于有的数学教师缺乏对教材的钻研精神,而落入了传统教学的窠臼。比如,教师每天强制要求学生做各种习题,在教学方法上不够新颖,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的激情,越来越跟不上教师的课堂进度,成绩也难以提升。(三)“教”与“学”脱节,由于低年级学生天性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经常会出现扰乱课堂秩序,或者不专心听讲的现象。这时,教师如果不能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就会使“教”与“学”严重脱节,使学生离课堂教学越来越远。
二、课前提问有奖问答提高数学趣味性
        每个学科的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但是学生们对预习的主动性不高。数学学科还是属于思维性的东西,不像语文那么文学,还可能提前读一读有趣的课文,所以数学学科的课前预习对于学生来说更难些,学生更加没有自主性。针对此现象,我在我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始采用课前预习有奖问答的形式来提高学生们对数学课前预习的趣味性,并且这个方法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反映很好。例如,我在刚开学时就制定了数学的奖罚制度,我在班级里开设了一个“数学银行”,这个数学银行采取积分制的形式,到达一定的积分可以兑换橡皮檫,铅笔,玩具这样的礼品。课前预习问答是针对马上要学到的知识进行竞答,我会在课堂开始的前十五分钟举办这个活动,每次活动针对要学的内容整理十个问题,一个问题一积分,回答对的学生可以得一分。这个活动不仅调动了数学课的数学氛围,而且还调动了学生们课前预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们课前预习数学也使学生们上数学课对新内容的接受程度更高。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正向评价的应用
        数学教师需要提升教学激情,加强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建立一种信任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让学生信服的教师才可以让学生摆脱紧张不安的情绪,全心全意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除此之外,小学生思想单纯,教师如果能对小学生不吝赞赏,多进行正面积极的评价,对小学生的自信心有着极大的提升。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多使用正面向上的评价,有助于小学生建立强大的自信心,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过度评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举个例子来说,相当多的学生数学学习基础牢固,所以这些学生只要保持原有成绩就能得到教师的赞扬和认可。但有些同学性格腼腆,不爱说话,在课上很少与教师产生有效地沟通交流,教师需要对这类学生及时地鼓励支持。当然,鼓励并不只限于口头表扬,教师也要控制好赞赏力度,借此数学教师能更好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由内而外的关心,从而全身心的投入数学学习中去。
四、生活教学法
        每一种文化知识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对理解起来有难度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将它们与生活日常联系起来就会变得容易得多。比如,教师在教学“买电器”这一节时,可以给学生讲一讲自己买电器的经历:一天,老师去商场买了一个电热壶花了35元,买了一个电饭锅花了85元,又买了一个电磁炉花了95元,让学生们算一算老师应该支付多少钱?然后,再告诉学生,自己给了售货员22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这时,学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列出算式:35加上85,再加上95,就是应该支付的钱数,而220减去35,减去85,再减去95就是应该找回的钱数。而到了具体的算数方法,有的学生会数小棒,有的学生会列竖式。
五、开展多样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因此他们很难将注意力长久维持到课堂学习中。但他们对未知的事物好奇心非常强,如果想让学生将注意力长久维持到课堂学习中,那么,教师就要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在进行《认识人民币》这节知识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小兔子卖文具的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先随机选一名学生戴上头饰扮演小兔子,让其他学生扮演顾客,在小兔子所开的文具店里买学习文具。这种情境创设可以还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画面。学生望着商店里的各种文具,顿时喜形于色,纷纷兴高采烈地参与到游戏中来。这个时候,教师再将店里的文具变成人民币中元、角、分之间的换算,让学生根据不同的价格标签进行计算。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课堂上融入趣味性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借助创建情境、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正面评价等手段来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改善课堂沉闷氛围,让学生处于宽松舒适的学习环境里,教师可以极大的改善小学数学课的教学效率,全方位提升小学生综合数学水准。
参考文献
[1]杨平芳,何多鸿.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174-175.
[2]孟春霞.新时期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分析[J].才智,2019(24):104.
[3]周文俊.试论如何实现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J].内蒙古教育,2019(23):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