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趣味发声练习在小学低中年级音乐课堂歌唱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第11期   作者:周湘
[导读]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各阶段教育由原本的知识教育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
        摘要: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各阶段教育由原本的知识教育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这不仅是迎合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成长需求的一种表现,同时也为教育事业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对于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心智发育和人格形成的关键节点,而小学音乐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音乐课堂歌唱教学中,发声是最为基础的部分,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歌唱教学发声练习也需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通过兴趣来加强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歌唱教学;趣味发声练习

        引言: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改革,对于小学教育来说,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艺术教育,这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既促进了教学的发展与创新,同时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能够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美学体验,其本身便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但可能由于教师的指导方法、学生心理特点等因素影响,逐渐也会感到较为单一乏味。对此,在歌唱教学发声练习中融入趣味性元素,或通过趣味性的方式去引导,则能有效激发并加强学生的音乐兴趣,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参与积极性,使得音乐歌唱教学的质量得以提高。
一、趣味性发声练习在歌唱教学中的作用
        发声练习是学生学习音乐过程中找准音节、掌握音律的重要过程,趣味发声练习则是结合学生歌唱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及学生特征所涉及的具有趣味性特征的教学形式。小学中低阶段的学生虽然对音乐具有一定的兴趣,但由于心智尚不成熟,理解能力不足,因此仍然可能觉得学习较为单一、发声练习较难等现象。而趣味性发声练习立足于学生学情,设计具有灵活性和趣味性特征的课堂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对其产生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到发声练习中,使得知识教授变得更为灵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技巧,并在趣味性课堂中灵活运用发声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趣味发声练习的应用策略
(一)充分围绕学生特点,实施趣味性引导
针对小学中低阶段学生的特点来分析,其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不够完善,因此在学习时通常都会以具象化的方式来了解。同时,不少学生对音乐所产生的兴趣多为歌唱这种形式不同于其他学科,所以对歌唱具有兴趣,但音乐理论知识则仍会感到较为枯燥,难以让学生产生兴趣。此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具有较为充足的精力与好奇心,因此在歌唱发声练习教学中可以先引导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歌唱发声练习产生兴趣,从而更好地接受音乐知识以及教师的引导。如在教学《在农场里》时,教师可以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视频的方式来模仿动物声音,让学生通过听动物的叫声来产生好奇。教师可以在播放猪、牛、鸭三种动物叫声音频后进行引导“同学们听,这些是什么动物的声音?”在学生回答正确后让学生观看课文,指导学生动物是怎么叫的,如小猪“lu lu lu”是5声调“so”的音,引导学生以“so”的音去唱一下“lu”,进行开嗓发声练习,要求吸要深,呼要匀,发声柔和且具有情感,帮助学生找到发声状态,并指导学生尝试着控制自己的气息与音量。

之后为学生展示一组ppt课件,ppt中设计小猪肚子饿、小猪吃东西、小猪吃饱了很满足等环节,并和学生开展歌唱接龙的小游戏,根据ppt和歌曲的曲调,教师演唱“小猪小猪肚子饿”,学生接龙“lu lu ”,一边做游戏,一边指导学生发声。

随着ppt课件所演示的情节发展,教师:“小猪找到吃的了,好开心”,学生:“lu lu lu”,最后展示小猪吃饱了很满足的ppt,教师:“小猪小猪吃得饱”,学生:“lu lu lu”

        通过这一设计,能够在立足于课本的同时进行拓展,不管是歌曲中的故事,还是教师所设计的歌唱接龙游戏,都十分契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这也是学生们普遍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同时,期间也让学生在参与和教师的指导下时多次演唱,找到歌曲的曲调和发声的方法,实现趣味性发声练习。
(二)深度发掘音乐含义,提高过程的趣味性
在备课环节中,教师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仔细研读,明确音乐内容的风格、内涵、情感等,找出其中可以融入趣味元素的点,制定更加生动灵活的课堂教学方案。如在教学《勇敢的鄂伦春》时,该歌曲整体节奏较为轻快,并且旋律贯穿了2/4拍的节奏感,利用引子及尾声环节的马蹄声在音乐中展现鄂伦春人乐观向上的精神,而马蹄声的力度变化也能表现出马队的特征。在引导学生歌唱时,需要重点帮助学生掌握歌曲演唱的力度,这不仅是歌曲演唱的重点,同时也是其难点,在这一点上融入趣味性的发声练习,需要先让学生感受其节奏感,如通过拍手的方式来同步体会马蹄声节奏特点,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图片,让学生对鄂伦春马队具有直观形象上的了解,通过形象与音乐节奏的体会,感受鄂伦春人的性格特征。教师可以在之后向学生问询“怎样才能将马蹄声表达出来呢?”学生多会想到踏脚、拍手、拍打身体部位等方式,通过力度的掌握来控制声音的强弱。当学生了解到通过力度来控制声音强弱时便可以进行指导性的发声练习,之后教师便引导学生控制声音力度来掌握渐强渐弱的发声方式,让学生在建立兴趣基础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发声练习,并在发声过程中体会到趣味性。
(三)创设灵活的发声练习情境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发声练习中,情境的创设需要充分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特征,结合情境自身所具有的引导力特征,引导学生去体会情境、探索情境,从中感受到趣味性。通过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思维与情绪,让学生深入到情境之中,在兴趣和情境内容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发声练习,提高学生理解效率的同时也契合学生的认知特征,让学生获得不一样的音乐体验。如在教学《爷爷过生日》时,教师便可以将情境构建的任务放置在学生身上,挑选几名学生进行分角饰演,扮演爷爷、孙子、爸爸、妈妈、奶奶等角色,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让学生们共同饰演一下爷爷过生日的情境。在情境饰演初期,教师可以引导性提问“同学们,往常家里爷爷过生日时是谁在做准备工作呢?又是怎么过的呢?”之后让台上的学生进行表演,让其他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回顾并思考,期间也可以播放《爷爷过生日》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情感与情绪,在感受亲情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加深对于歌曲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练习发声,实现兴趣激发与情感引导的结合。
结束语: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歌唱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歌唱水平,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引导,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灵活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此外,在课堂教学中也要与学生进行灵活互动,通过互动来引导学生深度探索音乐,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娴妍.趣味发声练习在小学歌唱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199-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