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以智慧教育环境为切入点,首先阐述了智慧教育的概念,其次对基于智慧教育环境的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进行了着重分析,最后则对基于智慧教育环境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注意事项进行了补充,旨在于借助智慧教育环境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更好组织与开展。
关键词:智慧教育;小学信息技术;概念;有效教学;注意事项
当前教育领域蓬勃发展,众多科学的教育理念层出不穷。这其中,智慧教育便是引发了人们较多关注的教育名词之一。那么,究竟什么是智慧教育,基于智慧教育环境的小学信息技术如何实施教学,智慧教育环境中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以下,我仅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针对上述问题展开一一分析、阐述与探讨。
一、智慧教育的概念是什么
智慧教育顾名思义是指充满智慧的教育,具体是指教育信息化,表现为在教育教学领域全面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借助其辅助教育教学活动组织与开展,进而优化教学活动效果及其质量的一种形式。就当前来看,智慧教育最突出的特征在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其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信息技术、学生与信息技术、所学内容与信息技术多维的有机融合与互动,具备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协作性较强的特点。
二、基于智慧教育环境的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一)在智慧教育环境中引导学生们进行课前预习
大量的教育实践已经充分表明了学生们若是能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便能很好地做到有重点的聆听,自然也便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课前预习之于学生们学习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智慧教育环境中,学生们可以接触到便捷的信息技术手段,依托这些信息技术手段,我们的学生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前去查询、提前去预习。
例如,在教学“数据排序见伯仲”这节知识时,我就有意识地鼓励学生们在课前认真阅读教材,同时要能利用电脑、智能手机等的搜寻功能去积累大量关于“表格中数据排序”的信息,同时结合教材及其自己所查询到的信息对“数据排序见伯仲”的相关知识进行预习。这样一来,依托智慧环境,我们小学生们的课前预习质量得以显著提升不说,也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智慧教育环境中引导学生们突破教学重难点
前文讲到,智慧教育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协作性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巧妙利用能很好地帮助学生们轻松突破与解决课堂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难点,从而显著提升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效率与质量。
例如,在教学“文字处理小能手——Word 2000”的相关知识时,我便利用我们教室内所具有的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一智慧教育手段为学生们构建了一个大屏幕、交互式的教学环境。交互式电子白板无需使用鼠标,配备有特定的定位笔,便于我们师生们的操作,而且学生们在打开的Word2000文档中还可以尝试着多次对该文档进行编辑、注释、保存等,在这一遍遍的练习中,我们小学生们自然很清楚且直观地知道了文字的输入与保存、段落格式的设置、插入表格与图片的方法等等。如此一来,我们可以看出智慧教育环境中我们的学生们可以更加有效的突破教学重难点进而显著优化自身的学习效果。
三、基于智慧教育环境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注意事项
首先,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教师在学生们的学习活动中所处于的地位不容忽视,在智慧教育环境中,我们也应当坚持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现实,切不可有了智慧教育手段就放任学生们去操作、去尝试、去实践,而一味地否定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与职责,这种舍本逐末的错误做法势必将严重影响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堂中正常的师生互动必不可少
师生间的正常互动是融洽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课堂教与学氛围的一种手段, 其必不可少。在引入智慧教育之后,随着多种智慧教育手段的出现与应用,师生间应有的互动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倾向。我们教师必须意识到智慧教育环境的创设,智慧教育手段的引进,其本质目的都在于协助我们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活动,因此,其不能影响正常的师生互动不说,还应当促进我们高质量师生互动的形成,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让我们的教师们更好地掌握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也让我们的学生从教师处接受到专业的知识讲解与传授。
四、结束语
智慧教育是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目标实现的一种手段,其用信息技术不断改变、转化传统的教育模式,赋予了教育领域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为此,我们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积极学习智慧教育的理念,并在智慧教育的环境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组织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实际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及其方式方法,以让我们的学生们学到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掌握更加牢固的信息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冯艳艳.技术构建智慧教育实践提升创新能力[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10):23-25.
【2】陆志平,倪凯颜."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