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应用题教学如何为学生自主探索创造条件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第11期   作者:梁景林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年教学结果表明,小学生对于应用题的学习效率较低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年教学结果表明,小学生对于应用题的学习效率较低,并且大量的小学生即使经过了大量的练习,依然无法正确解答习题。基于对小学应用题教学中自主探索工作目的的分析,本文分析了当前自主探索教学方法的使用问题,并分析了自主探究方法的条件创作方案,让小学应用题的教学效果提高。
关键词:小学教育;应用题教学;自主探索

引言:自主探索可以让小学生在学习或者习题的解答过程,按照已经建立的思维体系,实现对所有信息的收集,之后提高知识的掌握质量。在目前的教育中,发现自主探索教育普遍存在问题,教师不引导、错误引导问题凸显,难以按照建立的答题思路解答问题。
一、小学应用题教学自主探索方法的目的
(一)建立解题思路
        小学阶段应用题表面上来看涉及的条件较多,但是实际上,都具有固定的解题思路,如归一类问题、归总类问题,就将解题套路发挥到了极致,对于其他类型的习题,但凡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点,就可以在练习中总结思路。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在了解基础知识后,只需具备基础性的体系化思维,实际上就可以总结解题思路。
(二)构造知识模型
        数学学习中并不只限于对一些固定问题的解决,要能够建立专业的数学模型。在当前的小学教育阶段,大纲中并未对知识模型做出具体的说明,但是若教师能够让学生建立该观念,则自然能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更好借助知识模型提高个人素养。在自主探究方法的使用过程,可以将解题思路视作模型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主动传达知识模型的构造思路,让学生可以在持续性的学习过程,主动根据知识模型的建设理念强化知识认知。
(三)完善知识结构
        小学阶段的应用题教学,该内容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个中间过程,该过程的使用意义是,让学生对当前的知识结构查缺补漏夯实基础,之后可以通过对相关知识的进一步强化学习,为后续的学习过程构造工作体系衔接点。在自主探究方法使用过程,一方面可让学生在练习过程找到自身知识体系方面的错误认知,让学生可更好提高个人水平,另一方面应用题中本身就含有多个知识点,学生通过不断地加强研究,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1]。
(四)形成答题习惯
        应用题的“套路”表现为,要能够实现对各类知识的使用,按照固定的答题形式得到结果,并且根据相关规范,对最终获得的结果进行撰写。在目前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量学生在日常的练习阶段采用简化路径的方式完成答题任务,然而该方法对学生的后续知识学习过程不利,在自主探究过程,若教师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正确答题习惯的重要性,则学生在后续的解题过程自然可以根据该习惯强化个人素养。
二、小学应用题教学自主探索方法的使用问题
(一)趣味性不足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实际上是学生认为难度较大的学科之一,同时要能够理解各项较为抽象性的知识,学生的理解难度进一步提升,若无法提高授课过程中的趣味性,则学生自然难以对该学科产生持续性的兴趣。在目前的教育阶段,虽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已经开发出了多种方法,比如让学生在其中主动加入条件,或者让相关问题根植于现实生活,但是学生实际的参与程度不足,在学生看来采用的教育模式依然倾向于理论的单纯讲解,这就导致实际教学过程的趣味性难以体现。趣味性不足一方面导致学生难以在教师的课堂授课过程中全面参与,另一方面学生无论是在日常的习题练习还是习题检查中,都对相关题目的兴趣大幅度衰减,甚至一些学生在日常练习过程主动规避应用题,这对于学生的练习和知识储备过程不利。
(二)引导性较差
        能够让学生做到主动探索相关习题的解答方式和其中涵盖的知识体系,教师必须要能够做到有效地指导,引导的方法对于课堂授课,要能够通过课堂导入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投入课堂,而对于各类条件的发掘以及数量关系的查找,也要能够建立相关的引导性思维。目前的教育过程可以发现,教师通常情况下在授课阶段容易陷入忘我的境界,即教师通常情况下向学生发放相关习题,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教师的多年授课经验,向学生传授习题的解答套路、解答方法和应用的知识点,对于教师来说,该领域是其本身极其熟悉的部分,所以授课过程容易陶醉,忽略了学生的反馈信息。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在教师的问题解答还是教师的授课方法方面,都缺乏有效地指导,让学生的问题未得到解决,同时学生会错误认为教师不注重其反馈的信息,自然不会进一步的参与学习。
(三)参与性浅薄
        在目前的应用题教学阶段,教师对自主探索的相关方法处于摸索阶段,虽然教师认为学生参与课堂,或者参与问题的讨论是一项必须能够得到体现的内容,但是由于并未形成专业化的工作思路,导致最终取得的工作成效依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参与性要求。比如教师认为,先让学生了解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然后向学生发布相应的习题,学生可以在热点性的印象获取之后借助套用模板的方法参与学习,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问题解答效果进行评价,最后指出问题并让学生练习,则教师认为这一方法能够让学生获得全面性的参与,但实际上小学生对课堂参与的需求是,学生要能够在课堂上说明意见并被教师接受,同时也可以参与到习题的制定、习题的分析乃至习题的解答过程,当前教师采用的相关方法在学生看来,与其自身的需求不符。
(四)实践性较低
        应用题起源于日常生活,所以必须要能够体现实践性,而在目前的教师教育过程,对于实践性的体现效果较差,教师通常按照教材中的相关问题和相关理念对习题进行编写[2]。然而采用的案例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这就导致学生将应用题视作是一种披着日常生活外衣的理论类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但无法提高对于习题的解答兴趣,甚至也会导致学生对世界产生了错误的认知。


(五)环境性较差
        环境较差表现为,一方面当前应用题所涵盖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点范围狭窄,针对一些特定类型的应用题,教师才会加强对这类知识的解读,另一方面教师认为只要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理解相关知识即可,而不是在其他的时间段内也要进行学习,一方面导致学生对于周边环境的抽象理解水平较低,另一方面教师无法通过应用题的形式,让学生及时储备和分析相关的知识点,这对于学生来说,实际上已经是一种环境适用性较差的表现,当不能把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建成衔接关系,则学生的学习效果事倍功半。
三、小学应用题教学自主探索方法的条件创作方法
(一)趣味性体现
        在趣味性地体验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全面参与,或者直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教育方案,从而让学生能够按照自身的兴趣,参与对知识的学习过程。
        比如教师采用的方式为,在某一应用题的题干部分,故意缺失一个或者多个条件,而之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经验和其他方法,对该条件进行填补并且进行解答,该方法在学生看来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授课模式,同时对学生本身的限制较小,自然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应用题是“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全长的10%,                             ,这根绳子有多长?”,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在其中加入条件,比如某学生加入条件是,“用去了100米”,而另一学生施加的条件是“剩下900米”,教师不对学生所施加的条件做出限制,并让学生在加入条件之后自行解答,之后教师批改学生的问题解答结果。在取得了结果之后,教师可以向不同的学生发放其他同学所施加的条件,让学生之间形成交叉式的问题解答模式,以了解其他同学的思维模式以及其他同学施加条件对自身应用题解答思路方面形成的冲击。
(二)引导性升级
        在引导性的升级过程中,核心工作体系是实现对学生知识模型的建立,让学生能够在后续的学习阶段,更好掌握相关知识。比如教师提出的应用题是,“某养殖户要使用周长为60米的篱笆,封闭一个区域用来豢养动物,如何操作才能够让圈出来的矩形区域面积最大?”,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其可以直接通过对矩形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分析,确定构成一个正方形时整个区域的面积最大,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一个知识模型,即当矩形的周长相同,则处于正方形状态下,则该矩形的面积一定最大,当然该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直接性的验证,从而让学生能够理解这一知识模型,在后续见到同类型的填空题或者判断题时,可以直接按照已经储备的知识解答,可以说该模式实现了应用题中抽象知识模型的转换使用。
(三)参与性显现
        参与性的显现过程,除了上文中提及的让学生自行在题干中加入条件,也需要建立其他的方法,让学生参与性能够更好地提升,本文认为可采用的方法是,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难度相对较大的题目,或者从目前上来看超纲的题目,而之后让学生直接进行小组内的讨论,或者在课堂上和教师讨论的模式,让学生认为自身更好地参与了学习和讨论过程[3]。比如教师发布的应用题为,“某班级组织学生春游,该班级中的学生总数量为32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2人,求这一班级中男生的和女生的数量。”教师还未向学生讲解过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在学生看来,这一问题最简单地表达方式是采用二元一次的解法模式,但是学生通常情况下不会解答,而教师给出的要求是,必须要能够给出明确的结果,只列出方程不合规,则学生必须要能够根据其中存在的数量关系给出结果,该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直接性的小组讨论,让学生内部给出答案或者分析思路。
(四)实践性展现
        在实践性的展现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能够根据当前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现实生活中所接触的相关事件,对应用题进行创造,之后把相关问题提交给学生。学生由于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已经接触到了相关的事物,所以学生可以直接产生熟悉感,这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可以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各类经验找到数量关系,另一方面对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产生更高兴趣[4]。
(五)环境性构造
        在环境的构造过程,一方面要能够在课堂环境的构造和教学环境的构造方面投入更多精力,通过检查当前学生的具体学习状态和课堂参与程度,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决。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适当要求学生家长参与,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一些新鲜事物和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事物,可以主动调整数量关系,并且将其以应用题的形式让学解答,当然该过程中不可让学生家长过度参与,比如让学生家长出题并批改作业,该方法必不可取,教师必须要明确的是,教书育人是其工作任务,家长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的主动探索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包括环境建设问题、题目实践性问题、学生的参与性问题等,这类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对主动探索过程失去兴趣。问题的解决思路是,通过对习题模式和习题编写方法的分析,让学生能够更好参与课堂,之后对于教学环境进行合适的构造,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陈林.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趣味应用题教学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60.
[2]张海花.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应“归于生活”[J].现代农村科技,2020(06):92.
[3]李初生.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方法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0):31-32.
[4]杨世学.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J].名师在线,2020(14):25-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