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00后”大学生坚定新时代民生理想 ——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第11期   作者:张媛媛
[导读] 本文通过分析“00后”大学生群体民生理想现状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00后”大学生群体民生理想现状,针对性的提出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挖掘闪光点、疏解偏差点以及激发共鸣点三个途径,更好地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铸魂育人的目标,引导他们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新时代民生理想。
        关键词:“00后”;大学生;民生理想;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七有”理想的基本内容,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七有”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福利理想,归根结底就是民生理想。[1] 总书记还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 新时代的民生问题作为党和人民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深刻的影响着“00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2018年,首批“00后”大学生正式“上线“。当前,“0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阶段思政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拔节孕穗期”,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筑梦人和主要见证人,因而他们的民生理想认知与实践对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中对“00后”大学生开展新时代民生理想教育,引导他们自觉将新时代民生理想纳入自己三观形成的正确轨道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00后”大学生群体的民生理想现状
        (一)意识主体化,民生问题感知比较独特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教育政策也经历了不断的变革与发展。受时代背景、社会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00后”大学生拥有了较优越的物质享受,接受了较先进思想的熏陶,受到的教育较全面,综合素质得到普遍提升。开放、自信是他们的标签,他们的性格更加坦率直接,形成独立的主体意识,但反叛意识也更加强烈。随着我国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00后”大学生有了更多和社会接触的机会,他们敢想敢做、经济意识强,懂得综合运用各种关系,思想成熟较早。《00后画像报告》显示“00后”大学生对民生问题有自己独特的感知,也更愿意强烈抒发自己的主观感受。[3]  
        (二)学习自主化,民生问题认知易现偏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移动互联网一代,网络成为“00后”大学生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和实际生活娱乐的必要方式。因而,“00 后”大学生具有更加自主化的学习方式。基于网络媒体资源的多样化,学生们能够通过网上多样化的资源进行自主化学习。他们渴望新颖的形式与新鲜的内容,更加追求通过兴趣培养、实践体验、课外拓展等途径获取更多更丰富的知识。但当前世界范围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多元化、多样化、多变化的态势,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与交锋日趋激烈。面对多元化和碎片化的信息,相对缺乏社会经验的“00后”大学生较难辨别信息的真伪,很容易被带偏节奏。他们对一些民生问题或是有了先入为主的认识,或是陷入无所适从的迷茫,一旦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对社会与民生问题的认知就会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明显的偏差。


        (三)理想务实化,民生理想实践更加理性
        “00后”大学生更加注重自己的奋斗,他们认为成功主要靠个人的努力奋斗,良好机遇和个人天赋虽是比较重要的因素,但幸福的生活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不再只是依赖自己的父母,更加务实。虽然每个人的理想各有不同,但在描述未来生活图景时,相较成功的事业和财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偏向于“拥有温暖的家庭与知心好友“。他们更加重视提升自己的知识与学历,不再认为社会经验比学校学习的知识更加重要,他们认为考入大学是成功的必经之路。他们更加注重对自己的职业的规划,选择的专业更加注重与社会工作联系起来。
        二、在“概论”课教学中引导“00后”大学生坚定新时代民生理想的途径
         (一)彰显主体意识,挖掘闪光点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积极搭建平台,彰显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课堂的构建实现对师生主体社会性角色的塑型,并且创设和开辟多种途径,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将应用性较强的内容、社会的背景知识和民生问题改善的真实案例引入教学,开展课堂演讲、翻转教学、辩论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进行有效的引导、启发和鼓励,激发学生独立的思考。将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实际生活与参与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相结合,使学生获得体验、感受和启示。同时,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得到他人和自我的肯定,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进而主动追求学习的成就感。
        (二)打造魅力课堂,疏解偏差点
        教师在授课前通过问卷调查、问题征集、关键词征集等形式,或运用一些线上教学软件,在授课中通过关注学生实时发送的弹幕内容,适时充分地了解学生关注、关心、关切的民生问题,掌握学生认知的困惑点与偏差点,及时调整授课内容从而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在授课时运用多样化的网络平台与资源,使教师成为有一肚子故事的老师,使教学内容更加全面、生动,使教学工作活起来,增强“概论”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针对学生自主化学习的特点,教师要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方式,使学生主动回归课堂,更好地答疑解惑、疏解偏差。
        (三)收获实用技能,激发共鸣点
        “概论”课作为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常常给学生留下呆板沉闷的印象,成为有距离感的课程,甚至被打上“无用”的标签。要改变现状,就必须推行改革、转换思路,打造专业性和实用性。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内容与元素,教师通过碰撞、辨别、分析与交流,引发他们深度思考、引起他们强烈共鸣、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认识,使“00后”大学生结合理论学习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整合运用好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将校园文化、学生社团、学校就业、企业资源中的一切有利元素结合起来,形成强大合力,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让学生有更真实的社会体验,使学生由感性接受上升为理性思考,进而具备思考社会民生问题的能动性,从而将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同内化升华为更深刻的责任共鸣。
        三、结论
        “概论”课是高校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是提高学生政治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概论”课中对“00后”大学生开展新时代民生理想教育,引导他们自觉将新时代民生理想纳入自己三观的形成的正确轨道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从“00后”大学生的民生理想现状入手,针对性地探讨在“概论”课教学中引导“00后”大学生坚定新时代民生理想的途径,希望从理论与实践层面上为“概论”课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点支持。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7: 44.
[2]毕天云.“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福利理想[J].学术探索,2018(11):62-68
[3]葛飞飞,张丁心.浅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偏差问题——以“00后”大学生为例[J].汉字文化,2019(06):129-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