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出于教学习惯,有些语文教师很少利用课后习题,当做语文教学导引与导练桥梁,忽视课后习题的导学、导练功能。新课改需要创新教学理念,需要语文教师重视课后习题的导学与导练作用,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词句,培养学生提高语文阅读、习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后习题;导学;导练;功能
语文课后习题一般是为巩固学习重点或难点而让学生进行练习,以实现一定教学目标。为学生布置语文课后习题,同样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也是语文教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是组织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重要依托。语文课后习题的重要作用,是能检验语文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情况,且以此作为一种检验依据。但是,因受教材课文编写形式和篇幅以及语文教师解读等因素制约,有时使课文中心主旨难以在习题中进行加以表现,致使语文课后习题不被获得相对重视。如何挖掘语文课后习题所具有的价值,以变通课后习题形式,实现它们的导学导练功能,让语文教学变得更有实效,是需要语文教师进行深度思考的问题。
一、以读为主,读中悟情,以凸显人文语文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所具有的丰富人文内涵,对学生自身精神世界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学生理解感受和理解语文材料,往往具有一定多元性,也就是具有这样的多样性,就需要语文教师相对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到的那些熏陶作用,并特别注重语文课程内容所含有的价值。怎么样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需要以读为主,并在读中悟情,通过阅读,利用课后习题提示,用以凸显人文语文特点。比如,语文教师在教学《找春天》这篇课文时,就可以利用课后习题提示,体现课程人文特点。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是进行这样提示的,“朗读课文,说说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按照这个课后习题的提示,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孩子们找到春天以后的那种喜乐情怀,并以此体会课文材料所彰显的那种春天美的人文特点,以使学生以读明理。
二、注重积累,学以致用,训练学生语言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同样提出了要求。要求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积累,感悟语文语言情感表达方式,逐渐学会语文语言的应用。学生的语文语言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每一篇语文课文时,都要让学生感到,每篇美文所具有的不同特色,尤其要体会优秀语句,它们在表达情感上的不同方式,切将学生自己的悟性,变成他们的语文知识财富,学习语文语言表达。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积累语文语言,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更多的背诵与抄写,但又需要语文教师帮助学生克服在背诵与抄写过程中出现的枯燥性弊端。当然,让学生积累语文语言,同样需要以课文课后习题为提示,体现它的导学导练功能。比如,语文教师在教学《铺满鲜花的小路》这篇课文时,就可以根据课后习题的提示,进行导学导练。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中的第二题,是让学生根据课文中对“五颜六色”这个词语的运用,仿照学写例句。其实,这就是对学生语文语言的训练。根据这道课后习题的提示,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要侧重对描写鲜花优美语句的教学,训练学生的描写性语言,并引导学生完成好这道课后习题的习作任务。通过这道课后习题,语文教师还可以实施课后习题形式的变通,让学生抄写描写鲜花的词句,积累语文语言。
三、品味课文语言,用读促写,学习语言表达方法
语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既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要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并且还要体会是以什么方式的语言,对情感进行表达的。这是语文教学需要注重的一个问题。
(一)引导学生对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领悟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每篇都是有其一定的典范性,并且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在遣词造句上,可谓是具有很好准确性的典范性。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根据课后习题作为一种导学导练桥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那些经典词句进行反复体味,用以体会这些经典词句用词的准确性、形象性与生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灵敏语言感觉,促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语文语言。比如,语文教师在教学《猫》这篇课文时,在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中的第三题,是让学生体会加点词语作用,并用这些词语再说出一些句子。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课后习题进行必要的导学导练,让学生重点体会加点词语含义,使学生体会相关联词句的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并体会它们在表达情感上的不同,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句所表达的具体语气。当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以后,并对遣词造句有了准确的领悟之时,再让学生根据加点的词,选择与其相关联的句子,再说出同样或类似的语句,以训练学生语文语言准确的表达能力。
(二)挖掘课文语言表达的典范性,强化对学生习作训练
事实上,语文课文将是一个范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课文范文作为一种范例,引导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增强学生阅读和习作基本技巧。在语文学习中,读与写宛如一对孪生,它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语文课文中的某些精彩片段以及典型的叙述结构,是学生学习语文语言的最好例证,语文教师要学会利用语文课文中的课后习题,帮助学生打开阅读思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语文教师在教学《颐和园》这篇课文时,就可以利用课后习题,交由学生进行一下讨论,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写颐和园的。同时,语文教师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牢牢抓住一些游览颐和园的动词,以“进了、绕过、走完、来到、登上、下来和走过”等的游览顺序,学习作者记叙事件的描写方法。可以这样说,这篇课文是作者运用了移步换景和过度连接等创作思路,描写了颐和园的景致。这就需要学生更多阅读课文,体会作者独特的叙述和描写方法,为学生完成课后习题铺垫基础。在这其中,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了解到作者都写了什么,并重点体会作者是怎么样写的。语文教师进行这样有针对性的教学,意在让学生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找到课文中遣词造句的规律,为学生习作进行练笔引路,并将作者的创作方法,迁移到学生们的写作练习中,使学生学会基本的习作方法,促进学生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结语
小学语文课后习题具有一定导学与导练功能,需要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围绕语文课文教学内容,认真研读课后习题,将课后习题与课文教学内容进行紧密联系,根据课后习题的导引与导练,在依据课文内容中心,进行语言积累,积攒语言表达功底,瞄准提高学生阅读和习作能力目标,认真组织教学。课后习题是用来巩固课文学习内容而创设的练习题目,题目一般要反映需要掌握的课文重点内容,有时又会对课文学习内容进行适当拓展,以体现课后习题所具有的功能性。因此,语文教师不能忽视课后习题的导引与导练作用,并将对课后习题的利用价值,提到一定高度,依托课后习题的导引与导练作用,引导学生学好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罗秀玲.刍议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导学、导练功能[J].当代教研论丛,2016(5).
[2]杨云华.小学语文导学案教学法刍议[J].考试周刊,2016(8).
[3]李长安.刍议"导学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语文课内外,2018(7).
[4]谢静.紧抓课后习题 切入备课要点——围绕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有效运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8).
[5]关丽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导学练习设计[J].当代教研论丛,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