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1期   作者:王汉忠
[导读]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学生的计算能力。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能力不仅是考核学生的标准,也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是每一名小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仅可以带动数学成绩的增长,对于每名学生的逻辑思维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当前阶段,对计算能力进行提升,是所有教师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升

        数学教学中,小学阶段的数学是培养计算能力的基础阶段。学生拥有了良好的计算能力,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中,准确率和解题速度都会提升,对于几何题,应用题的学习也有很好的帮助。在小学课程的日常练习中,普遍出现的情况就是学生计算的错误率高。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学生对于计算的能力不足,故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所有教师共同的目标。本文就学生为何出现计算错误率高以及如何做到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探究。
        1.小学生计算能力较低的可能因素
1.1.小学生知识和技能方面有所欠缺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不全面,对于计算技巧没有很好地掌握。在学生遇到计算问题时,由于没有足够的计算技巧并且不能灵活的进行知识的运用,致使学生不能对题目进行正确解答并且做题速度缓慢。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就是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接受能力较差。第二点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不能只进行机械性的讲解,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出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跟得上教师的讲解速度,让教师可以更深入的进行计算技巧的讲解,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并且使学生对于计算技巧的掌握更加娴熟。
1.2.小学生习惯与心理的影响
每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都不相同,继而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基础不同,计算能力也就拥有差异,不甚相同。计算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在一次次经历计算错误时,对于数学的自信被打击,从而失去对于数学的兴趣,产生消极心理。其实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都源于自己的粗心马虎等因素。造成这种“粗心大意”的因素大多数都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师在进行计算练习前,选择一道例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学习教师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可以引导学生进多加练习,形成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再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于计算能力掌握进行基础练习和提高练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基础练习,累积经验,找回对数学的自信,在逐渐进行提高练习,提升计算能力。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2.1.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元素
        小学数学教学中想要做到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引导学生在运算思维上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教导学生拥有独立思考解决运算的能力是重中之重。在数学课堂上借助游戏来进行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数学游戏在逻辑思维方面有很强的教学意义,并且在教师对题目进行限制后,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运算方式的选择类型,让学生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多种运算,可以帮助学生在运算的乐趣中,形成良好的运算思维。
        例如,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讲解时,用一种纸牌游戏来帮助学生理解并且熟悉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思维。

在纸牌上写上不同的数字,由学生进行抽取,抽取后不能向其他人展示,全部抽取完成后,教师随机念出几个数字,再由同学们依次出示纸牌,拿到教师念出数字的学生,必须写出可以得到牌上数字的混合运算。也可以让同学们两两一组,相互利用纸牌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再由对方说出一个不一样的算式。这些算式需要包含一项加法或减法还有一项乘法或除法。利用这样的数学游戏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并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运算思维,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
2.2.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数学运算口诀和运算技巧
在小学阶段,对于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有捷径与技巧的。计算能力的提升需要练习大量的例题,想要省略这一步骤,就需要教师制定与之相关的运算口诀。在进行某些有代表性的数字计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简便算法的思考,让学生记住简便算法的算式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日后考试或其他情况下的计算。
例如,任何两位数与十一相乘都有一定规律。在一个两位数个位与十位相加小于十的时候与十一相乘,算式结果的十位数就是这个两位数的个位与十位之和,百位数与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相同,个位数也与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一致。如果两位数的个位与十位相加大于十,那么算式结果的个位数不变,十位数变为零,百位数由原来的十位数加上一。在进行十几乘十几时,教师可以总结一个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个位相乘时,不够两位数要使用零占位。
2.3.教师要灵活布置好小学生的数学作业
        要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也需要注意。首先是作业的量,不能很多也不能过少,其次,作业的布置要突出重点,布置时可以结合学生的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作业布置,对于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可以布置相对简单的计算任务,对于计算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拓展练习。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可以结合生活进行布置,例如,在跟家长去购物时,利用购物清单来进行计算能力的练习。也可以布置一些情景作业,比如在课后作业的试卷练习时,可以设计些类似利用小动物编号吸引学生兴趣的题目,如“送小鸡回家”在每只小鸡头顶标记一个算式,在鸡窝处标记结果,打乱顺序,让学生进行连线,让学生对作业感兴趣,可以沉浸在数学计算中。以此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束语
        综合以上因素,教师在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时,不仅要改变教学模式,更要注重吸引学生兴趣,不仅要做的课堂教学风格的改变,在进行课后作业布置时,也要使学生沉浸在计算中,积极的进行数学计算。学生在提起对数学的兴趣后,就会主动进行计算练习,对运算法则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有效的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后,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信会逐步提升,使学生在每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雯芳.浅析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8(46):84-84.
        [2]张天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8(43):97-97.
        [3]刘小燕.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