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心理学研究认为:“自信是一个多维度的心理系统,是个体对自己正面的肯定和积极确认的程度。自信是通过对认知过程、动机过程及身心反应过程等若干中介过程的调节实现其主体作用机制的。”自信心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人获取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心理品质。【1】
而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数学认知能力、数学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信念,它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任务的选择、接受和学习状态的准备,影响着学生对教学学习的情绪调节和坚持,可以说,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是促法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是能否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为本,多方面地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字:小学生 自信心 方法
一、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打好基础
老师应对每一个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个性加以了解,根据其个性特点施展恰当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基础。学生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尊重,才会对自己充满信心。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与学生积极互动,以平等的身份面对所有的学生,以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自觉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随时加强自身的修养,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学习目标的实现,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做到精神饱满、乐观豁达、热情,使学生在教师感染下可感到不慌乱、乐观,从而自信地对待学习。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
叶圣陶先生说:“把教师的要求转变成学生的需要是改变教学的最高境界。”这句话生动而全面地诠释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在教学中的意义和重要性。即: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兴趣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的基本心理因素。 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关键在于教师教得“有趣”、学生学得“有趣”。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都非常期望丰富的教学内容、新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把所教数学知识与班级特色密切地联系起来,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寻找成功的喜悦,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一个人只有相信自己,他才有成功的希望。而这种自信心的获得,正是来源于他的成功体验。成功体验越多,自信心就越强;反之,成功体验越少,自信心就越弱。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背景来设计教学,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根据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水平,找准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知识的生长点,把学生稍做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水平确定为教学起点。在学生熟知的旧知识的基础上教学新知识,即便于学生学,也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倾向。
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还会遇到重重困难。坚定信心,认真对待困难,继而战胜困难,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其间就必定要经历一个意志过程。为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意志,教师要经常结合教学,进行学习的目的性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渗透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责任心,帮助他们树立坚强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在困难中形成的,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情境,让学生磨练自己的意志。在学习中严格要求,在困难情况下予以指导、鼓舞,以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意志。
五、关注“学困生”,在课堂给予“学困生”特别的爱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学习习惯较差,有家庭原因,也有个体发展不均衡等多种因素。对这些数学基础薄弱、接受知识困难的学困生,他们的自信心只能来自老师的悉心呵护和加倍的鼓励。教师在上课时也不可能为这一部分学生过多的降低全班授课的起点。那就要靠我们老师来策略性地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把一些较简单、容易的问题留给他们回答;对他们在作业和测验中取得的进步,不失时机给予表扬。对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觉得困难的地方,教师采取课后辅导的方式,使他们对当天所学的知识不留疑问,或请班级里数学成绩优秀、且和他们关系非常要好的同学与他们形成长期的学习上的合作伙伴,随时帮助他们。对于学困生成绩,教师要改革评价手段,淡化考试分数,消除学困生自卑盛和恐惧心理。考试后,如果“学困生"卷面答题不理想,暂不判分,与他们个别进行试卷分析交流后,再出一张题型相似难度相近的试卷,鼓励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并没有嫌弃他们,而是无时无刻都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在点滴的进步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形成一定要把数学学好的意识,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注重赏识教育,在赏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地追求成功。现代的儿童教育观念提倡鼓励儿童。心理学家说,被鼓励长大的孩子学会了自信。为了树立小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该鼓励孩子及时、恰当地思考、去做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展示自己的技能。当学生通过自我表现获得赞美,体会到被表扬的喜悦时,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而自信心的增强,反过来又会促使学生更勇于表现自己【2】。只要学生能学会勇敢地展示自己,就是在把握机会,积极进步。在赏识教育中,我们老师应本着真诚的态度赏识学生;表达赏识应形式多样,适合各年龄段特点;赏识表扬既要及时又要实时;赏识表扬要持之以恒;
赏识表扬也不能过度。赏识教育主张对孩子多肯定,多鼓励,少批评,但不等于孩子犯了错误就不去批评,过度赏识,会导致孩子自满、任性,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稍遇坎坷便一蹶不振。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信”是人们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自信”是学生学好数学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会找到快乐,看到光明的前途,他总是怀揣着梦想并为之而孜孜以求。现在的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足够的自信心和坚强的毅力将是他们必备的心理特征。自信更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
【1】、《读书文摘(下半月)》2018年第08期 赵敏
【2】、《祖国》2018年第20期 核心素养下依托赏识教育培养学生自信心策略 李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