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最近几年高中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越发受到人们关注,科学的应用翻转课堂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中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帮助高三学生更好的应对这一阶段地理知识的复习。由此,本文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进行阐述,希望从中能对学生后续高考予以帮助。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地理;教学实践
前言
翻转课堂出现在2011年,是一种起源于欧美等国、对传统课堂进行颠覆的新型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转变,学生不仅可以应用网络、微课等资源更加主动、高效的学习知识,同时教师也能从更贴合学生需求的角度入手,帮助学生解决以往学习中面临的问题。基于此,在教学改革的今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未来高中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如何更契合的将翻转课堂应用到课程设计中,就成为了当下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下文将从高中地理学科出发,思考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一、创设课堂导入材料,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回顾以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经验,可以发现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凭借翻转课堂调动学生们参与地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获得预期翻转课堂应用的效果,所以,本文认为在未来高中地理教学环节,教师们应从课堂导入环节便入手,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渗透其中,以此帮助学生明确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为后续更加系统、科学的地理知识学习予以帮助。
首先,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前,教师应着眼于新课标对这一课程教学的要求入手,结合当下高中生地理知识学习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点为学生们设计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为后续翻转课堂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奠定夯实的基础。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程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环节,教师应从新课标对这一课程的要求,确定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帮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中地域差异的基础规律”和“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三大地理分异规律”等,在这一目标的基础上设计翻转课堂,确保后续这一课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而后,在明确了翻转课堂实践目标后,教师则应在网络上搜集有关这一课程的教学资料,并通过划分微课小主题的方式将网络上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微课视频,让学生们在课堂展开前对录制好的微课视频进行预习,以此实现对初中地理知识的回顾和对高中地理知识的补充,帮助学生从初级层面了解课程内容,为后续更深入的翻转课堂教学奠定基础。比如,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录制微课的方式,将地球表面自然界中表现出的差异、自然带的形成变化等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并通过设计思考问题的方式鼓励学生基于上述现象总结规律,以此调动学生们参与这一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为后续实现翻转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予以帮助。
二、组织学生开展活动,鼓励学生实践出真知
在完成了课前导入环节翻转课堂的应用后,教师也应将翻转课堂教学的思想贯彻落实到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去,通过开展课堂答疑、小组实践活动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高中地理知识研习的积极性,凸显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实现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
首先,教师应在学生完成导入阶段的学习后,让学生们将导学中发现的问题列举出来,由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其导入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后,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比如,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中,可以发现学生们思考的难点大都集中于“不同区域地理间是如何互相影响的?”由此,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专项解析,以此实现翻转课堂在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而后,教师则应基于这一课程的基础内容,为学生们设计“课堂小测验”,快速了解学生在这一课程基础知识了解中面临的不足,为后续进一步的专项优化指明方向。比如,在设计这一测验内容时,测验的重点应集中于“自然带分布情况”、“纬度自然带分布情况”等;最后,教师就可以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发现自然之旅”的活动,让学生们在基于这一课程知识的基础上,为“游客”设计覆盖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旅游路线,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化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理解,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这一高中地理课程中的有效应用。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教学中应用的增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高中地理教学、复习的积极影响也愈发受到人们关注,基于此,本文从以往高中地理教学的经验入手,思考了翻转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希望能对后续课程的展开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宋士科.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08):218.
[2]马丽伟,王向东,李洪影.高中地理翻转课堂微课教学与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11(07):60-61.
[3]熊锋.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导入分析[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