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伤害事故的预防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1期   作者:郭汉花
[导读] 由于与中学体育教学相关的许多体育项目都有一定的危险
        摘要:由于与中学体育教学相关的许多体育项目都有一定的危险性,再加上体育是身体实践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离不开身体实践,中学阶段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都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伤害事故的预防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从运动安全意识、准备活动、技术动作、场地器材等几个方面入手,总结容易引起运动伤害事故的常见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安全;以期为高校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运动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加强初中生身体素质建设已成为重点教育目标。相应地,体育教学状况逐步改善,课时安排和活动制度逐步丰富和完善。在实施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关注当前培训活动中的事故风险,科学制定预防方案,以保障学生的体育健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1.1运动安全意识低
        通过对学生在教学中的行为和与学生交流的观察,发现绝大多数初中生没有树立良好的体育安全意识,学生对体育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的知晓率和掌握率普遍偏低。例如,很少有学生能清楚地解释普通运动损伤的特点,在发生关节扭伤或肌肉损伤等常见运动损伤事故后,很少学生知道如何处理。大多数学生对此无所适从,在体育教学和锻炼中不可能积极主动地采取预防措施。这说明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安全意识不高是造成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1.2准备活动不合理
        通过对我校体育教师和当地初中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观察,发现初中体育教学中不合理的准备活动也是造成学生运动伤害事故的原因之一。一般来说,由于体育伤害事故的准备活动在教学中是不合理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准备活动不足,没有发挥效果。这是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非常普遍的情况。由于他们没有意识到预备活动的重要性,许多学生,包括一些体育教师,都没有真正重视预科活动,导致预科活动仓促进行,出现了预科活动强度低、时间太短等问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种情况主要是指预科活动强度过高或过久,使学生在心理准备活动阶段的生理或心理消耗过大,以致进入正规教学环节后,运动疲劳现象提前出现,而当学生在运动疲劳状态下继续学习和实践体育教育时,发生运动损伤事故的概率会明显增加。 (2)预备活动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不大。预科活动内容与后续教学内容的相关性较低,使学生无法在所需的活动和教学中使用的身体肌肉和关节中获得相应的活动,因此这些部位或关节在教学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很大。例如,在跳远教学中,大腿肌肉、膝关节和踝关节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如果这些身体部位在活动准备中不充分活跃,那么运动损伤在教学中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1.3技术动作不规范或是技术动作错误
        由于初中生的运动水平普遍较低,在体育教学和锻炼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技术动作不规范或技术动作错误等问题,一旦出现这类问题,很容易导致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但以跳远教学为例,学生在完成跳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摆动腿摆动不足的问题,摆动腿摆动不足是跳远教学中发生运动损伤事故的重要原因。
1.4教学场地或是教学器材存在安全隐患
        课场过硬、锋利的障碍物和运动器材老化等情况,极大地提高了中学体育教学中发生运动伤害事故的可能性,应给予重视和关注。
2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防范策略
2.1强化安全教育
        意识决定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加强安全知识讲座的规范化组织。在讲座活动中,要渗透与体育和健康有关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其次,在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应通过情境展示、模拟演示等方法,清晰、准确地向学生展示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在体育锻炼中,严格要求学生准备运动服和鞋子。

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应加强对重要动作和困难动作的规范展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确保学生动作展示更加规范,有效预防事故风险的发生。同时,对体育锻炼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对学生进行了预防接种。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前处理方案,使学生在实际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能形成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
2.2重视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
     为了充分保障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避免不必要的体育安全事故,教师应充分了解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实现素质教育和目标。同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自觉锻炼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预防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2.1加强体育教学方式的创新
     受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采取主要以说话为主的“灌溉式”教学方式,注重体育理论知识的注入,难以点燃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针对这一问题,作为体育教师,需要注重积极转变自身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的动作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在进行动作演示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明确动作误解,防止体育教学中的运动伤害,推动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2.2创新体育教学评价方式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主要是评价体育教学质量,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往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教师主要参照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难以保证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在对创新体育教学的评价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在身体素质和体育教育水平上的差异,并相应地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首先,要对评价标准和评价标准进行划分,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要适当降低标准,增强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体育成绩和学习态度进行综合评价,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
2.3 确保准备活动的科学、合理开展
        为了避免不合理的准备活动造成的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体育教师和学生应注意提高准备活动的重要性,避免敷衍了事。此外,体育教师应注意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组织合理的准备活动,确定科学的活动强度和活动时间,避免活动强度过低或过高、活动时间过长或过短而影响准备活动的效果。
2.4做好安全排查工作
        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应对教学所需的体育场地和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以便事先发现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中的隐患,避免因场地设备原因造成的运动损伤事故。此外,在每节课正式开课前,体育教师还应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如果在教学中使用防护用品,是否穿着锋利的物品,容易造成运动伤害事故,还应提醒学生检查防护服的穿戴情况,以尽可能通过全面的安全调查工作来保障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5加强场地、设施优化
     在体育教学和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高度重视,进一步优化训练环境。首先,优化培训场地。在开展训练活动前,要消除运动场上的障碍,加强防护设施建设,为学生在安全状态下完成运动训练创造环境条件。同时,要加强体育设施的升级。学校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积极升级老化的体育设施。在进行体育训练之前,教师需要对这些设施的功能系统进行测试,并在确定其性能和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教学活动,以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结语:
        在初中阶段,体育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事故预防。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明确事故的类型和诱因,在安全理念的支持下构建完善的预防体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参考文献:
[1]王辉.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问责案例解析及其风险防控措施[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7, 33 (5) :78-83.
[2]闫建华.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特征、法律归责及风险防控措施研究——基于对58例裁判文书的荟萃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7, 43 (5) :13-19.
[3]张晖.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及其消除策略[J].学周刊,2019(31):148.
[4]李振龙.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的防范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